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婕 高星宜 余越
摘要:系統以STM32F103C8T6單片機為核心通過心率傳感器進行心率采集。經測試,系統工作正常,達到設計要求。這樣的系統性能良好,結構簡單,耗電低,體積小,輸出顯示穩定。通過該課題學習掌握了測量的原理、方法、實現過程。學會了相關的單片機知識,能夠較全面的融合電路、電子技術、信號采集和處理、程序設計等等的專業知識。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脈搏測量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對脈搏的測量精度也越來越高,脈搏測量儀的發展主要向以下幾個趨勢發展:
(1) 數字化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應用。
(2)多功能化越來越明顯。
(3)藍牙遠程數據傳輸。
關鍵詞: STM32F103C8T6單片機;心率體溫;傳感器;信號采集;藍牙
1.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
智能安全帶,并非僅一個智能化的安全帶。而是一套全新的將人體生物信息,與終端緊密相連的一個體系。
方向一:汽車
智能安全帶可實時的將人體的生命體征傳輸至控制端,當駕駛員或乘客身體突發狀況時,安全帶可將信號傳輸給終端,終端可控制汽車采取必要的措施。
方向二:游樂場
當游客因為過度興奮等因素,造成身體上突發的心率突升、高血壓時,智能安全帶監測到情況的同時會聯系終端,采取及時關閉設備等措施。
方向三:老人座椅、高空作業安全帶
智能安全帶并非一個獨立的配件,而是一套新概念的安全保障系統。由于其具有生命體征監測的功能,更可以用于其他設備。如應用于老人的智能座椅,更合理的滿足老人的生活需求。應用于作業安全帶,對高空作業工作者的身體狀況進行預測和實時的監測,防止作業者因作業者的身體出現狀況而發生意外。
2.系統單片機選擇
32單片機是INTEL公司生產的。它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易于開發的特點。通用型,有總線擴展,有較強的位處理功能,有全雙工異步串行通信口。本設計中,單片機只需要對脈搏信號的波動頻率進行測量、計算和顯示,對單片機的要求不是很高。而對32單片機,本人比較熟悉,所以,本設計中選擇STM32F103C8T6單片機作為信息處理核心系統:采用STM32F103C8T6單片機作為控制器,分別對輸入、顯示、信號的處理和控制。
3. STM32F103C8T6的介紹
單片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單片小型計算機。經常用在控制領域中。是微型計算機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來進行控制。單片機主要是由內部單塊集成電路構成。內部最為重要的就是包含了cpu處理芯片也就是中央處理器、IO口和存儲器。我們只需要用相應的編譯器燒寫程序就可以實現對外圍器件的控制。對單片機的選型設計是以STM32C8T6核心板。STM32單片機是一個低電壓,高性能微處理和快速可擦除字節。它非常簡單,方便,易于使用。在醫療機構和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于實時控制、停車場、計算機外圍設備和通信設備等各個領域。
STM32F103是STM32f101的增強型單片機,在32位的MCU中性能最強;具有出眾的控制和通訊,非常適合低電壓/低功耗的應用場合。
STM32103基于專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的ARM Cortex-M3內核。時鐘頻率達到72MHz,是同類產品中性能最高的產品;內置32K到128K的閃存,閃存執行代碼,STM32功耗36mA,是32位市場上功耗最低的產品,相當于0.5mA/MHz。STM32有4個p口;SPI-NSS片選,使能。
SPI-MISO數據輸出;SPI-SCK時鐘線;SPI-MOSI數據輸入。
STM32單片機復位:復位電路的作用是為了是系統恢復到初始狀態的,單片機的復位方式也是存在好幾種的:上電復位,系統復位,備份區域復位。上電復位:其產生的條件是,當系統上電、掉電,以及系統從待機模式返回時,發生電源復位。電源復位能夠復位除了備份區域寄存器之外的所有寄存器的狀態。系統復位: 位:
1.NRST引腳上的低電平(外部復位)
2. 窗口看門狗計數終止(WWDG復位)
3. 獨立看門狗計數終止(IWDG復位)
4. 軟件復位(SW復位)
5. 低功耗管理復位
STM32有著很強大的通信功能和控制功能。這一點是51單片機無法比擬的。因為51單片機只有1個串口進行通信,而32單片機具有5個串口進行通信,所以對一些要求用串口進行通信的模塊而且就不需要通過CD4052等雙串口模塊來轉換,所以這一點被市場上廣泛的運用,32單片機因為本身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時鐘模數來進行工作,所以在功耗要求比較嚴格的產品中占有一席之地。
STM32特點:
1. STM32C8T6系列的起振晶部分采用了RTC,低負載的方式,而沒有像傳統的比較廉價的圓柱晶振。
2.引腳個數為48個。
3.工作頻率為72MHZ。
4.單片機具有3個普通定時器和1個高級定時器。
5.單片機具有2個2位/16通道的ADC模數轉換。
6.使用了3.3V穩壓芯片,可以保證最大輸出300MA電流。
7.支持ST-LINK和JTAG調試下載。
8.存儲資源為64kb byte FLASH和20byte Sram。
參考文獻:
[1]崔昊 周雨梟 劉卓 潘天祺. 智能駕駛輔具及智能可穿戴車載智能設備[D]. 中國高新區,2018.
[2]湯明. 基于物聯網的可穿戴式動態心電實時監測終端設計與實現[D]. 浙江大學,2018
[3] J McLaughlin, M McNeill, B Braun and P D McCormack. Piezoelectric sensor determination of arterial pulse wave velocity [M]. UK: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 2003, 6-4.
東南大學創新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88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