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
“不日新者必日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驗表明,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鄉村振興要發展就必須要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強化簡明農業科技服務與推廣,注重引聚多方面的農業科技人才。
多措并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鄉村要振興科技必振興,農業要發展就必須要依靠科技進行賦能助力。因此要注重發揮科研院校、農業科技公司等對農業科技創新、引領的核心作用,注重讓農業科技專家從檢查、評審、申報等無關科研的事項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搞農業創新,多鼓勵他們出農業科技成果;要注重通過在鄉村振興一線建立農業專家、農業博士科技工作站等方式滿足農業科技人才科研需求,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換,讓農業科技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中體現價值。要加大對農村“土秀才”“田專家”等農業科技人才創新的鼓勵力度,除了資金獎勵支持繼續創新外,要注重幫助他們申請創新成果專利、建立創新成果品牌、加強創新成果保護等,還要注重給予他們精神獎勵,樹立典型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影響力,在一些方面給予政策優先等。
多方途徑開展簡明農業科技服務。農業科技創新必須要以農業技術的“需求性”為導向,農業專家進行農業科技創新時就必須要到鄉村振興的第一現場了解農民的農事需求、掌握農民的農事困惑、知道農民的農事期盼,有針對性、有的放矢地進行農業創新;要把握農業科學技術的“普適性”,在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和推廣時要注重對象的可接受度,所推廣的技術要與農民的認知水平相適應,要讓農民們一看就懂、容易上手、容易操作,能激起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看到農業科技創新的好處和紅利。同時要注重發動農業專家、農業科技特派員、農業產業發展帶頭人等黨員干部通過集中培訓、夜校、田間地頭教學等方式,將農業技術第一時間普及、推廣到農民的農事活動之中。
多種方法凝聚農業科技人才。凝聚農業科技人才要有針對性地引進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和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等;要注重打好“鄉土情結”的感情牌,要用好服務農村一線的“政策傾斜”優惠牌,通過市場甄別認定聘請、本土訂單式人才培養、高職院校農業人才廣泛引進、大膽提拔使用農業突出貢獻人才、加強農業人才流動交流促提升等方式,廣開言路、廣辟途徑聚天下農業人才而用之。要注重加強鄉村人才激勵機制的建立,對取得相應農業資格證人才、高學歷人才、行業領軍人才、院士專家、博士專家、農業科技工作站工作者等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補助及其他優惠政策,鼓勵有能力的農業工作者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民就業創業學技術,通過農業人才的支點撬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一池強大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