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在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方面加大了投入,進而也極大的推動了公路,特別是高等級公路的發展。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讓公路建設慢慢延伸到了山區,但受諸多因素影響,所以山區高速公路建設困難重重。
關鍵詞:云南山區;高速公路;選線
道路路線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選線,所選路線的合理性將對道路質量、工程造價、道路使用安全、年限等產生直接影響[1]。尤其是在山嶺地區,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故選線工作非常復雜。所以,在選線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全面,并將當地實際情況聯系起來,由粗到細、由輪廓到具體,層層深入,比選多個方案,以將最合理的路線確定下來。
1 山區高速公路選線要點
1.1 地形選線
地形選擇也就是在平面、縱面以及橫面上要滿足順適、均衡和合理要求。云南山區高速公路具有復雜的地形,若選擇時對高指標過于注重,則會讓工程量加大,造價增加,且也會大填大挖和大護坡,讓環境與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所以,選線應把云南當地迂回曲折的山體以及高低起伏的地形結合起來,秉承宜曲不宜直的不原則,對各種線性要素予以合理選擇,在保證規范的前提下盡可能結合地形地貌環境。
1.2 靈活運用線型指標選線
云南山區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錯綜復雜的地質構造、多變的立體性氣候以及因切割劇烈形成的相對高差。在確定公路路線走廊帶的走向方案后,最關鍵的是怎樣對平縱面線形予以優化,線性指標的選用將直接影響到工程量、建設投資、安全和營運管理。鑒于云南山區高度公路有較多的連續下坡路段,故需注重縱面線形選擇,針對縱坡集中和受控較多的路段,需將地形狀況結合起來對多種方式(繞線、套線、螺旋線等)予以采用,以減緩縱坡,把安全隱患降低。
1.3 地質構造選線
工程地質是高速公路選線的基礎,選線過程中應重視工程地質勘察,根據成果盡量繞避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斷裂帶的活動及其可能誘發的強震活動與相關的地震地質災害,又將對工程穩定性及未來高速公路安全運行等可能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高速公路選線應重點研究復雜的斷裂形態及活動性質,以及可能存在的潛在工程影響。
2 實例分析
2.1 項目概況
新平(戛灑)至元江(紅光)段高速公路路線起點接雙柏至新平段高速公路的止點,路線止點位于曼萊鎮。沿線主要城鎮為新平戛灑、漠沙鎮及元江曼萊鎮;項目區屬紅河流域元江水系,區內河流流量受降雨季節制約,其特點是降雨時河水猛漲,雨后急落,泥石流災害多發;項目路線范圍內已建公路主要有大戛高速公路、國道323、國道227、元江至漠沙公路、元磨、元蔓高速公路。采用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80 km/h,路基寬采用25.5 m,設計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路線所經區域屬云南高原中部,哀牢山脈中段。
(1)項目特點:屬河谷熱壩高溫區,降雨集中;軟質巖廣泛分布,筑路材料缺乏。
(2)項目難點:與既有、在建及擬建高速公路交叉的銜接難度大。沿線村鎮多,高壓輸電網多,道路干擾多,老路保通壓力大。
(3)項目重點歸納為“一斷裂、兩樞紐、三區”:
“一斷裂”即:紅河斷裂合理選擇線位,使大型構造物避讓紅河斷裂是項目的重點。
“兩樞紐”即:達哈樞紐、紅光1號樞紐立交,兩樞紐立交,橋梁多,工程規模大,投資高。合理選擇立交形式,兼顧暢通、安全、經濟、美觀是本項目的重點。
“三區”即:生態保護區、國家級、省級公益林區、基本農田保護區,避讓生態保護紅線、盡量減少路線與公益林和基本農田交叉是本項目的重點。
(4)設計總體指導思及設計措施。根據項目的特點、難點、重點,設計制定了:功能完善、技術可行、環境協調、成本可控的總體指導思想,采取了“一研究,二協調,四避讓,五減少”的設計措施。
一研究:通過專項評價重點研究紅河斷裂對項目的影響。
二協調:與沿線環境相協調;與區域路網、沿線城鎮規劃相協調。
四避讓:1)避讓活動斷裂帶,盡量減少交叉;2)避讓生態紅線及環境敏感點;3)避讓沿線鄉鎮及村莊;4)避讓沿線高壓輸電網。
五減少:盡量減少工程規模,降低投資,縮短工期;減少對沿線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房屋拆遷;減少占用基本農田;減少與地方既有道路的干擾。
2.2 路線方案比選
結合區域路網、沿線城鎮規劃、地形、地物、地質、地質構造、生態紅線、基本農田等控制因素,擬定了A、B、B1、C、F、F1線共6個路線方案與K線比選。
(1)腰街段路線方案比選。該路段工可線位:1)拆遷量較大;2)設特長隧道下穿腰街鎮,工程規模較大。
初設擬定了三個方案進行同深度比選。
B線方案:避讓村莊,減少拆遷,設3 360 m特長隧道由腰街鎮西側穿過,地質構造方面的安全性相對較好。K線方案:設2 490 m長隧道由腰街鎮東側穿過。該方案與中谷斷裂4次交叉,以2次路基、1次橋梁、1次隧道形式交叉。B1線:結合地形展線,設1 785 m長隧道由腰街鎮東側下穿,B1線與中谷斷裂4次交叉,均以路基形式交叉,但該方案平縱指標相對較低。斷裂帶對本項目影響較大,合理選擇線位,使大型構造物避讓斷裂是本項目的重點。經綜合比選:B1線工程規模較小,以路基形式和中谷斷裂交叉,推薦B1線方案(如圖1)。
(2)東峨隧道段路線方案比選。峨隧道段,初設線位存在的問題是東峨隧道出口穿越多處滑坡體,紅光服務區占用基本農田。施設線位調整平縱面,避讓滑坡、為配合服務
區位置的變化主線向北調整了約70多米,施設服務區位置,避開了基本農田。該段路線的選比主要受控于基本農田及不良地質(如圖2)。
3 結語
總之,公路選線工作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綜合性,其優劣對公路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以及與周圍景觀
的協調等具有直接影響,而在公路建成后,也會極大的影響汽車行駛的安全、舒適、經濟和公路交通容量。所以,山區公路選線一定要把山區公路特點聯系起來,比選多個方案,確保線型選擇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張恩華.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4
(10):1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