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衛
研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聆聽“浙江省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專題培訓”,關注前沿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我深刻感受到語文教材、教學方式劃時代的變化。拘泥于單篇獨章的傳統閱讀教學注定落伍。通過學習課程標準、學科素養精神,把握新教材特點,研究借鑒前人成果,及反復的教學實踐,我探索整合出主題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
一、部編教材、課程標準、核心素養導向
主題群文閱讀以部編教材、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為導向。部編教材以人文主題為主線,以主題、內容或寫法整合單元;以學習任務為副線,以情境式學習活動為路徑。主題群文閱讀教學的任務和活動設計圍繞語文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目標展開。
二、主題閱讀、群文閱讀的理念與理論依據
主題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對多個文本進行研習,用“求同”的方法,尋找主題相關單篇文章的共同點來參考印證,深化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群文閱讀就是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從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不同文體、不同媒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中,選擇多個片段、多篇、多章、多部建構群文本,用“求同存異”的方法,進行多角度比較閱讀。
主題群文閱讀教學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互文性理論為依據。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原有認知基礎上,對新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意義或理解。主題閱讀通過“主題”“意義”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學習中獲得新的認知。
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論認為,文本不是個體的孤立的客體,任何文本都是對已有文本的重新整合,都與其他文本相互參照。“1+N”的主題群文閱讀模式正是使用了互文性原理。
在閱讀實踐活動中,不能一成不變地使用單一的閱讀方式,應博采眾長。建構基于核心素養的主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三、以《氓》為中心的“婚戀”主題群文閱讀教學實踐
(一)選擇主題
整合教材中選文相關文本,從教材群文共性中尋找主題。或參照單元人文主題,或從精讀示范的單篇中尋找文學母題。初中所學的《關雎》《蒹葭》、部編版高中語文《靜女》《氓》都屬于婚戀詩。
研讀選文,參閱相關資料,斟酌選題可行性,選擇意蘊豐富、有探究和創新空間的主題。文獻不乏關于《氓》婚戀主題相關的研究,但鮮有兼顧語文核心素養。
了解學情,調查學生興趣點。婚戀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熱門話題。
基于學科素養,婚戀主題群文閱讀教學能較好的實現立德樹人價值和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目標。
(二)建構群文閱讀文本
閱讀《詩經注析》整本書,整合《詩經》中婚戀主題的文本組成幫助《氓》探究主題、拓展遷移的群文閱讀文本:《柏舟》《大車》《遵大路》《將仲子》。
跨文體、媒介、古今、中外,檢索《詩經》之外的婚戀棄婦主題文本,建構課堂主題探究和線上拓展比較閱讀的群文。歌曲:《假如愛有天意》《愛上你我永不后悔》《當愛已成往事》;事件:北大政法學院女生包麗戀愛自殺;文學作品:《白頭吟》《孔雀東南飛》(漢樂府詩)、《井底引銀瓶》(白居易)、《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馮夢龍)、《西廂記》(王實甫)、《傷逝》(魯迅)、《雷雨》(曹禺)、《美狄亞》(歐里庇得斯)、《玩偶之家》(易卜生)、《克萊默夫婦》(艾弗里·科爾曼電影)、《復活》(托爾斯泰)、《德伯家的苔絲》(哈代)等。
(三)以《氓》為中心的“婚戀”主題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概說
教學《氓》這篇課文,我以《氓》為主,精讀示范;以其他群文為輔,參讀比較,拓展遷移。合理分配學習任務和實踐活動,分階達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分三階段:自主識記、自主探究的課前學案目標,交流表達、合作探究的課堂目標,拓展閱讀、比較遷移的課后線上目標。
課前學案任務與目標:識記《詩經》知識點;注釋文言知識點到課本,翻譯詩歌;自主完成語言積累與建構。閱讀《氓》思考回答:①鮑鵬山教授說:“在《詩經》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為便是那位衛國女子。”你發現了衛女的哪些美?②衛女如此之美,她的婚戀為何以悲劇結局?③對衛女和她的婚戀故事的審美之旅,你認為有什么意義?通過自主探究,初步訓練語言建構與書面表達、思維發展、審美鑒賞能力。
課堂教學目標:賞析婚戀中衛女的形象美,完成審美鑒賞與創造。分析衛女婚戀悲劇的原因,完成思維發展與提升、文化理解。探究衛女婚戀悲劇的社會意義和審美價值,完成文化理解與傳承、立德樹人目標。
課后線上任務與目標:閱讀“棄婦”母題主題群文,比較遷移研究棄婦形象、婚戀悲劇及其價值,或探究其他議題。
教學方法:情境、任務、活動式文本細讀,對比思辨閱讀
教學過程:
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詩經》(徐佳),創設主題情境,引出婚戀主題。明確學習任務:開啟經典婚戀詩《詩經·衛風·氓》的審美之旅,走近淇水邊衛女的愛情婚姻。
任務一:用聯系的思維探究衛女婚戀悲劇的社會意義(思維提升與發展、立德樹人)
問題導向:對衛女和她的婚戀故事的審美之旅,你認為有什么意義?
學習活動四:總結吸取衛女與氓婚戀失敗的教訓
高中生早戀現象較為普遍,但婚戀觀不成熟,如不加合理引導,有時會造成悲劇性事件。總結吸取衛女與氓婚戀失敗教訓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立足文本,關注現實,反思自身體驗,達成語言梳理與整合、提升思維品質的學科素養和立德樹人目標。
聯系學生戀愛悲劇事件,敲響早戀的警鐘。閱讀《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不寒而栗”的愛情》,學生從北大政法學院包麗戀愛自殺事件中吸取戀愛教訓。
學習活動五:“棄婦”母題主題群文閱讀與寫作
問題引導:《詩經·衛風·氓》開創了“棄婦”的文學母題。你讀過古今中外不同文體、不同媒介的哪些“棄婦”母題作品?他們在表現“棄婦”母題上有何異同?自選作品,或參照推薦書目,從棄婦形象、婚戀悲劇成因、思想價值和社會意義等角度分析評論,或從女性主義、敘事藝術等角度,或自選議題,寫一篇文學評論。
創建網絡平臺進行線上不限時學習,無限開拓語文學習空間。師生上傳“棄婦”母題相關的詩、詞、曲、賦、小說、戲劇、電影、音樂等作品,線上共同分享、建構主題群文閱讀資源。線上展示自己的評論文,轉載好的評論文,點評他人的評論文。提出自己新的問題、新的見解,交流彼此的閱讀方法、讀書心得等等,創建豐富多彩的語文大課堂。
綜上所述,主題群文閱讀教學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開拓了學生的意義世界,培養了比較、思辨等思維品質,發揮了立德樹人功能。當然,《氓》的教學設計只是主題群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種個人探索。其他教學方式如“專題教學”等也值得嘗試。
參考文獻:
[1]周永華.主題閱讀的理念、流程及意義建構[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2,(10)
[2]陳夢媛.主題閱讀和群文閱讀的比較[J].文教資料,2019,(31):30-31
[3]王敏.高中語文主題閱讀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1):104
[4]賀克春.剝開詩意的“洋蔥”——《氓》教學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3):32
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