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博名 王澤鑫 劉欽臣 李佳 鮑晨 竇薇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臨床常見藥中藥逍遙丸對昆明小鼠氫化可的松藥物抑郁模型的動情周期效果與影響。方法:選用雌性昆明小鼠共計40只,分為4組(正常組、對照組、中藥組、西藥組)。除正常組灌胃0.1ml生理鹽水外其余各組給予氫化可的松灌胃,每組每只小鼠每日一次,一次0.1ml,持續灌胃21天后,中藥組與西藥組分別采用逍遙丸與氟西汀進行治療(通過制作特定劑量的混懸液分別灌胃)每日一次,一次0.1ml。正常組與對照組同上方式灌胃0.1ml生理鹽水,持續14d,進行治療的第一天開始每日同一時間取各組每只小鼠進行陰道脫落細胞學涂片檢查,同樣持續14d后進行涂片的觀察。結果:各組動情期開始的時間不同,有顯著差異(P<0.01),正常、中藥、西藥組早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正常、中藥、西藥組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動情間期持續時間不同,且具有極顯著差異(P<0.001)。正常、中藥、西藥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明顯短于中藥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組與西藥組動情間期長短無明顯差異。鏡下卵巢切片觀察對照組小鼠卵巢閉鎖卵泡數量相比于其余三組增多,且在相對來說較成熟的卵泡中其形態異常的卵母細胞也增多。而中藥組與西藥組鏡下觀察趨近于正常組。結論:中藥逍遙丸與西藥氟西汀均可以延長氫化可的松抑郁模型小鼠的動情期并縮短其動情間期使其趨近于正常組小鼠,且中劑量療效就已與氟西汀相當。而卵巢鏡下切片觀察也顯示中藥組與西藥組的卵巢形態趨近于正常組并區別于對照組。
關鍵詞:小鼠;動情周期;抑郁;中藥;逍遙丸;卵巢;陰道脫落細胞;涂片
抑郁癥是以一種持續且顯著的情感低落,且伴有思維與行動的遲滯與各種軀體化有關癥狀,及心境不快與身體器官部分之功能紊亂。臨床上表現復雜,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1]。激素是影響抑郁癥的一大原因,其中也包括了性激素,性激素在維持正常的性生理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且也是導致情緒產生變化的重要因素。逍遙散源自《太平惠民合劑局方》,由當8味中藥組成,具有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營,養血調經之功效。應用廣,療效好,安全性高[2]。
一.實驗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選用昆明雌性小鼠為實驗研究動物對象,開始試驗時小鼠重18g~21g,由齊齊哈爾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
1.2實驗使用藥物
逍遙丸 :由河南省濟源市濟世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濃縮丸),批號 :1901092,氫化可的松(注射液):由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氟西汀:由(Patheon France(法國)生產商生產,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編號:8802A。
1.3實驗方法
1.3.1小鼠抑郁模型的建立
采用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灌胃方式建立小鼠抑郁癥模型。
1.3.2小鼠的分組及實驗步驟
分為正常組,對照組,中藥組和西藥組共四組,每組15只小鼠,適應性喂養3d后,除正常組外,余組小鼠建立抑郁模型,三組模型組對小鼠灌胃每只每日0.1ml氫化可的松,正常組對小鼠灌胃每只每日0.1ml生理鹽水,持續21d后,停止造模,后中藥組給予逍遙丸灌胃,將100丸逍遙丸溶于125ml蒸餾水中制成混懸液,劑量為0.3g/ml(每8丸相當于飲片3g,將200,100,50丸逍遙丸分別溶于125ml蒸餾水可分別制成劑量為0.6g/ml,0.3g/ml,0.15g/ml,本實驗采用中劑量即0.3g/ml),每只小鼠灌胃0.1ml,西藥組給予氟西汀灌胃,每只小鼠灌胃0.1ml(10mg/kg),正常組與對照組每組每只小鼠灌胃0.1ml生理鹽水,給藥治療14d,首日給藥時開始采用陰道脫落細胞法制作涂片,每日一次,每日固定時間采集,持續14d,后將涂片固定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確定小鼠動情期,末次取完動情周期后取每組每只小鼠卵巢進行HE切片染色觀察。
1.3.3動情周期判斷指標
涂片以角化細胞為主則可認為小鼠進入了動情期[3]。
1.3.4數據分析
統計學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使用SPSS25.0,規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1小鼠陰道脫落細胞涂片觀察動情周期結果
a,b代表差異性,不同字母表示具有差異性
結果分析:不同組別的動情期時間不同,具有顯著差異(P<0.01),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時間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無統計意義(P>0.05).不同組別的動情期間期不同,具有極顯著差異(P<0.001).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時間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低于中藥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中藥組與西藥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不同組別的動情期(%)不同,具有極顯著差異(P<0.001)。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時間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高于于中藥組、西藥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中藥組與西藥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不同組別的動情間期(%)不同,具有極顯著差異(P<0.001),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時間短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常組低于于中藥組、西藥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中藥組與西藥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不同組別的動情周期(d)不同,具有顯著差異(P<0.001),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時間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的動情周期(d)無統計意義(P>0.05)。
2.2小鼠陰道脫落細胞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鏡下觀察后可以看出動情期小鼠以無核的角化上皮細胞為主,而非動情期則以有核上皮細胞和炎細胞浸潤為主。
3.3小鼠卵巢組織HE染色光學顯微鏡觀察
鏡下觀察發現對照組小鼠卵巢閉鎖卵泡數量相比于其余三組增多,且在相對來說較成熟的卵泡中其形態異常的卵母細胞也增多。而中藥組與西藥組鏡下觀察趨近于正常組。
三.分析
逍遙丸是為古書籍《傷寒論》中之“四逆散”演變而成。首見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8 味中藥組成[4],是歷代中醫們喜用的疏肝解郁,養血調經之經典方劑,逍遙丸被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肝臟疾病、應激性損傷內分泌疾病皮膚疾病和神經疾病,而近些年對神經疾病有進一步進展,大量研究表明逍遙丸可治療部分抑郁癥狀,尤其是經期抑郁,產后抑郁以及老年抑郁[5]。
目前被廣泛認可的假說有去甲腎上腺素( NE) 及其受體學說、5-羥色胺(5-HT) 及其受體學說、多巴胺(DA)及其受體學說、乙酰膽堿(Ach) 能學說,循環系統疾病與抑郁、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變化、抗抑郁藥物與神經元再生,遺傳相關因素、社會心理因素,還有與本文有關的內分泌相關學說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軸( HPA) 興奮亢進學說、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 HPT) 功能減退學說、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的改變(以上均為神經內分泌研究)[6],以及較重要的性激素,其中雌激素與孕激素以及其他生殖腺激素均可以影響神經中樞系統,如雌激素通過抑制單胺氧化酶而促進抑郁發作,因此可以解釋女性更年期時抑郁癥的發病率較高,孕激素能通過促進部分受體功能而加強對于神經元抑制,產后抑郁癥可能也是由于患者分娩后孕激素快速消退從而導致產后焦慮和易激惹癥狀[7]。
其余大量的實驗研究也表示,抑郁癥與性激素的水平息息相關尤其是與雌激素水平含量的下降,因此調查顯示抑郁癥的女性患者更為男性患者的2倍之多。因此臨床上女性容易發生產后抑郁與絕經期抑郁。而男性抑郁患者為睪酮的水平下降臨床上容易發生老年抑郁[8]。
且逍遙丸中還含有部分化學成分,其中柴胡皂苷a能調節炎癥因子及其相關通路從而提高精神營養因子含量來改善5-HT、DA、和HPA軸的功能從而產生抗抑郁與焦慮作用、芍藥苷為一種雙向抗炎免疫調節藥物,對于抑郁與焦慮癥狀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9]。
通過觀察實驗結果可以發現,各組的動情期具有顯著差異(p<0.01),各組動情間期,動情期(%),動情間期(%)具有極顯著差異,正常組,中藥組,西藥組動情期、動情期(%)、動情間期(%)均高于對照組,動情間期、動情周期均低于對照組,且中藥組和西藥組分別與正常組對比,偶具有差異,中藥組與西藥組對比,極偶具有差異。
即動物模型復制成功,中藥逍遙丸與西藥氟西汀都可以改善小鼠動情周期,且使其接近于正常組,且中藥逍遙丸和西藥氟西汀對小鼠動情周期改善效果相當,但與正常組還略有差距。
中醫上腎與HPA軸具有很大的關聯性,糖皮質激素會破壞人體陰陽平衡從而導致腎陽虛[10],而上述過外源性注入了糖皮質激素也會導致模型動物HPA軸紊亂,這種HPA軸紊亂后表現的現象與中醫上腎陽虛的癥狀十分相似,
而逍遙丸又是疏肝解郁的代表之作,可以改變體內5-HT、NE、DA等激素水平含量,改善體內HPA、HPT、HPG軸,而其中HPG軸即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可能對動情周期的影響較大。
動情周期與性激素有極大關聯,而抑郁可以導致HPG軸紊亂,從而導致性激素的紊亂,最后即為動情周期的改變,逍遙丸可以改善激素水平,進而改善HPG軸,對抑郁癥進行治療的同時即可改善動情周期。
綜上所述,抑郁癥與激素息息相關,而激素又可以改變小鼠的動情周期,逍遙丸可以提高激素含量以及改變體內5-HT、NE、DA等激素水平含量從而影響小鼠的動情周期。
參考文獻
[1]郭珊,郭克鋒.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康復,2005(04):131-133.
[2]李夢濤,項輝.逍遙丸(散)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藥材,2010,33(12):1968-1972.
[3]李靖,李炫誠,吳云霞.確定小鼠動情周期的三種方法[J].實驗動物科學,2007(03):63-64+62+76.
[4]修春,宓穗卿,王寧生.逍遙散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7(09):702-703.
[5]管慶霞,楊志平,趙夢瑤,夏昭睿,張雪,楊芳芳,周小影,周妍妍,陳忠新.逍遙丸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1,27(07): 228-234.
[6]王睿,黃樹明.抑郁癥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12):1332-1336.
[7]丁桂霞,胡大吉,李有田.抑郁癥發病機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04):733-734.
[8]奚耕思,張武會.抑郁癥發生機制研究進展[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06):64-71.
[9]劉琳,鄒俊波,張小飛,王媚,郭東艷,周曉,王林,張雪,史亞軍.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逍遙丸治療抑郁和焦慮的作用機制[J/OL].海南醫學院學報:1-14[2021-06-05].https://doi.org/ 10.13210 /j.cnki.jhmu.2020 0827.004.
[10]吳斌.糖皮質激素副作用的中醫藥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10,21(03):71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