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峰
摘要:科學實驗教學是初中階段科學學科課堂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但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科學實驗在操作過程中,不能得到的良好的實驗效果和實驗目的,為提升科學實驗教學的成效,指導學生真正掌握初中科學教材的教學內容,充分激發同學們對科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老師應當積極創新并探索科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手段,摒棄傳統教學理念下的諸多弊端,不斷優化科學實驗教學形式。
關鍵詞: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改進創新
隨著初中科學學科的教學深入,科學老師要逐漸意識要培養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重要性。當前初中科學教材中列舉的各項實驗,大部分是經過科學教育家反復的推敲之后再編入教材中的。其教學內容較為符合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的心理行為狀態,因此再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老師應當盡量采取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實驗,以此培養初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但受到各種客觀環境的限制,無法順暢的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所以,初中科學老師需要優化完善初中科學實驗的課堂教學方式,構建更加充滿科學性和趣味性的初中科學實驗課堂。本文圍繞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改進和創新展開論述。
一、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改進
(一)增設實驗組織教學
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自主接受教學內容的過程,而非被動接受教育的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生較之小學生們來說探索發現的意識更加強烈,因此科學老師應充分利用初中生這一心理特征,構建不同的科學實驗以此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課本上的教學內容,當科學老師聯系同學們的生活實際創設科學實驗情境的時候,同學們的興趣會更加濃厚,不斷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和求知欲,使得科學學科的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比如,在進行浙教版初中科學教材中《物質的組成》相關內容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本中標注的物質是通過無數個分子組成的,并借助距離指導學生理解掌握物質本身的性質。不同樣式的沙雕藝術品均是由無數細微的沙粒構成,從而引入宇宙當中存在的一切物質也是由無數細微的沙粒構成的嗎?課本中借助反向推理的形式,吸引學生思考分析其中的深刻含義。但初中生對課本上的靜態沙粒并不感興趣,不能有效及其同學們的求知欲望。因此,科學老師可以結合當前階段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及興趣喜好,進行科學實驗教學設計,以此激發同學們對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繼而幫助初中生們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科學知識。比如,科學老師可取一張白紙,將其剪成花朵的形狀,并使其沾滿酚酞,將簡直放到盛有濃氨水的容器表面,可以看到花朵逐漸開始變紅,當遮擋住濃氨水之后,花朵又變回白色。紅色的花朵引起了同學們濃厚的求知欲望,極大的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此時科學老師借助課堂實驗向同學們講解物質當中分子的定義,酚酞不容易揮發,但濃氨水特別容易揮發,并再揮發的過程中變為氨分子,氨分子遇到酚酞就會變為紅色。通過科學實驗,讓同學們直觀的進行觀察,通過科學實驗能夠帶給同學們更強烈的感官沖擊。在這一前提下,初中生就能夠更好的掌握課本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有利于科學實驗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順利的展開。
二、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創新
進行科學實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科學知識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對科學實驗可能做不到嚴謹細心,但老師并不能以此剝奪他們動手實踐自主進行科學實踐的權力,反而應當給與學生積極的鼓勵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初中生順利完成科學實驗。科學老師可將課本教材中的各項科學實驗,轉化成同學自主進行實驗設計,讓同學們充分展現自身的創造力,去設計并驗證教材內容當中的各個科學現象。
比如,再在進行浙教版初中科學教材中《大氣壓強》相關內容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科學老師的正確指導,可讓同學們自主進行科學實驗的設計,以此觀察大氣壓是否真實存在。準備一根塑料軟管,兩端保持保持無堵塞的開口狀態,前端用大于塑料管口徑的玻璃球堵住,而后用布料將玻璃球裹住,再用皮筋將布料與玻璃球固定在塑料軟管上端,然后將塑料軟管的另外一端浸入水中,同時快速使其上下晃動,就會看到塑料軟管與布料的銜接處有水噴出來,這種現象是因為再上下晃動塑料軟管的過程中,玻璃珠也存在著開合的運動,是軟管下端的水受到壓力逐漸流道塑料軟管中,如此反復的運動使得水位持續上升,最終由塑料軟管的另一端流出。有些同學想到了更加便捷的求證實驗,直接通過大拇指控制一端塑料管口的開合,同樣可以將快速將水抽出來,相比之前的操作實驗,這個方法更加便捷并且容易把控。借助創新性科學實驗,將大氣壓強引進科學教學課堂的實驗當中,完成了極為簡易的抽水實驗。同學們再科學老師的正確指導下,自行動手制作。再不斷的科學實驗中感知科學學科的魅力。并且借助自行操作實驗,讓同學們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持續上漲,成功的實驗也為同學們帶來巨大成就感和滿足感,促使學生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結束語
實驗是檢驗科學真相的最好的途徑,科學老師創新改革實驗操作,有利于培養出初中生科學觀察能力、科學思維、創新思維以及操作實踐能力。通過科學實驗的改革創新,有效彌補了課本教材中科學實驗本身存在的各種缺點,使科學實驗過程得到優化完善,讓同學們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科學實驗的結果;通過科學模擬實驗,能夠讓同學們更為直觀的觀察整個實驗過程,感知科學的奧妙和神奇;借助創新科學實驗,激發學生對學科學科的學習熱情,使同學們掙脫傳統學習思維的束縛,以此提升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老師要不斷創新完善科學實驗的方式方法,讓科學課堂實驗教學再初中階段的課堂上有效展開。
參考文獻:
[1]羅宇琦.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長沙會場)論文集(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
[2]朱琴.實驗“解”疑惑體驗“真”過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實現“學為中心”的路徑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
新昌縣沃洲中學 浙江 紹興 3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