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天旭
摘 要:為了實現物質世界管理的智能化,遠程化以及信息的數字化,物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當前物聯網技術已經被應用在鐵路貨運管理方面,并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本文主要闡釋物聯網的基本概念,介紹物聯網在鐵路貨運管理中的實際運用,并對如何加強物聯網技術與鐵路貨運管理的技術創新融合提出對策。
關鍵詞:鐵路貨運管理;物聯網;技術創新
0 引言
物聯網中的傳感器與嵌入式兩種關鍵技術對于鐵路貨運管理的技術創新有著重大意義,通過對于物聯網技術的普及能實現任何物體與網絡的連接,簡化信息獲取的流程,實現智能化跟蹤定位識別和監控等功能。當前我國物聯網技術在各種領域呈現出不斷創新融合的趨勢,物聯網技術在鐵路貨運管理中的應用,推動了鐵路貨運管理的數字化與智能化。
1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又稱為傳感網,是指將各種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形成的巨大網絡。包括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射頻識別裝置、激光掃描器等裝置與互聯網的結合實現系統對于物體的自動化、實時化識別,對物體進行監控追蹤和定位。這一概念最早產生于上世紀末,最初僅僅是為了將物體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與互聯網聯系起來,使對于物品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在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加快發展物聯網技術,將物聯網作為重點戰略。
射頻識別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是一種無需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他通過視頻信號來獲取目標的相關數據,不需要人工的參與,可對多個高速移動的物體進行識別,視頻識別技術與通訊和互聯網等技術的組合,能夠實現物品在全球范圍內的追蹤與信息獲取基于射頻識別的這種特性,在貨物跟蹤過程中使用物聯網技術能夠簡化信息獲取流程,便于管理。當前物聯網技術已經與鐵路運營有效結合起來,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收益[1]。
2 物聯網技術在鐵路貨運管理中的運用
2.1 車輛自動識別
運用物聯網技術,在所有鐵路車輛上安裝電子標簽,在各個站點設置識別設備,在鐵路部門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對于車輛的識別和信息管理系統的共同運作,能夠快速查詢車輛經過站點,完成車輛的實時追蹤,通過對車輛的追蹤確定貨物的實時位置。
2.2 門禁自動識別
在符合特殊條件的車輛上安裝電子標簽,將有關車輛的信息錄入到鐵路管理部門的信息庫中,就能實現門禁系統的自動識別機器對于經過站點的車輛信息進行讀取,工作人員只需要確定獲取的信息是否與條件車輛相符,減少車輛識別流程,提高車輛管理的精確性。
2.3 鐵路貨運物流信息化系統
在以往的鐵路貨運過程中由于貨物管理的不便利,經常出現貨物丟失的現象,增加了理賠風險,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鐵路貨運部門通過利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對每件貨物進行識別記錄,簡化了鐵路貨運人員核對貨物的流程,也方便了鐵路貨運人員對貨物進行追蹤,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貨物運輸的整個流程進行信息記錄和傳遞,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能夠減少人力投入,保證貨運過程的全程監管[2]。
3 當前我國鐵路貨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當前鐵路貨運存在管路不夠規范的問題,在前期規劃的過程中缺少科學性的指導,因此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物流站點位置設置不合理,形成閑置,造成資源的浪費,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導致物流系統分散,消耗更大的人力資源,效率低下。
3.2 大數據應用較少
鐵路貨運發揮至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經驗,但是沒有一個數據庫能夠完全共享這些信息,導致合作部門之間缺乏信息共享,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富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并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3.3 鐵路貨運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鐵路貨運管理機制相對較落后,大部分數據管理依舊依靠手工操作,通過物、賬、卡進行管理,不能有效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鐵路貨運中,做不到為客戶提供實時信息查詢功能,在貨運的包裝、揀選、運輸、裝卸等流程中缺乏一體化管理,導致管理流程的分散,增加了人力資源的投入,不能高效管理,增加了成本的投入。
3.4 鐵路貨運服務與市場營銷跟不上市場發展
鐵路貨物運輸與社會物流企業對比起來,在各項服務上都具有一定差距,例如服務內容、服務態度、服務標準,都低于市場平均服務水準。由于鐵路貨運在組織管理、信息整合等流程中都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資源消耗高,運輸效率低。缺少信息的整合也導致了鐵路貨運管理機構對于用戶的篩選記錄流程繁瑣,在與企業的合作中對市場把握不到位。
4 鐵路貨運管理與物聯網技術創新融合對策
4.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物聯網技術與鐵路貨運管理的融合應該以硬件設施的建設為基礎,要謀劃好區域物流的整體布局,設計物流網絡分布,對基礎設施的完善進行統籌規劃。物聯網技術的普及,需要以連通網的建設為基礎。連通網的建設就是通過通道將結點聯結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運輸網絡。通道是指包括主線與支線的運輸路線的規劃,結點是指貨運過程中的中轉站,包括物流園區和區域物流中心等。為了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需要將中轉站與路線合理的聯結在一起,構建出覆蓋廣泛、四通八達的鐵路貨運管理體系。
為了加強對于鐵路貨運的有序管理,建立起區域物流中心,高效建立鐵路貨運網絡,合理進行區域統籌規劃,將鐵路貨運的各個環節聯系起來,加強信息的共享[3]。
4.2 加強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
鐵路貨運管理應該對傳統的信息獲取形式進行創新,建立貨物運輸路線圖,精準追蹤貨物的運輸路程,通過數據庫的建立及時掌握貨物信息,為貨物制定最高效的運輸計劃,降低運輸成本。
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建立鐵路貨運云倉庫,對貨物的發噸數、倉儲交易信息進行集中管理,為貨物分倉、調運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集中進行智能化管理。
鐵路貨運應該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機構的合作交流,建立開放共享的信息交流平臺,使信息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推動行業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共同推動大數據的普及。
4.3 完善鐵路貨運管理制度
鐵路改革發展要求鐵路貨運部門制定信息化管理機制,為數據管理制定合理標準,加強數據管理,要保證大數據應用環境的規范與安全,對大數據的發展建設、信息安全進行嚴格管控。在經營開發、合同管理、生產運輸、部門合作等方面加強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物聯網技術在鐵路貨運領域的積極健康發展,充分實現物聯網技術的價值,提升鐵路貨運的服務與管理水平。
4.4 實時獲取市場動態
運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實時獲取市場信息,自動獲取車輛信息、執法記錄等,建立起對企業的誠信度記錄平臺,在為企業提供倉單質押服務之前作參考。運用物聯網技術自動生成經營分析報告、財務報表,為鐵路貨運部門的決策提供市場信息參考,拓展收益渠道。
同時物聯網技術的使用也能幫助鐵路貨運部門建立起與市場同領域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了解貨運領域最新發展動態,及時進行技術的創新與服務水平的提高。
5 結語
物聯網技術的產生在信息化領域掀起了又一次的改革浪潮,成為在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絡之后信息化發展的又一重要技術,將網絡基礎設施與物理基礎設施聯系起來,打破了傳統的互聯網模式。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鐵路貨運中是當今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然而當前我國物聯網技術在鐵路貨運中的運用仍然存在管理混亂、技術普及不到位等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完善物聯網技術與鐵路貨運的融合,推動鐵路貨運的信息化。
參考文獻:
[1]張鐵鋼.鐵路貨運安全大數據功能設計研究[J].鐵道貨運,2019,37(10):6-10.
[2]李國華,孔垂云,張佳歡.川藏鐵路貨運管理與物聯網技術創新融合應用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20,29(4):37-41.
[3]李妍蕓.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鐵路集裝化器具管理優化分析[J].鐵道貨運,2019,37(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