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梓峻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人們住進的進入到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而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智能媒體也已經全面到來,這對于傳統的傳媒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算法新聞作為一種新鮮的事物也逐漸的走到了大眾的視野,表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新聞生產模式。隨著算法新聞的不斷發展,伴隨著一些倫理問題也相繼體現。糾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數據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時算法新聞理念內部價值之間缺乏平衡所導致的。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就算法新聞的定義以及其生產的流程進行概述,而后就智媒時代下算法新聞的倫理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結合實際的情況提出相對有效的措施來促進智媒時代下算法新聞發展的措施,以期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幫助算法新聞能夠在智媒時代下健康規范的發展。
關鍵詞:智媒;算法新聞;新聞倫理
在傳媒業算法新聞憑借自身的優勢逐漸的發展起來,其通過運用算法自身的特點,使得新聞咨詢獲得深度以及廣度均有了較為明顯的擴展,與此同時,也使得新聞分發推送能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使得用戶資訊個性化體驗有效增加。然而,隨著算法新聞的不斷發展,其存在的一些弊端開始顯現,算法新聞倫理問題也成為了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如何能夠真正的發揮算法新聞的優勢以及作用,對于算法新聞導致的新聞倫理困境有效的規制,這必將成為傳媒業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算法新聞界定及其生產流程
所謂算法新聞,有能夠將其稱為是機器人新聞,同時也是所謂的計算新聞以及自動化新聞,其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的算法,實現對于新聞的自動生產以及加工,而后對于新聞進行自動的推送,進而有效的實現商業化的運營。具體的來看,算法新聞的寫作包括算法新聞的寫作以及編輯,同時包括了算法推薦機制以及平臺聚合分發機制,也包括了營銷機制等,綜合過程實現了對于新聞的自動化生產。其中,對于算法推薦機制,主要也是借助于機器算法,運用推薦引擎來實現對于用戶以及信息之間的有效匹配,進而能夠實現對于信息的精準化的推送。而平臺聚合分發機制,主要是通過算法來實現對于內容進行篩選,而后就篩選的內容進行精準的投放以及發布。
二、智媒時代算法新聞存在的倫理危機
在算法新聞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最初的熱度過后人們開始冷靜的思考,開始重新的審視這個傳媒領域新的成員。算法新聞的問題開始顯露,尤其是算法倫理問題相對較為突出,成為了學者研究以及關注的重點問題。對于算法新聞,其主要是運用大數據來對于世界進行量化,根據大眾的喜好以及行為來進行。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對于算法有著過度的依賴,往往使得人們沒有真正的考慮其背后的安全性。另外,在一些新聞內容的把關上也存在了一些問題,很多新聞為了能夠更好的迎合觀眾,不斷的偏向于娛樂化。這樣導致了新聞的質量存在較大的問題,新聞的真實性很難得到保障。這對于新聞的傳遞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導致算法新聞存在一定的新聞倫理失范情況,進而造成算法新聞的倫理危機,主要體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
(一)算法新聞的數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在人工智能時代,數據就像石油一樣珍貴,掌握了數據就間接掌握時代的話語權,同時這使得人工智能時代的數據安全性成為了全球范圍內一個重點考慮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中,個人的數據非常容易獲得,這也導致了個人的隱私極其容易受到侵犯。在算法新聞中,數據的安全風險主要是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公眾的隱私問題,另一個則是算法新聞創作的版權問題。對于算法新聞,其在新聞采集以及寫作和推送的過程中,均是具有海量的數據來完成。在這些數據中,很大部分都是互聯網用戶所留下的使用痕跡,而算法主要是基于對于這些瀏覽數據的采集以及分析,進而生成了新聞,這就會出現了所謂的數據安全以及數據泄露問題。另外,對于個性化的推薦算法來說,其主要是基于用戶所使用的內容以及用戶的愛好等來進行分析,進而獲取用戶新聞偏好,而后實現精準的推送。用戶雖然享受到了精準的推送服務,但是其個人的隱私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泄露。這也即所謂的 “隱私悖論”問題,這使得個人的隱私權受到了侵害。。現如今,一些新聞聚合平臺主要是通過采集互聯網中成型的新聞資訊或者是作品,通過算法來對其進行全新的分解以及組合,而后向觀眾進行推送。但是這個過程中,新聞數據的來源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存在一定的侵權的行為。比如,著名的騰訊起訴今日頭條侵權的行為,騰訊認為今日頭條的很多文章是侵權的。而今日頭條也因為文章侵權的問題投訴了騰訊。這說明算法新聞中侵權情況是較為常見的。
(二)算法新聞趨向娛樂化
早在2017年,今日頭條以及鳳凰新聞等就因為推送低俗信息而被約談,而在2018年,快手以及火山小視頻也因為涉黃的問題被要求整改。通過這些問題就能夠看出當今的信息平臺很難真正的把控其傳播的內容,這使得傳播的內容出現了嚴重的偏差。而算法新聞逐漸的將低俗化以及泛娛樂化的內容推到了受眾的深層使用習慣中。所謂新聞泛娛樂化,主要指的是新聞在傳播以及制作的過程中使得內容更加趨向于娛樂化,進而更為有效的吸引受眾。對于新聞泛娛樂化來說,其最為根本的目的是能夠獲取巨額的經濟利益。在這個網絡時代,通過運用互聯網以及社交媒體能夠對于傳媒業發展起到極大的變革。對于網絡新聞聚合平臺,具有一定的商業盈利性。當缺乏有效的價值引導時,就可能導致娛樂新聞的泛濫,新聞內容的質量就會嚴重下降。在算法新聞的背后,主要是資本主義市場在進行操控,為了迎合市場,使得新聞的社會責任明顯下降。
(三)算法新聞的真實性缺乏
對于算法新聞來說,看上去比較客觀,但是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真相,而真相的問題被掩蓋。雖然這部分不是假的,但是其真實性已經是進行了修飾,存在了很多斷章取義的情況。在對于真相進行尋找的過程中,權威的公信力出現了極為明顯的下降,同時也使得受眾在這個過程中顯得更為迷茫。
三、算法新聞倫理失范的主要原因
(一)數字時代新聞理念內部價值存在嚴重的不平衡
在新聞行業的發展中,不僅要注重達到目的的科學性,同時也應該注重媒體的社會屬性以及傳播客觀價值,使得兩者之間能夠盡可能的達到平衡,只有這樣新聞行業才能進入到一個健康發展的狀態。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更迭極為迅速,數據量巨大,這使得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以及習慣等出現了改變。而基于這樣的情況下,媒體為了能夠更好的迎合受眾,同時也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更為關注新聞的生產效率,必然導致了新聞的質量受到了影響。在新聞的制作上,更多的趨向于高效碎片化,而新聞報道也趨向于娛樂化。另外,由于對于算法新聞的監管相對較為缺乏,這使得其質量把控上存在問題,缺乏統一的價值觀引導,進而導致了新聞不再專業。
(二)量化與客觀之間并不對等
在目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數據有著盲目的崇拜,這使得大數據成為了衡量是非的一個標準,看上去任何的實物都能夠通過數據進行衡量,可以運用數據去解釋。但是,并沒有關注社會以及人性所具有的復雜性的特點。對于算法新聞來說,其主要是基于大數據來實現生產的,其主要是包括了海量的信息,而數據也是不斷的更新以及優化的。對于算法新聞來說,其對于大數據有著絕對的信任以及依賴,這是很難對于客觀的社會進行反應的。運用簡單的數據來對于世界進行量化,是大數據最為主要的局限。
四、智媒時代中算法倫理規范的策略
(一)進一步加強算法透明度
對于算法新聞來說,透明度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指標,其已經是成為了專業記者的一種核心價值和重要素養。其在生產的過程中,由于存在對于算法的偏見,這使得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對于算法權利控制有著一定的關注和爭論,要想真正的解決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算法“黑箱”所導致的信息不公開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增加算法的透明度。通過進一步的增加算法透明度,能夠使得公眾更為有效的理解新聞的形成過程,新聞在形成中所運用的方法等。而在新聞界,其對于算法透明度的規定上存在明顯缺陷,沒有一個統一有效的標準。由于考慮到網絡的安全性問題,同時基于算法的所有權問題,完全的實現算法的透明是不實際的,需要根據算法的特點,對于不同用途的算法制定不同的披露原則,進而使得其具有適合算法本身的透明度。
(二)大數據時代新聞回歸專業
當智媒被視為媒介傳播的未來時,更對的人對于新聞人的未來產生了疑慮,曾經就有這樣的預言,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記者以及編輯都會被機器所取代。但是本人卻不這么認為,雖然算法可以幫助人們較為高效的生產信息,但是新聞的質量很難進行有效的辨識,同時其精神價值也很難有效保障。因此,專業的新聞人才和新聞系統是不會被取代的,同時其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也不會被削弱。對于算法新聞,主要是通過算法技術來實現對于信息的生產,而后通過瀏覽內容以及點擊數量等來實現對于新聞的推送。這個過程使得個性化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但是由于沒有人為的介入導致把控上是缺乏的。于此同時,這也使得新聞的內容缺乏一定的真實性,甚至很多的信息帶有一定的偏見,是虛假的謠言信息;而在內容的品質上,由于是基于固定的算法生產的,這使得內容會存在一定的生硬,缺乏一定的情感。這些情況都是算法新聞存在的問題,也是算法新聞存在的弊端,算法新聞偏離了新聞真實以及客觀的需求。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算法新聞給予了傳統新聞較大的沖擊,但是也為行業以及個人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
(三)個性化選擇與增加算法多樣化結合
算法新聞的出現使得新聞的生產更加的高效以及智能,這個過程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在算法新聞的生產中,存在一定的推薦機制,這使得公眾接受的信息面相對較為狹窄,這也影響了信息的傳播。如何能夠將此問題進行有效的規避,擴大算法的多樣性是極為有效的一種方式,同時個性化選擇以及反向選擇也是一種重要的方式。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理想的方式不一定是海量的信息投遞,可能是更為精準定位,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工智能。
(四)進一步完善法律監管和公眾監督雙向系統
為了能夠使得算法更好的為新聞行業服務,同時另一方面也使得算法對于新聞行業產生的負面影響能夠降到最低。具體來看,對于算法的擁有者或者是生產者來說,要有一定的透明規則,對于算法在源頭上進行全面合理的監督,同時也要保護算法生產者以及擁有者的合法權利,使得算法透明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對于算法新聞生產上,進一步加強對于數據安全的保護,同時加強對于數據隱私的保護,對于數據使用的邊界進行明確;在算法推薦上,對于信息平臺傳播的責任以及義務等進行明確,對于具體的問責標準進行制定。在運用法律政策進行監督的同時,也需要運用轉專門的監督平臺來進行監督,確保其真正的發揮作用。總體來看,在世界范圍內,智媒還是處于一個初級的階段,需要對其進行全面有效的監督,制定合理的法律以及法規才能確保智媒的健康穩定發展。
五、結語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在傳媒行業的應用,這使得其行業的業態發生了改變。人工智能技術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能夠勝任多個環節的工作,這使得其成為了媒介新的“延伸”。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和變革,我們將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要面對嚴峻的考驗。我們能夠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算法會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中介手段,對傳媒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算法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超過了人的能力,因此我們在使用新技術的同時也需要注意其產生的倫理問題。在算法使用的過程中,其已經是出現了一定的倫理問題,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尚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其產生的倫理問題還沒有真正的產生危害。這也需要我們更為謹慎的思考以及設計監管問題,對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算法新聞進行有效的監管。而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需要全面冷靜的對于算法新聞進行看待,同時使得對于算法新聞的認識能夠進一步的加強,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媒體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董倩格.智媒時代的算法公共性憂思與紓困策略[J].新媒體研究,2021,7(07):120-122.
[2]王子驕.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倫理規范[J].記者搖籃,2021(03):24-25.
[3]胡菡菡.新新聞倫理的“個體化”轉型[J].青年記者,2021(03):55-56.
[4]熊天慧.義務論視角下的新聞倫理困境[J].今傳媒,2021,29(02):134-136.
[5]晏輝,陳丹.人工智能技術下的新聞倫理問題研究[J].采寫編,2021(0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