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軍 徐少華
摘要: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也是提高學生們綜合能力以及專業素質的關鍵,如何才能夠切實提高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效率也已經成為時下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關鍵詞:雙創背景;高校藝術人才;合作創新
引言:“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相較于其他傳統的培養模式來說對于教育過程中的實踐部分更加重視,本文從“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的困境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指出“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展開。
1.“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的困境
1.1藝術類雙創人才培養的認識度、認可度不高
所謂的雙創教育也就是指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是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雙創教育理念的深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雙創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相較于國外一些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雙創教育環境相對落后,所以我國的雙創教學工作主要以理學和工學為主體展開,并沒有將藝術類的專業人才和雙創教學聯系在一起,且國內大多數人對藝術類雙創教學的過程以及目標都缺乏有效的了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達到理想中的治療效果,從而導致藝術類“雙創”教學效率并不高。[1]
1.2藝術類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有待完善
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國內的大多數藝術類高校對于雙創的重視程度不夠,即使是計劃開展雙創人才培養計劃,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教師課上教學的方法展開,教師展開雙創教學的方式有限,此外,很多高校展開雙創工作也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下發的命令,只要上級撤銷命令后就會停止雙創開展工作,所以導致雙創課程展開時間非常短,只有短短的一個學期,雙創藝術類人才培養工作的優勢還不足以完全展現起來,最后是展開雙創工作的大多數教師都具有的問題,很多教師沒有雙創工作教學的經驗,僅僅依靠自己的感覺展開,不能夠正確高效的開展雙創教育工作。
2.“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1改革創新課程體系
在我國傳統藝術類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教學上,教學的方式也更偏向于傳統應試教育的方法,藝術類課程很少設置相關的實踐部分,大多數高校也缺少一些實踐基地的的建設以及實訓模擬的條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學校首先需要改革創新課程體系,校方應積極和有關企業構建合作平臺,讓學生們把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有效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們的組織協調和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們早期參與藝術工作的可以有自己的老師帶隊,并有選擇性的參與一些具有創新性的工作。[2]
2.2開放分層培養方式
從藝術專業的特殊性來看,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不能夠按照傳統培養方式展開,為了提高“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的效率,需要教師們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專業人才合作培養的計劃,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發展所提出的要求,構建藝術類個性化教育課程培養方案,提高創新創業課程再專業必修課程中的所占的地位,并針對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類、分層次的實踐實訓以及因材施教,在滿足特殊性教學目標的同時,夯實學生們的專業基礎,除此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們積極參加各類藝術類比賽,并通過比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和其他選手的溝通和交流中彌補自己的不足。
2.3創新教師團隊建設
教師是連接學生和藝術的橋梁,教師們的職業素質、專業能力以及對雙創工作的掌握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藝術專業雙創教學展開的效果,所以高校為了切實提高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的效率,就要求首先組建一支高質量的教師團隊,教師團隊的組成可以是由高校招聘所挑選出來的,也可以是有所合作的公司或者是企業分配過來的,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幫助高校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并能夠滿足企業需求的高質量雙創人才,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校內教師在知名團體或者是企業中認知,更好的實現與社會的結合,同時還可以設立師生互選機制,縮短教師和學生學習磨合的時間,并提高師生學習的效率。[3]
總結:要切實提高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效率,不僅要求校方改革創新課程體系,還要求校方能夠開放分層培養方式以及創新教師團隊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高校藝術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楊荊州. "雙創"背景下高校藝術專業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20, v.41;No.394(21):245-245.
[2]張青青, 李倩, 韓春梅. 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藝術類高校"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9, 002(024):P.110-111.
[3]章珊偉. 產品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雙創"人才聯合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產品概念設計課程為例[J]. 學園, 2020, v.13;No.339(22):66-67.
作者簡歷:姓名:劉慶軍,性別:男, 籍貫:河北唐山,學歷:研究生, 民族:漢,出生年月:1984年10月,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
作者簡歷:姓名:徐少華,性別:男,籍貫:河北張家口,學歷:研究生 ,民族:漢,出生年月:1979年8月,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
基金項目:“雙創”背景下的民辦藝術類院校新型學徒制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