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元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發展,隨著“互聯網+”對教育的進一步深入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手段進入了我們的語文課堂。在我看來這不僅是教學技術手段的革新,更是一種教育思維方式的變革。我參與了我所在區域“互動教學”和“虛擬學校”兩個“互聯網+教育”項目的研究。隨著研究的不斷開展,我發現老師們正在依托信息技術手段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結構,關注學生的實際獲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我圍繞小學古詩文教學這樣一個小的專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一直存在一個痛點,就是學生普遍缺乏興趣。為了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將互動反饋技術引入古詩教學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
互動反饋系統,它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為基礎。在這樣的系統中,班上每位同學人手一個平板電腦來進行教學的互動與參與,通過接受系統和軟件,將參與教學的結果生成為即時的統計信息,最后通過投影顯示出來并將數據記錄到后臺。在課堂上使用互動反饋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互聯網+”環境下的古詩文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注重基于學情的真實的教學,注重課后延伸學習的反饋。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相互聯結、轉化。
課前階段,我會利用信息技術平臺進行學情分析,從分析結果確定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綜合教材文本內容和學情分析結果,進行教學設計。課中階段,我會創設學習情境,設計學生學習活動內容,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學習活動和技術支持,開展隨堂測試反饋,對知識的重難點巧妙突破。課后階段,又設計延伸學習的內容,設計反饋的教學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拓寬學生學習的外延,通過“互聯網+”這一優勢環境,使學生的學習無處不在,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成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