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更多更先進的航空樞紐、更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十年前,武隆還是一個交通不暢、信息閉塞的國家級貧困縣。“十三五”規劃以來,武隆區始終將交通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位置,全力搶抓全市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機遇,加快推進航空、鐵路、水路、公路一體化發展,傾力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武隆區交通局緊緊圍繞武隆區委、區政府統籌部署,堅持黨建引領交通工作,傾力鑄就“五型團隊”,竭力打造綜合、智慧、綠色、平安?“四型交通”體系,為武隆區充分發揮承接重慶主城都市區、聯通黔北的重要聯結點功能,加快打造渝東南旅游集散中心、主城都市區后花園,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兩山”論實踐創新示范區、產城景融合發展先行區,提供堅實有力的交通保障。
強隊伍、抓規劃、推項目
2018年,武隆區成立了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切實加強對全區交通建設的領導和統籌。
武隆區交通局提出,要強化黨建引領交通工作不動搖,傾力鑄就“五型團隊”,竭力打造“四型交通”。強化干部職工隊伍“德才能”培養,抓規劃先行,進一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五型團隊”,即專家型、實干型、創新型、和諧型、廉潔型團隊。
三年來,武隆區交通局分別開展了作風建設年、作風建設強化年、精細化治理年活動,將黨建工作與隊伍建設、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有力促進了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在專家型團隊建設方面,武隆區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目前,全區交通系統共培養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專業技術人才12名,并以課題為載體,建立了交通工程建設名師工作室,幫助12名專業技術人才快速成長,為交通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武隆區交通局全面加強系統黨建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通過三年的淬煉,“五型團隊”初步建成,有力促進了綜合、智慧、綠色、平安“四型交通”體系建設。
在綜合立體交通建設方面,武隆仙女山機場已順利通航,渝懷二線鐵路順利通車,渝湘高鐵武隆段、渝湘高速擴能武隆段、武道高速武隆段、白馬航電樞紐開工建設,武兩高速、武豐高速即將啟動建設,15條326.6公里國省干線公路改造實施完成,全面完成老舊碼頭檢測評估,完成烏江航道大溪河至白馬段整治升級,全區水、陸、空、鐵立體交通網絡加快成型。
同時,武隆區加快交通運輸保障體系建設,城區現已開通運行了40臺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進一步優化調整了城區公交站點布局,改造升級城郊公交站點,開通了仙女山度假區內公交線路,開通仙女鎮景區至渝北龍頭寺、南岸四公里,以及武隆城區至江北機場等旅游客運班線,極大改善了出行條件。
武隆區交通局積極推進綠色交通和智慧交通建設,通過加強道路綠化,大力推廣出租車、公交車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強船舶、碼頭污染防治,積極推進“交通云”建設,有效提升了交通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
為切實加強平安交通建設,武隆區交通局進一步完善《交通行業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和《安全生產考核工作細則》,壓實各級工作責任;定期組織開展行業安全管理人員教育專題培訓,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嚴格按照督查檢查計劃開展督查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并全部整改,落實基本工作制度;扎實開展各類專項整治,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契機,邊查邊改、立查立改交通行業安全風險隱患,嚴打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監督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安全執法,確保全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可控。
“四好農村路”遍鄉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交通人守初心、擔使命,建設人民滿意的交通。
近年來,武隆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扎實抓好各項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交通保障。
依托“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武隆投入13億元建成“四好農村路”1996公里。截至2020年底,順利實現規劃的行政村通暢、行政村通客、撤并村通暢、村民小組通暢(30戶以上集中居住)、重要區級鄉村旅游示范點通油路“5個100%”目標,有效改善了農村地區交通基礎條件,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交通力量。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如玉帶般將全區100余處鄉村旅游景點如串珠般連接起來,真正實現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此外,“四好農村路”還帶動全區7萬余名村民依托旅游業增收致富,昔日的“窮鄉僻壤”變成了“人間仙境”。
同時,武隆區交通局強化資金、用地、程序審批、技術和人員保障,強化項目管理和公路的管理養護,強化運營發展和考核調度。在強化運營發展方面,武隆區交通局加快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基本建成以城區為中心、鄉鎮為依托、農村客運站場為結點的農村客運三級網絡。農村客運實現“村村通”,全區已開通農村客運線路93條,鄉鎮、行政村通客率達100%。
2018年,武隆區被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2020年,武隆區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武隆區交通局也被評為部級精神文明建設單位。
武隆人民的“飛天夢”終于變為現實
2020年12月18日,由重慶航空執飛的一架空客A320客機平穩降落在重慶仙女山機場,仙女山機場正式通航。
仙女山機場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建在5A級景區的民用機場,屬旅游支線機場。從2016年9月23日開工建設,到2020年12月18日完成首航,武隆人民翹首以盼的“飛天夢”終于變為現實。
“人間仙境,度假圣地”“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仙女山機場成為武隆連接世界的“空中走廊”。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選擇乘坐飛機到武隆旅游,到仙女山、白馬山、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羊角古鎮等特色景區游玩。
武隆區委書記黃宗華說,武隆仙女山機場的建成投用,在武隆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具有標志性意義。同時,也為武隆區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旅游國際化步伐,把武隆區建設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武隆區將著力構建五大基礎網絡、完善六大運輸體系,努力推動形成“高速鐵路通車運營、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航道升級碼頭擴容、支線機場航線豐富、鎮鄉三級路、村村雙車道、村村通快遞、組組硬化路”的交通發展格局。“7鐵10高1航7碼頭”的發達快速主干網初具雛形,“5橫4縱,產城景支撐”的完善干線網和“村村雙車道、組組硬化路”的廣泛基礎網基本形成,舒適便捷的客運體系、“運輸結構優、多式聯運暢”的現代流通體系、“1中心、6大系統”的智慧交通體系、?“生態綠色、集約高效”的綠色交通體系、“安保全覆蓋、半小時速達”的平安交通體系、“協同規范、管理為要”的現代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初步實現“地面交通半小時上高速、達周邊、到主城,1小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航空3小時全國主要城市”,渝南黔北及一區輻射兩群的重要樞紐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有效助力武隆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勵志攻堅鑄坦途,千軍萬馬戰猶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武隆區交通局正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