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
摘要:非法行醫造成患者死亡的事件,使衛生行政執法部門處于輿論的浪尖,而衛生監督員面臨瀆職的風險。本文分析了瀆職風險存在的問題,探究了降低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中瀆職風險的方法,旨在避免發生瀆職的案例。
關鍵詞:打擊非法行醫;瀆職風險;降低
Abstract:the death of patients caused by illegal medical practice makes the health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departments at the forefront of public opinion,and health supervisors face the risk of dereliction of du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isk of malfeasance,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to reduce the risk of malfeasance in the fight against illegal medical practice,in order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ases of malfeasance.
Key words:crack down on illegal medical practice;The risk of malfeasance;reduce
隨著國家加大了非法行醫的整治力度,使得非法行醫受到了嚴厲的打擊。但是隨著醫療需求的增加,醫療供給的不足,使得非法行醫還一直存在著,并且非法行醫的形式也隨著時代的發生著改變【1】。非法行醫隱身于外來民工集中的區域,或者隱藏于居民區,或者工廠附近等,這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一旦非法行醫發生致殘致死的事件,衛生監督人員面臨被追責的風險,怎樣降低瀆職風險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一、瀆職風險存在的問題
在打擊非法行醫工作過程中,衛生監督人員被追究瀆職的情況,主要存在著兩種極端。一種極端是,在移交涉嫌非法行醫罪人員的時候,由于沒有及時移交,衛生監督員被判玩忽職守罪【2】;另一種極端是,對于需要公安部門采取刑事手段來處理的違法行為,比如非常行醫人員比較的頑固、十分的狡猾,且屢次發生非法行醫,但是衛生行政部門由于多種阻力,比如執法對象有著較強的反取證能力,通過各種手段處罰相對人拖延處罰時間等,這使得行政處罰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不能使用高效、快捷的方式,將非法行醫人員移交給公安部門,讓非法行醫人員繼續行醫,一旦出現致殘致死事件,衛生監督員就面臨著判瀆職罪的風險。對于這兩種情況,衛生監督員怎樣才能規避瀆職風險,同時防止浪費行政資源,提升執法的整體效率,對非法行醫給予強有力的震懾,需要加強降低瀆職方法的研究。
二、降低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中瀆職風險的方法
(一)增強與公安部門的聯合,將醫致死致殘案件第一時間移交
在發生非法行醫致殘致死事件的時候,需要衛生行政執法部門聯系公安部門,將這一案件第一時間移交,讓公安部門來鑒定死因,處理案件。當前有監督員在對非法行醫致死案件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僅給予當事人行政處罰,沒有將案件移交給公安部門,存在玩忽職守罪,為避免發生這樣的案例,需要衛生監督員提高敏感性,對事件進行嚴格的把握,對于非法行醫是不是造成人體殘疾、損傷人體的器官,導致產生功能障礙,或是不是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需要公安部門來做裁定的,就一定要將這類案件移交給公安部門。
(二)頑固非法行醫者完成行政處罰,移交公安部門用刑事手段來約束
對于一些頑固非法行醫者,在查處的過程中,讓衛生行政部門比較的棘手。這些頑固非法行醫者,開設的時間比較長,與執法部門有著比較長的接觸時間,比較熟悉執法程序,有著較強的反取證能力,有些非法行醫人員還對行政復議比較的熟知,通過利用這些法定程序,他們能夠大大延長行政處罰的時間。甚至在下達最終行政處罰決定書后,其往往對處罰決定采取拒絕履行的態度,這樣衛生行政部門需要對大量資源進行消耗,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強制執行。這樣申請的強制執行、行政訴訟會耗去大量的人、財、物力,對非法行醫的打擊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非法行醫者容易鉆各種程序空子,繼續進行非法執業,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對此,衛生監督部門還要承擔隨之的瀆職風險【3】。對于頑固非法行醫人員,衛生監督部門在知道難以順利完善行政處罰或處罰效果不的時候,怎樣對取證困難進行克服,加快與公安部門的移交,與同公安部門盡快形成合力,通過刑事手段來對頑固非法行醫人員進行約束,能夠避免人們受到不良侵害,這成為衛生行政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對非法行醫工作進行打擊的過程中,通常處罰主要運用沒收物品和罰款的方式,但對于頑固非法行醫人員,這樣的處罰不能順利進行,也很難梳理達到移交公安的條件【4】。對此,衛生監督部門可采取沒收非法所得和非法財務的處罰。從實踐操作上看,在執法現場,衛生執法人員扣押非法行醫器械物品有著較小的阻力,更重要的是沒收處罰比罰款操作更方便,且不需要借助強制執行,少了申請的步驟,能更快地結案。沒收物品在一定金額時,也不需要聽證告知,這樣使行政處罰更快決定,縮短行政處罰的時間【5】。依據相關法律,衛生行政部門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行政處罰有著自由裁量的權利,這樣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采取減少罰款,甚至采取不罰款的方法,依據相關法律,僅對非法行醫采取沒收非法所得和非法財務的處罰【6】。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可以進行嘗試的。對于這些比較頑固的非法行醫人員,衛生行政部門采取免于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樣能夠更快速地完成處罰,看似對非法行醫人員的處罰給予了一定的減輕,似乎違背了重案重判的理論,但是從實際上來看,采取這樣的方法,能夠做出更有針對性的處罰,更快完成行政處罰后,能夠將案件盡快移交給公安部門,借助公安部門更大的執法力度,更強的執法力量,來對非法行醫人員進行違法打擊。這樣這變通的方式,有助于對頑固非法行醫人員進行更好的控制,降低衛生行政人員的執法風險,值得嘗試。
結束語:
在對非法行醫進行打擊的過程中,不是將所有非法行醫人員都移交給公安部而是對頑固的非法行醫人員,需要減少行政資源的浪費,更快將其移交給公安部門,加大懲罰力度,降低瀆職的風險。
參考文獻:
[1]李小飛,吳曉東,時福禮,等.一例涉嫌非法行醫犯罪司法移送案件引發的思考[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5,22(2):188-191.
[2]李湘,邊小娟.非法行醫罪中因果關系的認定[J].法治與社會,2018,13(12):49-50.
[3]薛景天,陳曉春,周一兵,等.云南省首起非法行醫追究過失致人重傷罪案件芻議[J].中國衛生法制,2017,25(4):55-58.
[4]朱秀恩.醫療事故罪若干法律問題探析[J].醫學與法學,2016,8(1):88-91.
[5]許梅.非法行醫罪疑難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3.69.
[6]曾學俊,彭建華,武更,等.江西省非法行醫違法案件分析[J].中國衛生法制,2015.23(3):29-32.
大慶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