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娟 薛金濤



摘要:本試驗以小麥品種濟麥22為材料,在大田種植環境下,研究新型控釋肥金鈦能作為小麥追肥的應用效果。在小麥起身拔節期,以追施金鈦能復合肥40kg/667m2作為處理(TR),以追施鋅鉀尿素40kg/667m2作為對照(CK),收獲期測產。結果表明:處理小麥產量為662.66 kg/667m2,對照小麥產量為615.21kg/667m2,與對照相比,處理小麥產量提高了47.45 kg/667m2,增產7.7%,達到了極顯著性差異。處理小麥畝穗數為38.63萬穗/667m2,對照小麥穗數為37.78萬穗/667m2;處理小麥穗粒數為40.2粒/穗,對照小麥穗粒數為39.1粒/穗,畝穗數和穗粒數均沒有差異。處理小麥千粒重達到了42.66g,對照小麥千粒重為41.60g,比對照提高了1.06g。
關鍵詞:小麥;金鈦能;控釋肥;小麥產量;產量性狀
小麥和稻谷、玉米作為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小麥生產與國民日常生活關系更是密不可分。化肥作為提高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在小麥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近年來,我國小麥產量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增長[2]。在華北小麥主產區,化肥過量施用導致增產效益和氮素利用效率下降的現象較為明顯[3],化肥施用量高和施用不合理導致化肥利用率低是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4]。
緩控釋肥能夠提高肥料利用率,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符合我國低碳農業的發展需求[5]。關于緩控釋肥在小麥上的應用效果,很多學者做過相關研究。杜成喜、司學祥等研究指出,與普通肥料相比,在小麥上施用緩控釋肥能增加小麥千粒重,穗數和穗粒數也有提高或略減,三因素協調,產量提高。解永軍、李作山等研究指出,小麥使用“施可豐”控釋肥,對小麥中后期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穗粒數、千粒重及產量均比對照增加。
金鈦能控釋肥是湖北省三寧化工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共同合作研發的一種新型控釋肥料,將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肥料有機結合,含多種微量元素。作為一種新型的控釋肥料,在達到控釋的基礎上,減少包膜控釋帶來的土壤污染等,是一種綠色的控釋肥。本試驗旨在研究該肥料作為小麥追肥在小麥上的應用效果,為作物綠色高產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高鑫種業試驗田,試驗田前茬作物為玉米,土質為沙壤土。土壤基本養分條件如下:堿解氮14.6mg/kg、有效磷39 mg/kg、速效鉀139.6mg/kg、有機質16.1g/kg、pH值8.5。
1.2 播種前準備
播種前試驗田造墑,旋耕2次,進行了玉米秸稈還田。麥種使用較好的種衣劑包衣,并進行晾曬。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于2020年10月19日播種,試驗品種為濟麥22,由高鑫種業提供。播種時施復合肥(20-18-10)40kg/667m2作為底肥,小麥行距30cm,播種量為15kg/667m2。
試驗設2個追肥處理,以追施鋅鉀尿素作為對照(總氮≥46%,鉀≥800mg/kg,鋅≥1600mg/kg);以追施金鈦能復合肥為處理(氮磷鉀養分含量30-0-6)。于2021年3月26日在小麥起身拔節期追施,肥料用量均為40kg/667m2,試驗田其他管理措施均一致。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處理重復3次,劃定小區面積9m2,長3m,寬3m,共10行,中間5行取樣調查。
1.4測定項目
2021年6月3日進行田間小麥產量測定。測產方法如下:在每個試驗小區,取中間5行1.5m2,數小麥穗數,折合成畝穗數;將麥穗帶回實驗室考種,計算出穗粒數;干燥箱烘干,水分含量14%以下,稱千粒重。小麥產量=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肥料處理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在小麥起身拔節期追施40kg/667m2金鈦能控釋肥,小麥產量達到了662.66kg/667m2,追施鋅鉀尿素小麥產量為615.21kg/667m2。追施金鈦能復合肥小麥產量比對照增加47.45kg/667m2,產量提高了7.7%,經方差分析,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增產效果比較明顯。
2.2 不同肥料處理對小麥畝穗數的影響
畝穗數是構成小麥產量三大因素之一,合理的小麥群體是小麥獲得高產的必要條件。從表2可以看出,施用鋅鉀尿素小麥畝穗數37.78萬穗/667m2,施用金鈦能小麥畝穗數38.63萬穗/667m2,穗數比對照田多出0.85萬穗/667m2,經方差分析,二者之間無差異。這與小麥的播種和分蘗有必然的關系,說明在播種的時候比較均勻。
2.3 不同肥料處理對小麥穗粒數的影響
穗粒數是小麥分化的重要指標,增加穗粒數也是增加產量的重要因素。從表3可以看出,施用鋅鉀尿素小麥穗粒數平均是39.16粒/穗,施用金鈦能小麥穗粒數是40.22粒/穗,二者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2.4 不同肥料處理對小麥千粒重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施用普通肥料鋅鉀尿素小麥千粒重為41.60g,施用金鈦能小麥千粒重42.66g,與對照相比,施用金鈦能肥料小麥的千粒重增加了1.06g,二者之間達到了顯著性差異。筆者認為,金鈦能肥料的控釋性效果較好,在土壤中留存時間較長,促進了中后期小麥籽粒的灌漿,提高了小麥粒重,提高了小麥產量。
3 討論與結論
緩控釋肥可以實現對養分釋放速度的有效控制,使其與作物的小麥生長達到同步,不但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使用量,保護土壤環境。于淑芳等研究表明,控釋肥處理小麥產量高于普通肥料處理,控釋肥明顯提高了肥料偏生產力,減少了氮肥在土壤中的殘留。王茹芳等研究表明,施用膠結型緩釋肥在小麥生長中后期土壤中積累的養分濃度高于等 N、P、K養分化肥處理,從而保證了小麥生長中后期對養分的大量需求。
本試驗研究表明,在小麥起身拔節期追施金鈦能控釋肥,小麥產量比施用普通肥料鋅鉀尿素有所提高,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處理和對照的畝穗數和穗粒數沒有差異,小麥千粒重比對照有所提高,筆者認為在小麥起身拔節期施用控釋肥,減緩了養分的釋放速率,能夠滿足小麥中后期對養分的需求,提高了灌漿質量,增加了粒重,提高了小麥產量。建議該種肥料在小麥等作物實施,在提高小麥產量的基礎上,減少因其他控釋因素造成的土壤環境污染。
作者簡介:宋康娟(1974-),大專學歷,1991年在高唐縣農業局參加工作。現為助理農藝師,長期從事農業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民,史衍璽,楊守祥,等.控釋和緩釋肥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化肥工業,2001(5):27-32.
[2] 王勇.緩釋尿素的開發現狀及展望[J].山西科技,2001(5):37-38.
[3] 張福鎖,崔振嶺,王激清,等.中國土壤和植物養分管理現狀與改進策略[J].植物學通報,2007(24):687-694.
[4] 王允青,郭熙盛.保護性耕作和施用控釋肥對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3):51-52.
[5] 王恩飛,崔智多.我國緩控釋肥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1):12762-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