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化發展持續推進,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向城市看齊。作為支持經濟發展的重要系統,電網建設已經基本實現農村地區全覆蓋。由于受到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硬件設備和管理技術等因素的制約,農村供電所在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文章結合農村供電所的管理現狀,剖析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意見,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供電所;管理問題;應對對策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7-079-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7.039
電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對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配電網在我國的覆蓋率已經達到90%以上,特別是對于農村和偏遠地區來說,電網建設對其發展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作為供電企業在各鄉鎮設置的派出機構,供電所在鄉鎮供電服務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受到農村周圍環境、人員素養和其他因素的制約,農村供電所難以充分發揮其在電網管理中的真正價值。因此,農村供電所的管理人員應深入挖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整改,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1 農村供電所管理現狀
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不斷加速,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不斷提高,電網建設在農村的覆蓋率逐步擴大,很多偏遠地區都完成了電網的架設。由于人為、天氣、環境、農耕和管理技術的影響,農村地區頻頻發生觸電事故,不僅影響供電系統的正常運行,損害供電企業的經濟利益,而且嚴重威脅著居民的安全。因此,供電企業和管理人員應提高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逐步優化、改善管理中的問題,全面提升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一步提升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1]。
2 農村供電所管理問題分析
2.1 安全意識有待提升
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供電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鄉鎮供電員工工傷事故和觸電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居民和管理人員對供電安全的認識不夠深刻,安全意識淡薄——在家庭用電時,一旦發生線路故障,由于缺乏專業維修技術,在誤判故障原因和危險系數的情況下自行對電路進行維修;管理人員在開展相關線路維修工作時,不能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或未能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措施[2]。
2.2 環境因素有待優化
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地區的電力供應需求不斷增加,供電負荷也在迅猛提升,使得電力線路設備的承載壓力不斷增大。此種情況下,電網系統在運行中很容易產生熔絲熔斷、保護裝置自動斷開并中斷供電等現象,為供電所的日常管理增加了難度。由于資金限制,當前農村電網的改造并不徹底,仍有部分地區的電網沿用老舊設計,未能更換老化設備。相比城市的集中供電系統,鄉鎮的供電網絡比較分散,很多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傳遞有延遲。環境因素還包括自然的極端天氣,如何在諸多不利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加強供電所的管理,是對管理人員的嚴峻考驗[3]。
2.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有效的供電所管理應覆蓋供電所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包括供電所的綜合管理、安全管理、設備運行及巡視檢修管理、營銷管理和服務管理五個方面。供電公司應針對不同的工作環節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為農村供電所中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指導意見,還應建立一定的績效評價指標,對供電所的整體工作進行考評。但是,目前部分農村供電所在日常工作中實行粗放式管理,制約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相關管理制度還有待完善[4]。
由于國企內部環境的特殊性和穩定性,很多農村供電所內的管理人員逐漸喪失了工作熱情,部分農村供電所的第一責任人未能及時有效地落實最新方針和政策,部分領導工作敷衍,形式主義嚴重,或者不能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在落實相關方針和政策時出現了一定的“水土不服”。部分管理人員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經濟效益上,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以上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約了農村供電所的發展[5]。
2.4 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隨著電力行業的不斷發展,供電企業對農村供電所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但受到農村地區經濟條件、教育水平和服務理念的影響,很多供電所的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足,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態度欠缺熱情,一些農村供電所的工作人員雖然經驗豐富,但由于年齡較大,在供電企業大力推廣語音呼叫系統、MIS等先進技術時,對學習新技術的熱情不高,不利于提升服務質量。另外,供電所的薪資較為固定,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嚴重限制了農村供電所服務水平的提升[6]。
3 提升農村供電所管理水平的對策
3.1 強化安全意識
只有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各種安全事故。安全生產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不斷完善和建立農村安全管理體系,把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供電所應加強安全教育力度,完善內部安全管理條例,與員工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使農村電力安全管理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員化、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的格局,提高員工作業的安全水平。應建立個人工作日記制度,詳細記錄工作人員的線路維修等工作情況,加強工作人員對安全作業的重視程度。
同時,農村供電所應加強和地方社區的聯系,積極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活動,在收繳電費時為轄區居民普及安全用電操作,針對有高齡老人和幼齡兒童的家庭,提醒其注意用電安全,避難因操作不當或疏忽大意導致觸電事故。
3.2 加大資金投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是當前農村供電所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如果想從根本上提高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水平,勢必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新型電網系統,淘汰老舊設備,提升電網系統中的設備、線路抵抗自然及人為侵害的能力。同時,還應適當增加工作人員的數量,加強對供電網的檢修力度,預防因線路故障或用電負荷等因素影響區域內的正常用電[7]。
3.3 加強人才培養力度
人才是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改進農村供電所普遍存在的供電穩定性差、窗口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應加大人才隊伍培養力度。一方面,在上級單位的指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從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入手,積極開展企業技術人員專業培訓,幫助其了解并掌握新型設備的使用、安裝和檢修技術,實現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與設備升級同步進行,提高與崗位需求的匹配度,確保培訓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加強對窗口服務人員的培訓,邀請專家傳授經驗,并分批次派出優秀服務人員外出學習,全面提高窗口人員的服務水平。另外,供電所也應積極選聘年輕員工,為團隊注入新鮮血液。
3.4 建立獎懲機制
供電公司應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員工的危機意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供電服務窗口設置服務評價系統,不僅能夠暢通與用戶溝通的渠道,不斷完善自身工作體系,而且能夠對服務人員的工作進行客觀評價,促進其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農村供電所也可考慮建立淘汰制度,“淘汰”那些學習能力較弱、業務水平不過關、長期整改不到位的“僵化”員工,不斷優化農村供電所員工隊伍,順應不斷發展的管理需求[8]。
3.5 推行精細化管理
農村供電所應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實行片區責任制度,明確不同供電所的負責區域,明確不同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不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能立即確定負責人,有助于改變過去工作中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加強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員工的責任意識。
4 結語
電力資源作為當今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來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供電所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農民的生產生活。因此,要加強農村供電所的管理,深入分析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提升農村供電所管理水平,為農村穩定用電與農村供電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蘆勇.農村供電所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魅力中國,2019(23):369-370.
[2] 馬群.淺談新形勢下如何提升農村供電所管理[J].電子樂園,2019(18):346.
[3] 徐玲.鄉鎮供電所營銷管理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J].電子樂園,2019(25):384.
[4] 黃洪剛.關于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的探討[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7):176-177.
[5] 鄔宗成.新時期如何提升農村供電所管理[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22):199,201.
[6] 宋黎明.關于新形勢下如何提升農村供電所管理[J].國際公關,2019(12):226.
[7] 姜國民.供電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電子樂園,2019(19):447.
[8] 周興,許萬奎.鄉鎮供電所臺區線損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電管理,2019(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