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在學習高中化學的過程中,經常要用到化學實驗,通過化學實驗可以更好的完成科學探究,在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時要圍繞課程教學內容的大綱來完成,對于化學實驗的方式也要不斷進行創新,充分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主要介紹了高中的化學實驗活動,強調了實驗創新的重要性,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自主實驗的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的思考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實驗創新;自主研究;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03-0077-02
化學作為高中階段較為重要的一門自然學科,學生可以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獲取一定的信息,對化學專業有著一定的認識,同時學生也能對一些化學規律、化學概念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和實際的操作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創新化學實驗的方式,將實驗的內容緊緊圍繞新課程教學標準展開,筆者就如何創新高中化學實驗方式給出幾點具體的看法.
一、高中化學實驗創新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對于學生的觀察力和實際的操作能力的鍛煉程度是十分有限的,且僅僅對于化學的一些概念定義以及原理等進行驗證,化學實驗的主導者也大多為教師,化學實驗教學通常為教師在講實驗.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樣很難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能力.然而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實驗教學,更能凸顯學生在整個實驗教育中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參與感,改善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又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思想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更注重實驗的探究性,旨在通過進行大量的化學實驗,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化學結論的內容,實際的化學實驗能夠讓化學教學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原本枯燥無味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在實驗中學習化學知識能夠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創新思想的產生.
3.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隊精神
在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除了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外,還要對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進行有效地培養.化學實驗往往不是由一個人就能全部完成的,因此團隊之間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新課程教學中高中化學實驗的創新方法
1.利用活動與探究,讓學生自主實驗傳統的化學實驗大多是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所要學習的化學概念、化學原理等,采用的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這樣的教學方式盡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但鍛煉的程度卻遠遠不夠.教師演示的過程較快,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被動的參與實驗的過程,并未真正發揮化學實驗的教學目的,化學實驗的探究性并未得到有效地發揮.在新教材內容的指引下,教師應當讓學生參與到更多的活動與探究中,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操作經歷,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活動與探究的教學方式不再是單一的讓學生理解課本中的定義和規律,更多的是將實驗作為研究理論的載體,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化學知識做到靈活運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改演示實驗為學生自主實驗
演示實驗主要以教師為中心,通過教師主導實驗的進程,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化學實驗的最終結論.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參與感往往較少,對于知識的理解有時會比較片面.但在新課程改革中,教材內容淡化了演示實驗和學生自主實驗的界限,其中教材內部的53個化學實驗中,并未對兩類實驗進行明確的限定,這就給教學的方式留下了一定的教學空間.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對教材中的化學實驗進行科學的分類,在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那些實驗流程相對簡單、安全性較高的實驗可以設計成探究實驗的方式,例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酸堿溶液的反應、洗滌劑的乳化作用等等,都可以設定為學生自主實驗,讓學生真切體驗實驗的過程,通過自身的獨立思考,得出實驗的正確結論,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放化學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探究的平臺
在新版的教材當中,課本選擇以家庭小實驗、實驗習題等方式開展化學實驗.家庭實驗的方式更加便捷,且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熱性.
以家庭實驗的方式開展化學實驗,使得化學實驗更加開放化,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化學現象相結合,更加具有教學的趣味性,實驗用品也可以從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中獲得,十分方便.教材中又通過化學實驗習題的方式,鞏固學生學習的化學知識點,這種方式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獨立完成簡單化學實驗的能力,習題的輔助也加深了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印象,無論是在實際操作方面,還是對于化學理論的學習方面,這樣的教學方式都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盡管如此,由于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所占比重較高,有些化學實驗器具或材料很難獲得,因此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個便捷的實驗平臺.教師可以根據實驗的具體內容,定期為學生開放化學實驗室,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化學實驗.
4.結合實際,貼近生活開展一些必要的實驗設計活動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演示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也參與到實驗探究中來,真正讓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有效鍛煉.圍繞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生活,選擇更加貼近生活的一些小實驗,對所要學習的課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讓學生們認識到化學這門學科所帶來的的實用性.這類貼近生活的化學實驗也能讓學生的化學素養得到一定的提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例如:在講到測試溶液的pH時,可以讓學生對于本地區的土壤的酸堿性進行簡單的判斷,在讓學生討論出改良土壤酸堿性的一些有效方案;在講到碳酸鈉時,讓學生思考生活中人們腌制的皮蛋與這一化合物又什么樣的聯系.總而言之,通過設計一系列具有生活性的化學小實驗,能夠取得更好的實驗效果,傳統的教師一人演示,大家觀察的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教學需求,新形式的實驗方法能夠讓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得到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更加全面,最終通過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分析和總結,讓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化學問題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5.開展微型化學實驗探究活動
所謂微型化學實驗主要是指學生所開展的化學實驗盡可能的在微型化的儀器中進行,最大限度避免通過試劑來獲取化學信息.進行微型化學實驗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的觀念,充分鍛煉學生實際的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創新精神.這類的化學儀器操作起來相對簡單,使用化學藥劑的量較少,實驗效率也較高,既能達到大型化學設備的實驗結果,又能使得學生的創新力得到充分發揮,可以說具備多種優勢.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參與度得到大大提高,增強了學生對于實驗的探究度.在新課程改革后的教材中,對于綠色化學的概念尤為強調,讓學生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對于環境的保護,珍惜各種化學資源.例如:學生在進行酸堿性的化學實驗時,使用了膠頭滴管和滴板;在探究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時,使用的二氧化錳,這些都屬于是微型化學實驗.
作為課程改革的新階段,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新的教學階段以一種新的姿態改革教學方式,大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科學的探索精神和縝密的思維能力,從根本上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永成.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5):17-19.
[2]冉景文.關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訓練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99-102.
[3]羅春芳.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思考[J].名師在線,2019(20):80-81.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