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玲玲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在生活中扮演著多樣的角色,其帶來的相關問題也成為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文章借助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為基點研究了新時代背景下人工智能異化的現象。分析異化勞動理論人工智能中的主要表現,消除人工智能忽視以人為本的弊端,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異化勞動理論;人工智能;異化
引言
隨著工業體系的全面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導致工人失業問題、個人隱私數據泄露問題以及精神懈怠,缺乏創新思維問題等等,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在應用過程中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要警惕人工智能異化對人造成的影響,使其造福人類、解放人類。
一、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
(一)異化勞動的來源
馬克思在《手稿》的寫作之初,有意識的了解政治經濟學材料中不同階級之間的競爭。在“現代市民”中區分出了三大階級即依賴工資的工人,依賴資本利潤的資本家,以及依賴地租的舊貴族。經過探尋三大階級之間的關系和三者之間的競爭結果,馬克思探索出兩個重大發現:第一,在工業革命不斷進行的基礎上,工業迅速發展,而單純依賴地租存活的舊貴族會逐漸被社會淘汰,最終,三大階級會演變為資本家和無產的工人階級這兩大階級;第二,“國民經濟學家對我們說,勞動的全部產品,本來屬于工人,并且按照理論也是如此。但是他同時又對我們說,實際上工人得到的是產品中最小的、沒有就不行的部分”。面對這一國民經濟學基本的二律背反,馬克思將國民經濟學中的勞動觀念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異化觀念相組合,第一次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
(二)異化的表現
1.勞動者同他的勞動產品的異化
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與他的勞動產品分開,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勞動力成為了商品,勞動產品成了資本家的私有財產,這一現實違背了勞動價值論。勞動產品是由工人創造出來的,但是這些產品反過來支配并且控制活的勞動,也就是資本支配勞動,即勞動者同他的勞動產品的異化。
2.勞動活動本身的異化
國民經濟學家們發現了勞動是價值的唯一實體這一規律,勞動創造財富,無產的、勤勞的工人階級是不排斥勞動的,勞動可以帶來他們想要擁有的事物,只是他們不喜歡異化勞動。勞動者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他們在異化勞動過程中是被強制勞動。
3.人同人的異化關系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同自己的勞動活動都產生了異化關系,其表現為異己的對象。工人所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所產生的產品都屬于一個有別于他本身的存在物,即屬于工人之外的他人。馬克思曾認為人同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他同他人的關系,才成為對他來說是對象性的現實的綜合。即人的異化,也只有通過人同人的異化這樣一種關系表現出來,所以占有勞動以及勞動產品的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
二、人工智能異化的概念及實質
(一)人工智能異化的概念
首先了解“異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人自身的活動及其勞動的產物沒有促進人的發展,反而變成了阻礙人發展的異己力量。人工智能異化是指,作為勞動實踐的產物被生產出來是為人的發展服務的,推動人進步的重要工具,但是作為人的創造物,卻使人的發展受到限制,逐漸使人失去了主體地位,喪失主導權,產生異化。
(二)人工智能異化的實質
1.人工智能下人與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
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的自主的生命活動,勞動體現了人的實踐本性,而人的勞動產品則是維持人類生存、發展的條件。人工智能被創造出來的本意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人類的全面發展并能夠為自己服務的勞動產品。人在生產過程中機械做同樣的事情會造成人的思辨能力下降,生活中缺乏創新思維,反而各方面的能力出現退化,惰性思維萌生,價值觀出現扭曲跡象。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無非表明:人與其勞動產品—人工智能相異化。
2.人工智能下人同自己的勞動活動相異化
勞動作為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通過勞動創造的人工智能產品它并不是從所有方面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在某些方面上也會阻礙人的發展。人工智能不過是人類創造人工智能這一勞動過程的總結。人同自己的勞動活動相異化主要的表現是:員工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高效率工作,為了不會失業勞動者就不得不犧牲大量的時間為企業創造價值,以期獲得收入和不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他們受到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他們在勞動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幸,感受到的不是實現自由意志的喜悅時刻面臨失業的痛苦,所以員工與他們的勞動活動產生了異化。
3.人工智能下人自身的異化
實際上,人工智能異化的實質是人自身的異化,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有意識、有目的,人在改造對象的世界中確定自己是類存在物。而人工智能代替工人工作,員工的一切活動就表現為生活謀生的手段,只是為了維持生存的需要。
三、勞動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通過深刻剖析異化勞動理論,深刻認識并逐步解決我國社會中存在的異化現象,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從而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克服異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更好的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以達到實現共產主義 的偉大目標,從而消除異己現象,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人們的自由全面發展。
(二)有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關乎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理論。異化勞動理論能夠指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展開,在消除勞動異化現象基礎上,促進現代化強國的建成。所以勞動異化現象是我國建設現代化強國過程中必須要克服和解決的。
四、總結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人工智能這一科技給人類帶來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在發展人工智能的過程中采取積極的措施去克服人工智能異化現象,消除人工智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幫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其正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助手”。
參考文獻:
[1]馬克思.馬克思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12-61.
[2]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200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18:506-507.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 4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