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笑波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采用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并不斷拓寬音樂課堂的教學范疇和空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課本內的音樂知識得到很好的落實,還要注重對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感受力的培養。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為音樂課堂注入更多活力和色彩,讓音樂課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展現出來,學生也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能力的提升。
注重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內容,課堂上要注重教學的延伸與拓展,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多樣化的學習內容,構建良好的整體教學空間。教師可以在教學準備時多搜尋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延伸素材,將這些內容引入課堂,豐富教學知識點,給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如果教學的音樂作品是學生不太熟悉的類型,或者教學主題涉及的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相隔甚遠,就可以引入一些適當的延伸學習素材作為教學的補充。這樣才能化解學生可能存在的學習障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并加深對相關音樂作品的體會,很好地實現音樂教學目標。
比如,在教學《草原情曲》這部分內容時,因為部分學生沒有去草原的真實經歷,對草原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草原主題相關的曲目,尤其是一些聲情并茂的民族歌曲,再輔以美麗動人的草原畫面,形成良好的教學導入。之后,教師再在課堂中播放《草原情曲》等相關曲目,學生可以很快建立學習認知,學習感受會更強,學習印象也會得到加深。
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環節。在課堂上,教師應當豐富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要構建與學生之間平等友善的關系,這是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的方法。教師可以從具體的教學主題出發,多展開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向學生傳遞一些積極正面的價值觀,還可以為學生的曲目學習提供一些分析。這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投入,加深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讓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更強,更充分地理解課堂上涉及的音樂知識。
教師要精心對音樂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策劃,掌握師生互動的方法,在具體教學中保持良好的態度,善于使用靈活的語言,讓深刻難懂的樂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鼓勵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表達自己的看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欲望。比如,在教學《春天的旋律》這個單元的內容時,考慮到學生比較熟悉這個學習主題,并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便可以以此為話題和學生展開互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春天的感想和體會,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種良好的互動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主題中,還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為學生理解音樂知識帶來很好的輔助效果。
利用信息化設備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設備輔助音樂課程教學,讓學生接觸到多樣化的學習內容,給學生創設好的學習情境,讓音樂課堂有更多的活力與色彩。信息化設備的融入能讓較難理解的樂理知識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學生理解起來更為輕松。同時,這還可以拓寬學生的認知范疇,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積累。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考慮增加音樂設備,并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聲光電的綜合學習環境。如果學校資金有限,也可以購買一些低成本的樂器,如笛子、口琴等,可以多購買一些,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展開實際的操作。在組織學生用樂器演奏曲子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合奏氛圍,如播放匹配的背景圖畫,還可以播放其他樂器的聲音作為輔助,以更好地融合不同樂器的聲樂效果。信息技術在課本教學中也能發揮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海濱之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引入一些信息化設備作為輔助,可以事先給學生呈現相關的圖片、視頻,然后引入音樂作品,為音樂教學創設良好的氛圍。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潘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