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希


摘要:在1+X證書制度下,探索將數字創意建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融入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課程體系。通過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和相關院校專業調研,提出將技能等級證書工作任務融入專業課程標準,進行課程改革,并通過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深化校企協同育人保障課證融通的實施。
關鍵詞:1+X;課證融通;課程體系;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增速與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我國經濟結構正加速進入轉型的歷史新時期。人才供給與崗位需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錯位,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結構也正在發生著變化,由原來單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逐步向現在的面向職業崗位群需求的“一專多能”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轉變。行業的不斷發展對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為了進一步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2019 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在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 1+X 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把發展高職教育作為優化高等教育結構的重要方式,要求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專業建設、深化課程改革,打造高層次高技能“雙師型”教師隊伍。在這一政策下,職業院校的學生被鼓勵在獲得本專業學歷證書的同時,可以取得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者拓展臨近職業的技能等級證書。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建筑信息模型(BIM)”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2]率先開展了1+X證書制度下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開始探索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融入專業課程。
本專業以效果圖制作員、動畫制作員、虛擬現實模型制作員為主要崗位群,尋求引入其他與專業核心能力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020年3月,數字創意建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相關標準由浙江中科視傳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本文將探索在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基礎上,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方式,將數字創意建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技能點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
一、關于1+x的思考
1+X 證書指“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1”指學歷證書,功能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發展、職業專項技術技能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X”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應用技能,對標市場需求強化技能,拓展相近崗位就業渠道。兩者之間是互相補足的關系。學歷教育依據國家教學標準,依照學科體系和學生認知規律構建系統的課程體系,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按照國家職業標準、企業先進標準開發等級標準,建立技能培訓和考評體系。在學歷教育的專業課程體系之外的內容,由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模塊來進行補足。區別于傳統的學歷教育課程體系,1+X證書制度下的專業課程體系應該將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擺在更重要的位置。
二、基于專業人才需求和職業崗位(群)能力要求構建課程體系
為了理清高職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專業(建筑可視化方向)的人才結構現狀、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狀況,了解企業職業崗位設置情況,專業團隊通過對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所屬的行業、企業、畢業生、在校生以及相關院校專業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建筑可視化行業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高職人才培養現狀,明確高職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專業(建筑可視化方向)人才的職業范圍包括:在建筑效果圖公司從事建筑三維模型制作、三維模型渲染、建筑表現后期處理;在建筑動畫制作公司從事建筑動畫分鏡策劃、動畫渲染、動畫后期處理、多媒體剪輯等工作。
通過對建筑可視化行業技術應用發展、人才需求、崗位要求、職業資格的分析,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主要有:建筑模型建模及渲染、建筑效果圖后期制作、建筑動畫策劃設計與制作、影視剪輯與處理。遵循《高等職業學校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專業教學標準》,科學地構建了6門專業群基礎課程共享,4門專業群核心課程共享,構建了28門公共基礎課、36門專業(技能)課組成的 “4+2”模塊化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中,對標國家教學標準,結合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同時考慮了專業群課程共享的基礎,形成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主動適應行業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
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入專業課程體系
1+X 模式中,“1”是學歷教育,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X”是對“1”的強化、補充和拓展,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首先是從學歷教育的角度出發,遵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充分考量行業人才需求。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課程體系包含公共基礎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專業拓展模塊、實踐教學模塊、創新創業模塊6大模塊,實現對學生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同時注重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其次,結合行業發展需求、企業人才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以及本專業特點進行充分考慮,選擇數字創意建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一項主要證書,在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專業拓展模塊、綜合實訓模塊4大模塊中充分融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要求,最終實現課證融合課程體系的構建。
數字創意建模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職業培訓工作任務則包含多方面知識內容。按照《數字創意建模技能等級標準》內容,數字創意建模技能等級證書初級證書主要包含基礎物件、道具二維概念涉及解讀、基礎三維物件、道具模型制作、基礎三維模型提交與修改3個技能點;中級涉及兩個工作領域,數字創意三維場景設計制作工作領域主要包含二維場景概念涉及解讀、三維場景模型制作、三維場景模型UV拆分、三維場景模型貼圖制作、三維場景模型拆分與任務分配、模型資源在引擎中整合6個技能點,數字創意三維基礎人體制作工作領域則包含基礎三維人體模型和基礎三維人體模型貼圖制作2個技能點;高級包含二維概念設計、把控三維模型制作風格與方向、次時代模型設計制作、模型UV拆分、次時代貼圖制作、模型審核、引擎模型制作、模型整合與優化8個技能點。其中一個等級證書包含的職業技能要求可能涉及多門課程的學習內容,模塊化特征明顯,比如:初級證書涉及建筑制圖與構造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建模與渲染技法等多門課程的內容,是綜合能力的考量,不是單獨一門課程的內容。由于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的學生專業基礎、專業方向等,依照現有的專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規格要求,主要考慮將數字創意建模技能等級證書初級(數字創意三維物件設計制作)和中級(數字創意三維場景設計制作)技能標準融入對應課程。數字創意建模技能等級證書初級和中級的主要技能點與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課程體系的融合如圖1所示,初級技能點主要與專業基礎課融合,中級技能點主要與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和綜合實訓融合。
四、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課證融合課程體系的實施
(1)在課程學習性工作任務中融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工作任務
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內容,重點在于根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級標準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具體做法是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工作任務融合進入課程的學習性工作任務,使學習的知識內容與職業技能要求相對應。以數字創意建模技能等級證書(中級)為例,證書的工作任務4可以與“建筑建模與渲染技法”課程中模塊四的學習性工作任務1“某公建建筑模型渲染”對應,課程知識內容可以根據證書技能等級標準中的職業技能要求進行相應調整,以實現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課程標準的融合,如圖2所示。
(2)單獨設置證書技能訓練的綜合實訓
除了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有關內容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外,還可以考慮單獨設置數字創意建模(中級)綜合實訓周,鼓勵學生獲得與專業(或崗位)必備能力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專業實訓通常是單門課程的實訓,或者是將兩門以上的課程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實訓。數字創意技能等級標準中的職業技能要求涉及多門課程,單獨設置證書技能訓練的綜合實訓周可以將多門專業課整合在一起,形成與證書技能等級標準對應性更高的工作任務,這樣的工作任務也會更接近真實的崗位工作任務,讓學生有更貼合實際工作的感受。并且,實訓周在課程設置上通常是在一周時間內進行全天培訓,這樣訓練更集中,效果更突出。
(3)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的保障,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則是實現1+X課證融合的關鍵。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課程,意味著教師需要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優化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能根據1+X證書制度積極做出調整。同時,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強調的是職業技能的培養,標準是根據行業需求和企業先進標準進行開發的,這就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可視化)專業教師應充分利用下企業鍛煉和指導學生企業的實踐機會,深入建筑可視化企業的相關崗位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通過參加參加培訓、參與相關專業交流等方式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掌握專業前沿知識和先進技術,參加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利用好校企合作創辦的建筑可視化工作室,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際項目的設計與制作,熟悉業務流程,這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教師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讓教師熟悉工作流程,在教學過程和指導實訓過程可以有的放矢,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能力實現飛躍性的提升。
(4)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
實行 1+X 證書制度,是發揮企業和學校育人雙主體作用,進一步探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建立的重要舉措。[3]在此制度下,學校應當探索將產業崗位需求融入專業建設目標,以實現校企合作共同編制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編制教學資源庫、建設實訓基地等。首先,通過加強企業骨干與學校教師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討將證書技能需求分解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從而優化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其次,通過在課程考核中引入企業評價的方式,將崗位需求標準融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提高對企業人才需求的敏感性。與此同時,與企業共享共建實訓基地,為企業員工和在校學生提供“工學結合”實訓教學環境,達到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和企業需求的統一性。通過課證融合的過程,學校與企業各司其職,共同承擔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育的任務,企業促進學校職業教育內容和標準的改革,學校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勞動力,充分發揮“雙元”育人機制的作用。
五、結語
本院作為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始終積極探索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方法,本專業以此為契機,積極推動課程改革,通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內容、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深化校企合作等舉措探索構建課證融通的專業課程體系,為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實施和建筑業“智能建造”培養有理想信念、有精湛技藝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_政府信息公開專欄[EB/OL].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全國首批1988個職教1+X證書制度試點名單出爐[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6751990652897424&wfr=spider &for=pc.
[3]張俊玲.1+X課證融合背景下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0,29(2): 46-49,74.
基金項目: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院級科研項目“1+X 證書制度下建筑動畫與模型制作 (可視化)專業課證融合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編號:20YJQN1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