摘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國地大物博,且適合農業發展的物質資源十分豐富,因此,通過農業發展,帶動地區經濟增長,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而國際貿易又是國家間經濟往來的最重要方式,推動農業的國際貿易發展,則不僅為我國農業產品出口提供保障,同時,也能促進我國與他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鑒于此情,下文將對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問題進行探究,望所述對推動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有些許啟迪。
關鍵詞:國際貿易;農產品;發展;意義
引言
經濟發展離不開經濟互動,而國際經貿貿易則是以國家為單位的經濟往來活動,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于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的農產品卻存在綠色化較低,農業現代化程度低、產品附加值不足等問題,這對于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化發展,十分不利,因此,必須采用有效措施及時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實現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
一、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的意義
新世紀之后,各國之間紛紛將經濟視為提升國家實力的重要途徑,一些國家更是將政治制衡轉移到經濟貿易制衡方面,通過大力發展經濟,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而國際經濟貿易則是其中的一項重要途徑,由此可見,國際經貿發展對國家的意義,而我國又是傳統的農業大國,適于發展農產業的資源十分豐富,故而,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意義深遠且勢在必行。其一,從微觀角度而言,農業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而開展國際貿易,則拓寬了其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并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因此,利于以農業為生的農民;其二,從宏觀角度而言,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能夠實現我國與他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實現物質上的互通有無,對于維護兩國之間的穩定關系,具有重要幫助。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出發,都應積極推動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
二、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中的困境
1、農業現代化程度低
我國適于農業發展的資源眾多,但在一些偏遠地區,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卻相對較低,這主要是由于地形、地貌以及經濟基礎等多種客觀因素導致的,在這些地區,交通條件較差,另外,農民的經濟基礎薄弱,購買現代化農業設施的能力較弱,還有,地勢等資源,也會影響到機械化作業的效率,種種因素的出現,最終使得我國農業發展的整體現代化程度較低。
2、農產品綠色化程度較低
綠色理念,是近些年來圍繞世界發展的主旋律,尤其是在經濟條件逐漸提升的今天,人們的消費意識不斷提高,對于餐桌上的美食,自然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綠色、新鮮的農產品已成為人們購買的基礎條件,然而很多從事農業工作的企業或個人,為了提高產品的產量,經常采用化學方法除草、殺蟲,確保作物的正常生長,這一方式導致了很多農產品在出口時遭遇到其他國家綠色貿易壁壘限制。
3、 農產品附加值不足
在現階段,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農產品,在出口方面,存在一個明顯的區別,即別的國家注重農產品的附加值,而我國卻忽略了這一點,導致經濟收益降低。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在農產品的附加值方面,只注重于外包裝,從包裝方面增加產品的價值,但這種單一的方式,以難以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因此,農產品附加值是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的出路
1、構建現代化生產模式
鑒于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我國在農業產業方面,需加快向現代化農業邁進的步伐,如在一些平原地區,可采用大規模機械作業,這種方式可減少人力支出成本,同時,提升單位實效,而對于小型山地,可由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補貼,幫助個體農民購置小、微型農業設施,在適應農耕環境的同時提高勞作效率,另外,對于土地資源不集中且可耕種面積小的地區,可設置農產品儲備站,以促進農產品的集中外售。
2、提高農產品的綠色化發展
目前,一些國家出于對自身國家利益保護,設置了看似合理的“綠色壁壘”,以限制他國產品的進入,而在農產品方面,其主要包括是否有農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是否超過產品的保質期等等。故而,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必須深度了解出口國的貿易制度條款,且應將其作為自身農產品種植的要求,例如,采用農家肥施肥、采用防蟲網治蟲等,當然,也要做好食品的檢疫工作,可設置大型的農產品質量檢查站,對農產品的質量問題進行檢查,避免不合格產品的流出,影響雙邊貿易后續的順利開展。
3、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農產品附加值是提升農產品價值的一種必要手段,在現有的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合理的附加值形式,可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而我國在農產品附加值方面,仍然只停留在注重產品包裝方面,這還遠遠不夠,筆者認為,需從農產品的特色、文化、品牌等方面入手,如在品牌方面,樹立良好的業界口碑,從長遠角度而言,則可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進而確保貿易活動持續、健康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不僅利于農品的增收,且對國家間的經濟合作,以及提升國家的國際影響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在農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其前行,因此,致力于未來,筆者認為,唯有繼續加強對農產品國際貿易的重視力度,并不斷尋找不足加以解決,才能推動我國農產品的國際化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增長。
參考文獻:
[1]張丹.論農產品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J].湖北農機化,2020(2)
[2]尹鶴杰.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問題研究[J].湖北農機化,2020(2)
作者姓名:張麗艷,出生日期:1995.03.20,性別:女,民族:漢,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學校:遼東學院
遼東學院 遼寧 丹東 1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