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旗 王士達 楊金川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前,和諧、人性化的居住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環境已成為城市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近年來,綠色建筑相關指標的提出為綠色生態居住環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噪音污染問題日趨嚴重。聲環境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指標之一,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本文就綠色建筑中聲環境質量設計及隔聲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綠色建筑;聲環境;標準;設計;隔聲
引言
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以及減少污染,為人類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當今社會,大部分人平均每天處于室內時間在20h以上。因此,重視室內環境建設對人類的身心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綠色建筑中聲環境質量的優化設計
1.1綠色建筑周邊的聲環境模擬計算
建筑聲環境質量設計最先要做的就是對建筑周邊的聲環境進行模擬計算,得出聲環境數據。聲環境質量的模擬計算需要使用環境噪聲預測軟件,在設計前對建筑內外的聲環境進行全面的考察,在模擬和計算中對建筑的聲環境做出預測。在掌握建筑聲環境條件后,根據預測的數據采取相應的隔聲降噪措施,減少建筑外部環境的噪聲影響。綠色建筑外部的聲環境模擬軟件有SoundPLAN、Cadna/A、Noisemap等,內部的聲環境模擬軟件包括Raynoise和Odeon7837等,但建筑外部的聲環境模擬會產生一定誤差,可以通過定點實測來減少誤差。我國目前比較常用的模擬軟件是BIM,該軟件能夠同時模擬建筑的聲、風、光、熱等環境,而且BIM可以在同一時間模擬建筑室內外的聲環境。VirtualLab和BIM在聲環境模擬上具有相同的作用,而且該軟件還能評定室外噪聲的級別。在建筑內部聲環境的模擬計算中,首先,要確定室外聲音在通過建筑圍護結構后到達室內的最終聲音級別;其次,計算出室內相鄰空間通過的聲音等級;再次,將房間里所有設備產生的聲音疊加起來,確定噪聲級別;最后,將以上三個過程的聲音級別相疊加就會得到建筑內部目標房間的聲環境情況。
1.2建設完成后的聲環境檢測
首先,對室外聲環境進行檢測。對于住宅區域,道路交通產生的噪聲是最大的噪聲源頭。連續24h不間斷測量顯然不切實際,可在每日最不利噪聲點進行檢測,城市主干道的統計應選擇典型工作日,商業區的道路應選擇法定節假日,對于每日檢測時間的選擇應盡可能覆蓋各個重要時段,分別統計白晝和黑夜的交通高峰和低谷時段的車流量以及車流量中重型車輛的比例。此外,在統計車流量時,還需將道路狀況的變化納入重要參考指標。對于建筑自身的聲環境檢測,應對門窗、分戶墻、樓板等的空氣聲隔聲性能和撞擊隔聲性能、室內背景噪聲等進行檢測驗收。檢測標準應參照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中的最低要求。測量方法應按照國家標準GB/T19889《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來執行。
2綠色建筑的隔聲降噪措施
2.1合理的城市居住區域規劃
在城市規劃中,按噪聲狀況對城市進行總體規劃和合理布局,將噪聲區與居住區用適當的區域帶隔離開,盡量使住宅區遠離噪聲源及交通干道,使住宅區從宏觀上控制環境噪聲的干擾。合理布置城市交通網,減少交通噪聲對居住區的影響。對居住社區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外部聲源對社區的影響,通過合理的建筑布局降低噪聲。將對噪聲敏感的住宅樓布置在小區內部,對噪聲限制要求不高的公共建筑如商業建筑,布置在臨街靠近噪聲源的一側,沿交通道路方向的建筑為住宅小區形成一道聲屏障,對小區內部環境噪聲有較大的減弱。通過建筑功能布局達到降噪目的,例如將變電房、鍋爐房、水泵房等易產生噪聲的建筑用房遠離住宅樓。另外建議在住宅小區建設前,對住宅聲環境進行預測評價,從而確定相應的防噪、隔聲措施,并將此作為住宅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與項目報批的內容之一。以此來有效的控制建筑聲環境質量問題。
2.2隔音控制
噪聲已經成為困擾當今都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里,噪聲的污染可謂無處不在,而這些無法消除的污染又時時刻刻干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降噪是綠色建筑提升室內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是對建筑外噪聲的隔音控制,對于這一點,應將建筑的普通外墻玻璃用雙層真空玻璃取代,并在建筑外墻的室內一側貼上隔音墻紙。另外,在設計時,應將承擔建筑主要功能的房間設置在遠離外墻的地方,在房間和外墻之間設計走道或儲藏室等不重要的房間,增加主要房間和室外噪聲源的隔音層。而有條件的建筑設計單位還可以在建筑外和噪聲源之間種植高大喬木,進一步阻擋噪聲傳入室內。然后是對建筑內噪聲的隔音控制,這比消除外部噪聲要容易一些,因為建筑的室內噪聲一般不會特別大。內部噪聲的主要來源包括電梯、樓梯、設備間,這些地方是建筑內噪聲產生最頻繁的地方,另外,休息室、辦公室、會議室、打印室等也會產生噪聲,只是影響不是特別明顯??刂剖覂仍肼暤姆椒ㄓ校菏褂蔑L機盤管空調系統,將其以臥式暗裝,氣流的組織為頂送頂回;使用排風熱回收型新風機組,將風口lm處的噪聲處理到40分貝以下;使用水冷機組,拋棄傳統的風扇散熱方法。
2.3門窗的隔聲措施
門窗是建筑物隔聲的薄弱環節。影響外窗隔聲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窗戶材質、窗戶打開形式、玻璃材質、窗戶密封性以及窗戶上五金配件的性能等。對于外窗玻璃,當其表面質量相同時,隔聲性能從優到劣依次為:雙夾層中空玻璃>單夾層中空玻璃>夾層玻璃>單層玻璃>中空玻璃。若計劃改造窗戶以提高其隔聲性能,往往可通過以下順序調整窗戶玻璃的隔聲等級:提高聲阻尼(采用夾層玻璃)、增加空氣層厚度、加大玻璃層厚度,而耐久性較好的五金配件和密封件可顯著延緩建筑窗戶隔聲性能的衰退。
結語
在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綠色建筑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綠色建筑的聲環境質量也成為了衡量綠色建筑質量的標準,為加強綠色建筑的隔音降噪能力,需要在設計前了解建筑項目周邊的聲環境,施工時應注意建筑各個結構的隔音處理,使建筑室內的隔聲性能和各個空間的噪聲級別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劍強.綠色建筑隔聲降噪措施研究[J].城市住宅,2018,25(09):61-65.
[2]宣浩,謝立輝,宗新華,等.綠色建筑室內噪聲計算分析與驗證[J].安徽建筑,2019(4):218-220.
[3]吳劍春,朱子根.居住區綠色建筑設計聲環境預測方法[J].中華民居,2019(5):120-122.
南陽師范學院 47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