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豐
摘要:物聯網的出現給不同的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從教育領域來說,以前只能夠通過書本與黑板進行授課,而現在則可以通過網上連接圖片與視頻進行教學。除此之外,物聯網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讓整個校園煥發精彩,從而引出智能校園一詞。所以,本文將會先簡單說明傳統校園與數字校園的關系,重點介紹物聯網技術在智能校園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能校園;應用
前言:
在1999年美國最新提出物聯網的概念,現如今的物聯網可以通過新進的技術設備識別不同地點的物品,以求達到人與物之間的聯通,物與物之間的聯接,讓信息能夠互聯互通。互聯網在校園的使用,是多方面多功能的,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雙向合作。
一、智能校園的概念
簡單來說,智能校園其實是通過多項互聯網技術,改變校園的固有模式,整合學校中的資源,提高教學設備的響應度與靈活性,從而實現智能化的管理服務。此外,智能校園是一個創新、協作、開放、智能的信息平臺,教師與學生都能在智能校園中接受最近的教學資源,實現信息的高效采集分析,通過雙向學習,互動共享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二、智能校園與傳統的數字校園的關系
(一)數字校園是智能校園的基礎
數字校園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后續的發展中,數字校園也會進一步升級,發展到如今的智能校園。數字校園還是教學管理信息化的表現。比如,每個校園用戶都有屬于自己唯一確定的賬號密碼,成功登錄后則可完成網絡中規定的學習任務。
(二)智能校園是數字校園的核心
在數字校園中,只需要設置一個部門,即可完成任務的發布交接,節約了很大的人力資源。在數字校園的發展中,智能化發展是被時代選擇的,未來的發展也將成為智能化發展。智能校園的核心是智能化,是在物聯網時代中的產物,強調的更多是“物”之間的關系,更注重的是網絡化與數字化的結合。
三、物聯網技術在智能校園中的應用
(一)消費管理
在大學校園中,每個學生及教師都會有一張校園卡,該卡主要的使用范圍是在學校的餐廳與超市中。每個人的基本信息都會在校園卡中,每當產生消費時,卡內的RFID電子標簽會與餐廳超市的RFID識讀器產生聯接,只需要輕輕地一刷,就能夠完成一次消費。在此過程中,網絡會傳輸卡內的信息到系統數據中心,通過后臺的數據反饋卡內余額,并自動扣費更新實時余額。
(二)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的主要包括照明與浴室管理。校園每天的水電開支很大,采用物聯網技術能夠能夠進行合理監控,也可以緩解一些資源浪費的情況。例如,在教室樓道、宿舍樓道安裝一個傳感設備,通過聲控來完成自動照明。此外,還可根據環境的變化定時設置夜燈的開關時間。而澡堂則可以安裝一個消費用水的傳感設備,每當需要用水時,就可以用校園卡放在讀卡器上,等用水結束后,統一根據水流量計算花銷。待卡抽離的一瞬間,就又會停止水的供應與金額扣費,從而達到節約用水與胡亂扣費的目的。
(三)安防管理
安全防范問題,一直是很多學校擔心注意的問題。其中,外來人員能夠隨意進出校園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這直接證明了校園的安全管理機制存在很大的漏洞。每當社會曝光出一些校園安全問題時,最害怕擔心的還是很多學生的家長。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學校都利用互聯網的無線傳感技術與射頻識別技術,在學校班級、學校門口、以及一些警衛比較薄弱的地方都安裝上監控。計算機系統會實時監控,如果發現有人強硬闖入校園,系統就會根據感應的終端進行識別,從而判斷闖入者的所處位置,記錄下其圖像證據,以便安保人員后續的處理。
(四)圖書管理
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圖書館以后將可以實現無人化自動高效管理。在此應用中,每本書上需要加入一個RFID電子卡片,主要記錄其書名、所屬分類、對應的書架號、借閱信息等。借閱者可以通過已知的信息進行查詢,從而精準定位書的位置,這也方便相關人員及時將書籍規架。
(五)考勤管理
現在很多高校的學生會因為各種原因缺席各類課程,認為自己只需在期末考試之前好好背書就不會掛科。有些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也比較低,并不會嚴格監督學生上課。所以,在學校強調上課出勤率后,教師為了點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利用互聯網技術,在教室門口安裝一個讀卡器,學生在上課之前需要主動地刷卡,下課主動再次刷卡,智能設備在接收到數據的同時,會將信息同步更新到后臺的服務器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后的數據庫了解學生出勤情況。
(六)改善教學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的教為主,教師只能通過講授的形式,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可以給課堂增添豐富的教學形式。比如,通過連網教師可以將一些困難的知識點通過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給學生講解。在教室中安裝錄音設備,可以實時記錄教師的上課內容,以便學生課后的回顧總結。
四、結語
通過上述的內容可以發現,智能校園的出現優化了傳統校園中的不足,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安全,而且讓校園中的資源能夠有效整合。雖然智能校園還處于一個發展階段,但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力,通過家校社的共同合作,這將會是未來學校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朱洪波,楊龍祥,朱琦.物聯網技術進展與應用[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31):1-9.
[2]顧宏久.物聯網在教育的應用模式探析[J].科學咨詢,2011(5):94-95.
[3]王宏岳,張鋒國,劉忠武.基于雙頻RFID“校園衛士”技防管理系統設計[J].物聯網技術,2011(10):29-32.
[4]曾妍,曾寶國,程遠東,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校園照明無線監控系統[J].物聯網技術,2011(10):53-5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