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司馬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研究

2021-09-10 07:22:44張迎春
史志學刊 2021年1期

張迎春

摘 要 司馬光家訓非常重視家庭美德教育。在其“正家而天下定”的家庭美德教育目的指導下,司馬光把“治家莫如禮”作為家庭美德建設的核心;把德教為先、教子義方,父慈子孝、愛而不溺,約束心性、崇儉戒奢,蒙以養正、詩書傳家等作為家庭美德教育內容。其家庭美德教育具有注重儒家思想熏陶、強調以懲罰輔助家庭教化、家長要率先垂范和將“圣賢”人格作為立家的人格范式等特點。司馬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的啟示是:進行家庭建設要注意教化形式的多樣化;家長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要通過家國同構,厚植家國情懷等。

關鍵詞 司馬光 家訓 家庭美德

司馬光在家訓領域的代表作主要是《家范》《居家雜儀》和《訓儉示康》,這些家訓著作凝聚著司馬光的治家智慧。在其家訓中,司馬光對家庭建設、子女教育等問題進行了較為周詳的分析與論述,體現了其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的超越時代的特征。本文擬對司馬光家訓的家庭美德教育思想進行研究,以期對中國和諧社會的文化建設提供一些有益啟示。

一、“正家而天下定”——家庭美德教育的目的

中國古代社會是以家庭為本位的社會結構模式,強調“家國一體”“家國同構”。正如孟子所描述的“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司馬光繼承了這種“家國一體”的政治觀念。他認為進行家庭美德教育有兩個目的:其一,“正家”。使家族成員各盡本分,使宗族觀念深入人心,從而加強家族的凝聚力。其二,“天下定”。促進良好社會秩序的建立,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最終鞏固社會統治。

在司馬光看來,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本分和職責。他引用《周易·家人》觀點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彖曰: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認為男子應該主外,女子應該主內,這是天地大義。“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認為無論是哪個家庭,父母都應是嚴正的君長。如果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能各盡其責,那么長幼尊卑就會各得其所,這樣家庭建設就會步入正軌了。家道端正了,天下就安定了。 “正家而天下定矣”,正是司馬光要建立的社會新秩序。這個新秩序的建立離不開每個家庭成員遵守規范、恪守本分、約束自己。

二、“治家莫如禮”——家庭美德建設的核心

司馬光奉行“治家莫如禮”“故治家者必以為先”。認為治家必須把“禮”放在首位,“禮”是家庭建設的核心。

司馬光在《家范》卷一《治家》中引用齊國晏嬰的話闡述了“禮”的內容。晏嬰認為:“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司馬光對此的解釋是:“君令而不違, 臣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夫治家莫如禮。”“禮”被看作是一種維系社會秩序的行為規范,即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的尊卑有等、長幼有序的封建人倫綱常關系。

司馬光認為,治家之“禮”要從愛父母開始推及愛兄弟、愛祖宗,從愛家人推及愛親戚、愛百姓,這樣就會形成人對宗族、婚姻的依附,從而保護自己,保護家庭,保護宗族,進而保護國家。他指出:“是故圣人教之以禮,使之知父子兄弟之親,愛其父,則知愛其兄弟矣;愛其祖,則知愛其宗族矣。如枝葉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可離也。”[1]學習禮,可以使人懂得個人、家庭與宗族是互相依存的,就如同枝葉對于樹干、四肢對于身體,是須臾不可離的。《孝經·圣治章》曾經有“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的論斷,認為愛人敬人要從敬愛自己的父母開始,這樣推及兄弟、朋友以至于天下,符合這樣的順序才是正確而合理的。毫無疑問,這是司馬光關于“禮”的思想的重要來源。

司馬光特別重視“禮”的建設[2](P136-141),主要是因為:首先,北宋統一,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為了重建封建宗法秩序,恢復久已渙散的倫常,加強集權統治,宋代統治者必須復興儒學,強調倫理綱常。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司馬光清晰地認識到加強“禮”的建設,可以使家族成員明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建立“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長幼尊卑各得其所的社會秩序,這是實現“正家道”并完成教化天下目的的有效途徑。其次,進入宋代以后,“庶人”隊伍逐漸擴大,傳統的宗法制度遇到挑戰,只有積極推行“禮下庶人”,才可以強化對“庶人”的管理和約束,重建宗族制度,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居家雜儀》這部簡明扼要、規范嚴格的封建家庭禮法讀本就是司馬光在對古禮進行修正的基礎上,賦予其時代內涵修撰而成。該篇細致、嚴格規定了居家生活的禮節,涉及家庭成員的角色定位、行為準則、懲戒方式和對子女教育方法,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教育子女構建“父慈子孝”的社會關系。

為了讓子女能學到“禮”的規范和要求,司馬光把治家中的榜樣、典范的人和事例收集起來,寫成《家范》,供后代學習、效仿。正如他所說:“圣人正家以正天下者也。降及后世,爰自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為人法者,今采集以為《家范》。”[1]這正是《家范》被歷代推崇為家教范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的內容

(一)德教為先,教子義方

司馬光認為,要對子女進行“禮”的教育,就要“教子義方”。所謂“義方”,就是做人行事的規范,“教子義方”就是對子女進行倫理教化。他借石碏之語說“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他又說“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1]。他認為用正確的禮法對孩子進行教導和約束,可以避免孩子誤入歧途。人之所以會產生驕傲、奢侈、淫蕩、逸樂這些不良品德都是由于寵愛和物質給予過多所致。

司馬光認為教導孩子要注意“夫愛之,當教之使成人”。要處理好愛和教之間的關系,要愛而有教。他認為,歷史上因為只愛不教使孩子陷于危亡狀態的家長不在少數。他說:“自古知愛子不知教,使至于危辱亂亡者,可勝數哉!夫愛之,當教之使成人。愛之而使陷于危辱亂亡,烏在其能愛子也?”[1]從歷史角度警示人們對孩子不能只知疼愛不知教育,否則只能害人害己。

司馬光主張教導孩子要注意“寵祿過也”,要處理好“遺之以德”與“遺之以財”的關系。他認為,人所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勿求多余”, 否則就會成為人生拖累。他明確說明積累財富留給子孫后代的行為是十分愚蠢的,為子孫積攢過多的物質遺產將會后患無窮。《家范》卷二《祖》中,他強調“若其不賢耶,雖積金滿堂,奚益哉”“多以遺子孫,吾見其愚之甚也”。“圣賢之人”要“遺子孫以德以禮”“遺子孫以廉以儉” 。

司馬光發現人到老年因為對孩子有無限熱愛,都會想著為子孫后代謀利益,但能真的對子孫有益處的,卻是極少的。“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鮮矣”[2]。如果盡一切努力為子孫積攢土地、房產、糧食、金銀財寶,“田疇連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麥盈倉,金帛充篋笥。慊慊然求之,猶未足;施施然,自以為子子孫孫累世用之,莫能盡也”[2],企圖使子孫后代吃不完、花不盡。然而結果卻是“而子孫于時歲之間,奢靡游蕩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娛;又怨其吝嗇,無恩于我,而厲虐之也”[2]。積累的物質財富很快就被子孫揮霍殆盡,甚至還不念祖輩的好,反而埋怨、虐待祖輩,“所以利后世者,適足以長子孫之惡,而為身禍也”[2]。因此,在司馬光看來,聚斂資財遺子孫,只能養成子孫驕奢淫逸、不思進取,結果只能是貽害子孫。

司馬光認為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對失德者進行嚴厲譴責, “則為人而怠于德,是忘其祖也,豈不重哉”[3],認為后輩驕奢淫逸、揮霍浪費,是忘記祖宗、辱沒祖宗的行為。

(二)父慈子孝,愛而不溺

中國很早就有“父慈子孝”的家庭美德。《管子·形勢解》中有“慈者,父母之高行也”的論斷。《禮記·大學》強調“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強調“父慈子孝”。在這里“慈”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愛,二是教。既包括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也包括父母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主張對其進行良好品行的教育。司馬光繼承了古代先賢關于“慈”的認識,對“慈”進行了全面的闡發和論述。

司馬光認為愛孩子就應該慈愛有度、愛而不溺,使他順利成長,這是對“慈”的基本要求。只愛不教是溺愛,溺愛會讓孩子陷進危亡、羞辱和惑亂之中。他說“愛而不教,使淪于不肖,陷于大惡,入于刑辟,歸于亂”[1],他認為愛孩子就要做到慈愛有度,愛而不溺 。他舉例論證說“梁元帝時有一學士, 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于教義”“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云”[1]。告誡人們,一味溺愛卻不知教導子女,只知宣揚子女的長處,對子女的過錯百般掩飾的做法,到頭來反而是貽害了孩子。他告誡人們“慈母敗子”。對子女,“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1]。

司馬光認為愛孩子就要威嚴有慈,教子有方。由于父母對子女的愛是自然的、無私的,這就導致父母對孩子的愛常常當著孩子的面過分表現出來。父母應將這份愛掩藏起來,在子女面前表現出嚴肅的樣子,即“父子之嚴”。他說“君子之于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要“常以嚴莊蒞之,不以辭色悅之也”[1]。這樣的話“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1]。因為父親對于子女的關系不莊重、不慎重,就會導致孩子的不恭敬、不孝順。

司馬光認為愛孩子要以孝義為先、大義凜然,當孩子遇到生死大義的關頭要舍生取義。為人母親,她不僅要撫養兒子平安長大,還應當培養他的孝義品德,即“非徒鞠育其身使不罹水火”“又當養其德使不入于邪惡,乃可謂之慈矣”[1]。愛孩子就要督促訓導,矯枉處罰。為了教導孩子成才,可以用“楚撻慘其肌膚”“湯藥針艾救之”這些懲罰方法。“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于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1]

司馬光認為父母于孩子施以慈愛是自然的,兒女對父母盡以孝心則是必須的。“不孝不慈,其罪均也”[1],認為不慈和不孝都是不道德的。從物質上侍奉、贍養父母,這是孝最基本含義。《爾雅》說“善事父母曰孝”,司馬光繼承了這一思想。司馬光對孝子侍奉父母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并提出基本要求。“子事父母,雞初鳴而起,左右佩服,以適父母之所。及所,下氣怡聲,問衣燠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出入則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卒,受巾。問所欲而敬進之,柔色以溫之。”[2]要對父母問寒問暖,了解父母的身體狀況,及時為父母解除病痛。要隨時詢問父母的所需,滿足父母的要求,不僅要周到、細致,而且要態度溫和。

《居家雜儀》中,司馬光引用《禮記·內則》的觀點提出:“凡人事父母,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終養之。”認為孝子贍養老人,就是要滿足父母生活需要,要用好的飲食盡心地奉養他,讓他能夠安居,使他心情愉快,不違背他的心愿。總之,“事父母,能竭其力”,就達到了養親的標準。

司馬光引用孔子的話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2]強調對于父母來說,除了物質的供養之外,還要做到敬重父母。

敬重父母就要懂得他們的感受,不能讓父母替自己擔心著急,要讓他們開心快樂。《家范》開篇就引用《孝經》中的理論,強調孝子敬養父母就要做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要時時刻刻考慮父母的感受。《居家雜儀》要求“凡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就是為了避免父母為自己擔心。“凡子事父母,父母所愛,亦當愛之;所敬,亦當敬之”,則主要是強調讓父母處在開心快樂的狀態。

敬重父母就要注意順從他們。司馬光在《居家雜儀》中強調:“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記而佩之,時省而速行之。事畢則返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則和色柔聲,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許,然后改之。若不許,茍于事無大害者,亦當曲從。若以父母之命為非,而直行己志,雖所執皆是,猶為不順之子,況未必是乎!” 凡是父母命令自己做的事,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并要把事情的結果及時向父母稟報。即使父母吩咐的事情是有錯,做子女的也不能自作主張,否則就稱不上孝順。

敬重父母還要注意及時提醒勸諫他們。父母也會犯錯,但父母犯錯提醒勸諫時要注意氣色和悅,態度恭順,聲音輕柔。《居家雜儀》認為“凡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即便是勸諫不成,也不必著急怨恨,要做到態度柔順,要不急不怨。“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不悅,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三)崇儉戒奢,約束心性

《論語·里仁》篇,孔子曾有“以約失之者鮮矣”的論斷,認為因為儉約而導致犯錯誤的事情是比較少見的。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司馬光秉承了孔子的這一觀點,認為要保證家庭或家族的長久興盛,就必須提倡節儉,崇儉戒奢。

《居家雜儀》的開篇里,司馬光就強調治家的原則在于“量入為出”“禁止奢侈”。他說:“制財用之節,量入以為出,稱家之有無,以給上下之衣食,及吉兇之費,皆有品節,而莫不均壹。裁省冗費,禁止奢華,常稍存盈馀,以備不虞。”

司馬光生活的時代,“眾人皆以奢靡為榮”,講排場、比闊氣成為了一種風尚。“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甚至當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農夫穿絲織品做的鞋,人們對物品的使用超過了它的功能所在,導致了物品的嚴重浪費,司馬光很為之痛心。在《訓儉示康》一文中他感嘆:“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認為節儉還是奢侈,這關系到人生的成敗得失,應教育孩子崇尚節儉。

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曾主張“養心莫善于寡欲”,認為減少欲望是修養內心最好的辦法,因為寡欲可以滋養仁義禮等倫理規范,“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1]。司馬光繼承了孟子的這一思想,進一步闡發了欲望的多寡在修身與節儉之間的作用。他認為節儉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過多的物欲,自然就可以減少外在的物質利益對道德本心的誘惑。精神上的寡欲可以變成日常生活實踐中的節儉和節用行為。《訓儉示康》認為:“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反之,“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在日常生活中秉承寡欲,就意味著不過多索取,就可以在心理上加強對物欲的控制,因而就可以約束自己不違法、不背德。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一文引用御孫的觀點,他認為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奢侈是各種罪惡中的大罪。司馬光告誡孩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強調要成為一個有德之人,就要把生活節儉、克制欲望、不貪慕奢華當作修身的內容,并能發揚光大。他告誡司馬康“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強調不僅僅是自身實行節儉,還應當用節儉來教導子孫,使他們了解前輩的作風,將節儉作為家訓世代相傳,只有這樣才能進行好家庭美德建設,最終實現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四)蒙以養正,詩書傳家

中國自古就有“養正于蒙”的傳統,主張孩子的教育要及早進行。司馬光繼承了先賢的這一思想。在《家范》卷三《父》中,他對西漢時期賈誼“赤子而教”和《顏氏家訓》中“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大加贊賞。《家范》卷三《母》中他列舉了周文王之母重視胎教的例子,之后評論說“彼其子尚未生也,故已教之,況已生乎”,強調教導孩子要從他們幼年時及早進行。他深刻揭露批評當時流行的社會現象:“人之愛其子者,多曰:‘兒幼未有知耳,俟其長而教之。’”認為這如同“猶養惡木之萌芽”,如同種了一棵剛長芽的壞樹,等它長得粗大后再去砍伐,如同鳥放走了再去捕捉,松了韁繩把馬放走再去追逐,這是貽誤時機,終將勞而無功。

《居家雜儀》中,司馬光參照《禮記·內則》設計了一套教子規程。他說:“子能食,飼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萬福、安置。稍有知,則教之以恭敬尊長。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訶禁之。六歲,教之數與方名。男子始習書字,女子始習女工之小者。七歲,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誦《孝經》《論語》,雖女子亦宜誦之。自七歲以下,謂之孺子,早寢晏起,食無時。八歲,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后長者。始教之以謙讓。男子誦《尚書》,女子不出中門。九歲,男子誦《春秋》及諸史,始之為講解,使曉義理。女子亦為之講解《論語》《孝經》及《列女傳》《女戒》之類,略曉大意。十歲,男子出就外傅,宿于外……”

司馬光給孩子設計的教育內容豐富而完整,包括道德教育、生活和文化知識教育、禮儀教育等諸多方面。他強調要恭敬尊長、教之以謙讓,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要讀《春秋》及諸史,通曉其中的“義理”,并強調“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訶禁之”,肯定“養正以蒙”并不反對用“訶責”的辦法。

司馬光認為女子必須接受教育,這是女子遵守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些禮儀德行的基礎。《家范》卷六《女》中司馬光說:“凡人,不學則不知禮義。不知禮義,則善惡是非之所在皆莫之識也。于是乎有身為暴亂而不自知其非也,禍辱將及而不知其危也。然則為人,皆不可以不學,豈男女之有異哉?是故女子在家,不可以不讀《孝經》《論語》及《詩》《禮》,略通大義。”根據司馬光的認識,首先強調人人都必須接受教育,不論男女。否則就不會懂得禮儀德行,這樣是很危險的。馬光所處時代,盛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不必才明絕藝”的觀念,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司馬光在引用曹大家《女戒》中的一段話略窺一斑:“今之君子徒知訓其男,檢其書傳,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教乎?”可見女子是被排斥在教育之外的。司馬光對女子接受教育持肯定態度,并大加提倡。他認為,女子要讀書,特別是要讀儒家經典,這樣的話就會在遇到殺身之禍時保全自己。提倡女子讀書在當時條件下具有進步意義。

四、司馬光家訓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的特點

(一)把家訓作為古代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載體

司馬光把家庭看作家族子弟品格養成的重要場所,其家訓就帶有傳播社會主流規范的意蘊。在其家訓中,無論是勉勵子孫為學修養還是立身處世,都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對子弟進行熏陶的理念。

首先,給家族子弟進行教育時所選的內容完全是儒家經典,如《易上》《易下》《禮記》《孝經》《大學》《論語》《孟子》等,內容閎闊精微。

其次,家族子弟必須遵守的行為禮儀都是按照儒家所宣傳的綱常禮教設計的。《家范》中涉及了祖、父、母等18種家庭成員的行為禮儀;《居家雜儀》作為一部簡明實用封建大家庭的居家日常禮節范式,都是宣傳儒家封建綱常禮教的,體現了儒家“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理念 。

第三,家庭教育實踐中司馬光援引的先賢古訓,撰集的舊聞故事,提供效仿的典范,均是宣傳儒家的綱常禮教。如曾子、顏之推的治家之道,太任的胎教之道、孟母三遷的教子典范等,都是通過儒家思想糾正防范家族子弟的不良傾向的。

以上這些都是有效實現儒家主流價值觀向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的重要形式。通過這些形式司馬光家訓實現了對儒家文化的闡釋,對家族子弟的不良思想傾向的預防和糾正,有效促進了人們對古代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

(二)強調以懲罰輔助家庭教化

一般來說,家訓與法規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說法規是剛性的話,那么家訓則柔中帶剛,多是在宗族內部起著規范效應。司馬光在教導家族子弟的過程中,以《家范》作為法則,“自治家至乳母凡十九篇,皆雜采史事可為法則者”“修己型家”。其治家之“禮”同時具有“法”的性質,“禮”與“法”結合 ,不僅要求家族子弟遵守《家范》規定的各種禮節和倫理綱常,同時也有相應的懲罰措施。

《居家雜儀》中規定,“凡子婦,未敬未孝,不可遽有憎疾,姑教之。若不可教,然后怒之;若不可怒,然后笞之;屢笞而終不改,子放婦出。” 認為凡是有子女不孝順父母的,要先教育他們;如果教育不起作用,父母就應當發怒;如果發怒也沒有起作用,就笞撻他們。如果還無濟于事,就要把他們趕出家門。注重勸導性教育與強制性處罰相輔相成。

《家范》卷五《子下》中強調,當子女勸諫父母,如果父母不樂意,“不悅而笞撻之流血”,即使這樣,“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對其“苛虐于骨肉”“楚撻慘其肌膚”。這些處罰措施層層遞進,既有身體上的懲罰,也有精神上的處罰。這種以懲罰輔助家庭教化的方式在當時對約束家族子弟、促進家庭和諧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提倡家長要率先垂范

司馬光非常重視家長率先垂范的作用。與以往中國傳統家庭片面要求家族子弟必須完全尊從家長不同,他主張不僅要用家訓規范家族子弟的行為,也要用道德規范約束家長的行為。要求家長用實際行動遵守禮法,管理家政,教導子女,以此起到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的作用。

《居家雜儀》開篇司馬光就對家長提出要求:“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由于父母和子女有著天然的聯系,又朝夕相處,如果父母身體力行,既可以對子女起到較好的教導作用,也可以給家長以有力的約束和有效的監督。

在《家范》卷三《母》中,司馬光列舉了諸多母教典范。如晉陶侃“以一坩鲊遺母”,母封鲊責曰:“爾以官物遺我,乃增吾憂耳。”陶侃借工作之便,將一些腌魚送給母親,母親不接受,還責備了他。又如唐朝太子少保李景讓的母親鄭氏,“早寡,家貧,親教諸子。久雨,宅后古墻頹陷,得錢滿缸”。但“家貧”的鄭氏卻亟命奴婢“掩之”,因為“諸子學業有成”才是她的心愿。司馬光對此進行了評論:“此唯患其子名不立也。”認為做母親的只需要擔心孩子不能立名就可以。

(四)以“圣人、君子”人格范式作為立家之范

司馬光是通過匯集歷代賢良在治家、教子方面的名言和道德故事的方式,對他的家人、子弟進行知識教育、道德教育和治家教育的。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家范》是一部中華古代賢良名士治家方略、治家理念的集粹。它將古代圣賢君子樹為典范,使之成為家人子孫立家的人格范式,以供家人、子弟學習效法,使家族子弟在修養自己、約束自己,樹立良好人格形象時有了可參考榜樣。據粗略統計,僅在《家范》卷一《治家》篇中,就列舉了古代的賢良名士十余人。由此可見,司馬光家訓是非常重視利用圣賢和君子的人格形象來教育影響子女的。

五、司馬光家庭美德教育思想現代啟示

司馬光家訓的家庭美德教育的內容,在古代“家國同構”的社會發展模式中對古代價值觀的培育起了重要的作用[1](P27-3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古代核心價值觀在性質上的相同之處是同為意識形態教育,二者在價值旨歸上共同指向教化人心,司馬光家訓蘊含的家庭美德教育的內容可以為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注重采用多樣化的教化形式

司馬光在對家族子孫進行教化活動時,運用儒家治家格言警句、歷史人物典型事例介紹、道德故事以及自己的議論和闡釋等多種形式,傳播家族規范以及社會主流價值,使其家訓更為豐富多樣、活潑生動、貼近生活。這種潤物無聲的教化方式,可以讓孩子在幼年時期就被植入家庭美德教化的內容,使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并促進其道德修養的改善和道德境界的提升。這種家庭美德教化的形式,可以成為公民個體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和建構家庭美德倫理的基本遵循。

(二)家長的言傳身教、熏育感化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2],強調“無言而教”的教育理念。司馬光非常重視家長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他認為家長謹守禮法、言行一致,在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維護和構建家庭成員之間和睦關系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對于新時代家庭教化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三)通過家國同構,厚植家國情懷

司馬光家訓非常重視家長的教化主體作用,強調家長要有修身養德、齊家治國的志向與情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國情懷。按照司馬光家訓的邏輯,家國情懷是在自然情感向政治情感轉化、由血緣倫理向政治倫理轉化過程中形成的[3](P94-96)。基于此,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就要強調家長在家庭美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這是通過家庭美德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所在。(責編:沈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导航|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欧美成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激情亚洲天堂|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日本在线国产|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久久www视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91亚洲精选|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av在线人妻熟妇|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天堂2014|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专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日本91在线|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本a级免费|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a级毛片免费播放| 欧美a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黄|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色噜噜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 国产色伊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国产精选自拍|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日本日韩欧美|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