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地下連續墻結構是現時期基坑工程當中比較重要的圍護結構,特別是南方地區對于這種結構的應用比較廣泛。其震動性非常小,而且噪音也非常低,不會對工程現場周圍環境產生大的干擾和影響。另一方面這一結構具備良好的防滲性和適應性特點,在建筑工程中的應有具有比較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連續墻;施工技術;應用
0 前言
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建筑工程的規模日益增大,建筑比較注重地下空間的利用,現階段高層建筑為主要的建設對象,高層建筑更加注重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地下連續墻為基坑提供了有效的支護,這樣才能保障基坑開挖工作能夠順利的實施。地下連續墻施工應該符合建筑的實際情況,由此才能體現地下連續墻技術的實踐價值。
1 地下連續墻的技術優勢
1.1 安全性能高
建筑工程中地下連續墻技術的安全性能高,地下連續墻技術可以在安全的條件下組織施工,這樣不僅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能,更是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建筑施工中非常注重技術安全,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危險,比如,建筑施工期間的地基結構容易有下沉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出現塌方,地下連續墻技術就可以有效處理地基沉降,提高地基結構的強度,全面預防地基沉降,維護地基及建筑的安全。
1.2 對環境影響小
地下連續墻技術能夠拓寬地下空間,提高建筑地下空間的利用率,解決了人口和土地資源的矛盾。隨著建筑房屋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資源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地下連續墻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對土地環境的影響。除此以外,地下連續墻技術噪聲、振動以及粉塵這方面的環境影響也非常小,其在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一套綠色、環保的技術體系,推進建筑工程行業的快速發展。
2 工程概況
某工程施工面積為31萬m2,在結構上以框架結構為主。在基坑主體設計方面,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和內支撐支護體系,采取一道混凝土支撐和四道鋼支撐協同支撐的方式,開挖總量達9 212.12 m3,混凝土方量達到8 800 m3,運用注漿的方式對墻體進行加固處理。按照項目施工的特點,此項目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的主要次序為測量放線、導墻作業、水灰配比、鋼筋籠吊放、混凝土澆筑。
3 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準備
掌握施工現場和附近工程地質資料與地下水實際情況,了解地下管線和周邊管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管線保護對策。安排工程技術專業人員熟練掌握圖紙詳情,標注設計要求與目的。結合工程量、施工條件及工期,合理的投入施工設備與勞動力。結合施工現場具體情況,來修建臨時道路,以滿足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材料、人員進出施工現場所需,另外還需設置泥漿池與泥漿循環系統。
4 導墻施工
此項目工程為常規導墻,墻體厚度為20 cm,深度為1.5 m。在導墻設計方面,采取倒“L”形結構鋼筋進行設計。此項目工程位于市政道路區域,圍場內布置了相關管線,形成了導墻障礙,在項目施工以前通過液壓挖掘機進行清理以后進行作業施工。為了提高導墻軸線施工效率,采取分段式方式搭建龍門柱。在完成導墻開挖以后,在模板內布置相應鋼筋網片,運用對稱性澆筑方式,對導墻進行澆筑,在強度達到項目施工要求后完成拆模。拆模過程中為了防止產生錯位情況,通過搭建雙層方木作為支撐結構,并且及時完成導墻溝填土。導墻的位置對地下連續墻的位置產生最為直接影響,在導墻軸線完成檢驗以后,才可以進行導墻開挖。
5 泥漿制備及回收
運用新型復合鈉基膨潤土作為泥漿配比,其具有穩定性高、方便攜砂、泥漿密度性強等優勢。它對于缺乏穩定性的土層可以形成較為薄弱的泥皮,能有效提高泥漿護壁效果。在攪拌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專業器材,并用自來水進行配漿。在配比過程中融入一定比例的純堿,對pH值進行調節,以增強配漿的效果。泥漿經過分離以后需要提前運用泥漿箱進行收存,再通過罐車運到指定區域進行回收處理。
6 成槽施工
6.1 成槽工藝
運用一槽三抓挖槽法進行作業施工,施工順序按照先兩側到中間的原則進行。在進行抓土環節,要提高抓斗中心和導墻之間的切合度,隨時對槽壁垂直度進行觀測。在進行成槽過程中,要降低抓斗的速度,以防止漿液濺出對土層穩定性帶來侵害。在挖土過程中,需要提高懸吊機鋼索強度,保證成槽具有充分垂直度。
6.2 槽段穩定性控制
槽段具體控制方案如下:一是對泥漿的指標進行控制。采取適用性較強的鈉基膨潤土,使泥漿在槽壁孔壁形成緊密的泥皮,以提高成槽過程中的保水效果,降低對周圍土層的影響。二是防徑縮保證。淺層砂性土層較為結實,嚴重干擾鉆孔效率,且如果控制不好進尺力度還容易發生土層坍塌施工,因此對抓斗外形的設計要求很高。在對鋼筋籠進行設計過程中,采取加厚1 cm~2 cm的液壓抓斗進行作業施工。三是嚴格控制分幅寬度,以提高成槽效率。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發揮土拱效應優勢,有效防止土層坍塌。四是采用預降水措施。對于土層中含有砂質粉土層,為了提高地下連續墻作業效率,防止動水對土層的干擾,要增設預降水的防護,即通過降低土層水位,增強護壁泥漿對土體產生的水壓差,增強壁面的穩定性。
7 鋼筋籠制作與吊放
7.1 制作質量控制
(1)鋼筋籠的制作一般需在現場制作平臺進行,由此保證排水順暢性;在制作平臺上應標注好鋼筋間的距離、預埋件、插筋入鋼筋截斷等重要位置,由此確保鋼筋籠質量。(2)用于鋼筋籠起吊的桁架應保證其在進行吊裝時的穩定性及剛度,保證各技術參數都能夠達到標準。對于主副桁架制作,需確保各重要位置質量。(3)鋼筋籠橫縱間距屬于較關鍵的一種技術參數,一定不要出現偏差,并且還需確保各焊接點的質量,使焊點數量能夠與要求相符,一定不要出現焊接質量問題,特別是吊點位置和吊點焊接質量一定要保證其可以達到相應的技術標準,不然一定會導致吊裝事故的發生。
7.2 吊裝質量控制
(1)對起重機性能情況進行檢測,看其是否合格,人員是不是崗位工作所需,保證人員、設備及構件都能夠符合技術標準,并且一定要根據技術規范來實施吊裝工作。(2)在起吊前,現場不可以有閑雜人,把吊裝機械回轉半徑600 mm以內的影響起吊的物體全都清理干凈。(3)鋼筋籠在進行起吊時應與地面保持30 cm距離,需檢測鋼筋籠是不是存在變形,并且還要對吊點是不是損壞進行檢測,把散落在地的鋼筋和電焊條等物質都清理干凈,在保證沒有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以后才可以實施后續吊裝施工。
8 混凝土澆筑
此項目施工運用強度為C35P8混凝土進行澆筑處理,坍落幅度為(200±20)cm。運用導管法施工工藝完成水下混凝土澆筑,在鋼筋籠入槽以后要盡量提高施工效率。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抗壓情況進行測試。在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前,為形成止水帷幕,要在導管內提前增設球膽,并且對混凝土水灰配比進行檢驗。在澆筑中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要保持在6 m左右,確保兩根導管能夠均勻澆筑,并將混凝土面高度差控制在40 cm內。
9 結束語
地下連續墻成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下連續墻解決了建筑地下空間不穩固的問題,滿足了建筑基礎施工的需求。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技術優勢,還要落實一些改進措施,以此來彌補地下連續墻的缺陷。
參考文獻:
[1]朱靚瑛.關于高層建筑中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分析及質量控制探究[J].中華建設,2020(4):94-96.
[2]劉震宇.建筑施工中的地下連續墻技術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9(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