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確立主要是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以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而對此相應的公益訴訟檢察則需要順應時代的進步,充分發揮聚合作用,實現自身的持續性發展。本文則將逐步探討聚合作用有效發揮的相關舉措,通過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合理分析,進一步體現聚合作用的產生效果。并且,對于聚合作用進一步加以闡述,表明其所具有的現實性意義價值。
關鍵詞:有效發揮;公益訴求檢察;聚合作用
引言:
公益訴訟檢察,在本意上來看,是一種從線索提供到立案分析,訴前治理,之后到是否訴訟等一系列的總體過程。對于如何做好公益訴訟檢察,最根本的要素便是處理好過程之中存在的相互關系,與此同時,還需要協助一定的相關改革措施,積極創新優化,并與“四大檢察”彼此融合。本文則將著重的闡述公益訴訟檢察的具體效果,并且將會強調出聚合效果在各方面的運用當中的積極表現。
一、有效提升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質效
在公益訴訟檢察之中,運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規則就可以一并的追究其刑事責任以及其有關的民事責任,這也有利于合理迅速的保護公益權益,并且可以進一步的實現恢復性司法功能。當然,任何產生利益的事物都會有其自身的弊端,正可謂“人無完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亦然。當過分依賴于這一種的特定模式,選取特定的對象或是特定的證據,則就會容易偏離民事公益訴訟的本身特性,甚至于使得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本身價值難以體現。對于此類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在實施檢察公益訴訟之時,加強其中的監管力度,在發現、監督、指控、預防公益侵害或是侵害危險的主要渠道以及主要陣地作用的時候,就需要嚴格以公益的保護為主要的核心,著重關注以及合理的辦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案件。至此,有效的提升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質效。
二、合力加強融合作用,促進自身持續發展
(一)與“四大檢察”深度融合,提升檢察工作的能力效果
就以往的檢察工作而言,諸多的工作人員都會習慣性的將檢察工作劃分為幾個部分。主要包括反對腐敗現象、打擊普通的刑事犯罪以及訴訟監督的工作內容。而其中的局部工作也會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主要體現在反腐的工作當中,如此也將直接占據大量的相關資源,使得其他的檢察工作不能妥善的進行。在現階段發展的過程之中,也會得出一定的教訓與經驗,如何發展檢察工作,就必須杜絕“分而治之,各自為政”的工作部署。從定義上而言,檢察權是一項整體性的權能,在其包含的工作內容當中,都必須遵循“勢均力敵”的原則效果。正如五指齊彎握成拳一般,檢察權的主要體現就在于“合”。即便是“四大檢察”在其中,但從始至終對外都稱“檢察權”。所以,要想檢察權發揮其最好的效果,則就免不了“四大檢察”的協同奮進。
(二)公益訴訟檢察離不開他方協助
在檢察的工作事宜當中,公益檢察本身便與行政檢察、民事訟檢察三項職能處于同一等位,并且有些的工作內容彼此交叉完善,且性質的相似形成了許許多多共同的工作方式,也在今后的工作事項之中有著借鑒與促進的價值體現。與此同時,公益訴訟檢察與刑事檢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共存關系。在諸多的交匯的案件之中,都需要公益訴訟與刑事協同研究。并且,公益檢察在監督中發現的審判、執行人員違法犯罪的線索也同時需要移送到相關的刑事監察部門進行下一步的處理。故而,公益訴訟檢察與其他的檢察部門是息息相關的存在,彼此互相的合作,共同促進自身的社會作用。
三、完善以事立案與移送問責的相接機制
在定義上來說,檢察機關對于造成公益性侵害或者是侵害危險的相關行政違法行為以事立案稱作為對事監督。根據一定的法律法條而言,檢察機關對于行政機關中存在的違紀現象,可以將其有關的行政工作人員以涉嫌職務違紀的犯罪線索移送至同級的監察機關依法問責。當然,在出現行政人員與司法人員共謀犯罪之時則可以直接立案偵查,或者是協助監察機關辦理互涉案件,妥善處理其中的關系利弊[1]。
在原有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相接機制與信息共享的平臺上,有必要進一步的加強與改造,彌補之前存在的相關缺漏。在檢察的工作之中,檢察機關不僅僅是需要監督行政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線索,還需要跟蹤一些公安機關已經撤案、不立案特別是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的案件。這些相關事宜似乎看起來只是監督,但是其中所涉及的職責危害可謂是重中之重。
四、加強對公益訴訟案件的審判監督以及執行監督
合理有效的加強對于公益訴訟案件的審判監督以及執行監督可以有效的確保存在的一系列的公益保護措施。并且以國有資產、國土區域為重點涉及內容,加強行政公益訴訟與其相關的執行機構的銜接能力,并且合理制約,共同發力。并且需要借助公益訴訟檢察對于公共事宜的合理監督,確保相關的訴訟權利不被濫用,公平公正公開,增強對于公益的實效保護。公益訴訟檢察本身便是具有全局性的一種新型智能體現,其所產生的聚合作用,便是合理的將其下的“四大檢察”分工合作,積極促進公益事項的執行與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有益的檢察產品[2]。
五、結束語
誠如上文所說,公益訴訟檢察的聚合效果所需要的方式則概括為四點,質效的有效提升、合力的促進、銜接機制的加強以及完善機制的內部措施。總總跡象表明,公益訴訟檢察既要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還需要妥善的處理“四大檢察”與“十大業務”之間的相關交匯職能的銜接,合理充分地發揮出檢察一體化體制機制的優勢所在,更好的為今后的生活做好相應的制度保障,促進了自身的持續發展,同時順應了時代的變革。為更好的貫徹社會公益的存在,可想而知,今后的檢察舉措也會不斷地發展,利于人民,也利于國家!
參考文獻:
[1]邱景輝.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的聚合作用[J].人民檢察,2019(Z1).
[2]王甜.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開創檢察公益訴訟新局面[J].青年與社會,2020(20).
作者簡介:姓名:戴倫喬,出生年月:1980.1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北紅安,職務/職稱:檢察員,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