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教育部對高校實驗教學的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高校實驗教學的質量水平不僅直接關系著我國科研能力的發展前景,而且對學生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高校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實施離不開強大的師資力量,因此,筆者結合當前“新工科”的背景,先簡單闡述了目前高校實驗教學師資建設中的一些不足,然后給出了幾點完善該建設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教育工作者帶去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關鍵詞:“新工科”;高線實驗教學;師資建設;途徑和策略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實驗教學師資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師資隊伍整體業務水平不高,缺乏創新意識。絕大多數實驗教師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普遍認為理論知識重于實踐研究,對自身要求也就明顯不高,努力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教學模式的動力不強。加之有些教師學習的專業與崗位并不相符,學歷學識淺薄,不能熟練應用一些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等,造成教學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第二、實驗教師薪酬福利待遇低,轉崗概率大。實驗教師只能被一些高校聘任為輔導員,管理一些日常實驗室瑣事,薪水和福利相對較低,而且組織培訓、升職稱的機會相對于其它專任教師來說更少,晉升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較大,導致實驗教師不會對自己的崗位投入太多熱情,甚至一些教師會選擇提升學歷去實現轉崗,實驗教師隊伍就會經常有人員的波動和流失,使得實驗教學效率穩步提升的道路就會變得非常艱難。
第三、培養管理制度不健全,外出學習、調研等培訓活動少。平日里,學校會為實驗教師安排許多教學任務以及一些無關緊要的繁瑣事情,對于實驗教師自身專業本領和技能的進一步加強有所忽視,具體表現在:組織教師團隊培訓學習的時間較少,外出調研、進修的機會不多,沒有定期的教研會安排等等。
二、“新工科”背景下加強高校實驗教學師資建設途徑
(一)轉變和更新觀念,正確認識自身職責
首先,實驗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自己本身對于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轉變原有的輕視,甚至瞧不起這一崗位的思想,高校實驗教師身上背負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非常大,切不可把實驗教學當做兒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及時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實驗教師的職責并不是只僅僅停留在看管學校儀器設備、簡單講解相關知識等無效內容上,還包括實驗教學前期的準備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實驗流程、開發和研制新型的實驗設備、項目等等,涉及到科技研發、教學管理、實踐培訓等方方面面。與此同時,高校作為實驗教師實施教學的主戰場,必須要對教師團隊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重視實驗教師隊伍職業操守和專業技能的雙重培養,朝著打造高素質、精益求精、盡職盡責的實驗教師隊伍的目標邁進。
(二)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實施科學的激勵管理
第一,在實驗教師的編制給予和設定上,要明確化、具體化。由于實驗教師負責的任務類型繁多,因此,需要對這些職責崗位進行分門別類,設置專門的崗位和編制來實現具體職能的劃分,對于一些師范類高校,側重點應該放在教學類型的實驗上,因材施教。對于一些帶有研究所的院校或者國家級別的科研所,應該注重科研技術的創新,設置實驗技術崗位多一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崗位聘請和任命要有量的限制,一個蘿卜一個坑,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規定,防止出現濫竽充數的現象。
第二,在實驗教師的中期、年末的考核制度上,要嚴格化、合理化。考核內容要廣泛全面,不僅要有專業教學知識、教學技術突破,也要有心理素質、職業道德,從全方位綜合考量實驗教師的綜合能力。
第三、在工資待遇和福利制度、評職稱上,要有激勵性,同時要嚴格把關。為了能讓實驗教師團隊穩定下來,鼓勵擁有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靜下心來專心投入實驗室科學技術研究,職稱要分中高低等,不同的級別工資待遇不同,吸引實驗室教師去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福利制度也要盡量與那些從事科研的教師人員保持一致,公平公正。此外,還可以依據期末考核成績,設立各種各樣的專項獎勵,褒獎那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實驗教師。
(三)增強并完善培訓機制,提高實驗教師綜合能力
剛剛通過編制考核的實驗教師大部分對實驗教學和職責并不熟悉,有待學習的地方還有許多,因此,高校必須要對剛入職上崗的教師開展統一培訓和管理,尤其是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的正確安全操作,增強他們對實驗儀器的保護和愛護意識,只有培訓合格,拿到培訓結業證方可正式上崗工作。后期開始融入教學后,為了不讓教師對工作有所懈怠,失去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還要輪流安排實驗教師外出進行交流研討、去其他發展更好的高校從事調研,吸取教學經驗和科研創新的辦法等等,拓寬他們的眼界,陶冶他們的情操,讓實驗教師發現并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方面,要增強網絡授課的教學質量,與時俱進,熟練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另一方面,要端正教學態度,嚴格要求自己,有長遠的眼光,活到老學到老,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最終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各行各業持續高效發展,市場經濟蒸蒸日上的今天,“新工科”人才不僅要能夠掌握一門專業,而且要能熟練應用這門專業去真正處理和解決一些具體的科研問題,為科學技術的推進獻計獻策。高校實驗教師隊伍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斷強化自身業務能力、努力提高創新意識,走在時代的前沿、精益求精、熱愛自己的崗位,才能滿足新形勢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承鑫,徐龍軍,張天偉. "新工科"背景下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 2019,(02):104-108.
[2]翟淑琴, 李秀平.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03):58-60.
[3]劉耀玉、付百學、俞小敏、于春鵬.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實驗教學師資建設[J].中國冶金教育,2020,(06):73-75.
課題:現代信息技術在理工科基礎實驗中的應用(GH19083)。
作者簡介:李銳(1979.07-),男,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子信息。
長春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