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羌族特色村寨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色民族體育旅游資源,對這些資源進行開發能對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發展產生有效的促進作用。本文在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優勢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有效促進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發展路徑,旨在能通過資源的有效開發,提高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的整體效果。
羌族特色村寨民族體育文化發展時間較長,并且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色體育文化,具備良好的旅游開發前景,體育旅游經濟發展潛能較大。因此在羌族特色村寨發展過程中,可以對民族特色體育旅游資源進行挖掘,構建完善的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規劃體系,促進民族體育旅游產業化建設和發展,加快羌族特色旅游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
1 體育旅游
體育旅游是新型的旅游產品,就是體育項目與旅游經濟相結合的新經濟發展模式,是以欣賞、觀看和參與體育活動為主要目的的旅游游覽活動。民族體育旅游就是將民族體育文化和體育項目的開發作為基礎,構建的特色體育旅游發展規劃體系,民族體育旅游的開發注重民族體育文化資源的挖掘,關注參與者的旅游體驗,民族體育旅游的開發能帶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穩定、高效化發展。
2 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的優勢
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文化基礎等作為支撐,因此在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進行開發的過程中,要將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的特色優勢研究作為前提條件,為體育旅游的合理化發展奠定基礎。
2.1 民族特色體育文化豐富
羌族少數民族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加強對特色體育文化的重視,最終形成了豐富的民族特色體育文化體系,能為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合理化的支撐。對羌族村寨特色文化資源進行挖掘,能看出在羌族特色村寨的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民族特色體育文化元素,能為體育旅游資源的全面開發提供良好的支持,有助于促進地區區域旅游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如羌族特色村寨一般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遠地區,特色地理環境影響下羌族形成了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模式,主要有騎射、刷膠、跳盔甲、推桿、秋千、扭棍子、蛾捉(抱蛋)、薩朗(圓圈舞)等等,對這些特色的體育旅游文化資源進行開發,能豐富體育旅游的發展內涵,也能使體育旅游經濟體系的構建表現出一定的民族文化特點,能產生良好的旅游開發效果。
2.2 民族特色體育資源可開發性強
民族特色體育文化從民族傳統文化中衍生出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羌族特色村寨傳統民族體育文化進行分析,發現羌族的代表性體育項目可開發性強,具備良好的體育旅游發展前景。以推桿傳統體育項目為例,推桿一般是在羌族節日中進行的主要體育運動項目,從羌族危急時刻精壯戰士打敗戈基人的神話傳說中衍生出來,并且在羌族特色村寨流傳相對較為廣泛。在發展那體育旅游經濟的過程中,對推桿民族特色體育項目進行開發,能看出推桿的操作較為簡單,學習難度低,體驗性強,將其作為旅游項目,能提高體育旅游對受眾的吸引力,還能促進前羌族神話傳說以及特色文化的傳播,有助于增強羌族特色旅游經濟開發的綜合效果。
2.3 羌族特色村寨自然人文景觀豐富
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支撐,對羌族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生態建設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羌族特色村寨自然生態景觀相對較為豐富,旅游開發前景好,并且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羌族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具備多種可開發的資源,如泰山石敢當、寨門暗道、古羌歷史博物館以及薩朗歌舞廣場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能為體育旅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有助于促進特色體育旅游發展規劃體系的構建,從而增強羌族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開發優勢,切實對體育旅游的發展成效進行系統的優化。
3 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發展路徑
羌族地區的特色村寨體育文化資源相對較為豐富,具有良好的體育旅游發展前景,因此結合新時代背景,要積極制定與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情況相契合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帶動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穩定、高效化發展。下面就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建設發展路徑進行細化的分析:
3.1 發揮民族文化優勢,打造文化新亮點
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將特色羌族體育文化的挖掘作為基礎,只有能把握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文化的基本內涵,并以此為基礎積極探索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措施,才能逐步構建體育文化發展的新亮點,在發展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經濟的過程中探尋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發展效能。因此在實際促進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要將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文化資源的挖掘作為基礎性的工作,積極推進將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文化作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帶建設,把握特色村寨體育文化的優勢,構建能對游客產生較強吸引力的體育旅游發展模式,從而形成新興體育旅游經濟建設發展的新亮點,輔助全新產業規劃發展體系的構建,切實推動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開發和建設能取得顯著的成果。
3.2 整合民族體育資源,完善旅游規劃
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發展需要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資源作為支撐,因此在構建特色體育旅游發展規劃體系的過程中,要依托旅游發展需求,促進特色旅游村寨的建設,從而加快文化旅游、村寨旅游的發展進程。在實際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進行建設和開發的過程中,要重點對旅游紀念品和農產品進行設計和規劃,結合羌族特色村寨在民族建筑、歷史文化特點、婚俗文化情況、飲食文化情況的特殊性,對傳統羌族村寨體育旅游資源進行挖掘,構建以體育旅游與度假為核心的旅游發展規劃體系。在此基礎上,對羌族特色村寨特色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從宗教、農事、慶賀、社交、祭祀等多種民俗文化活動中探尋傳統體育運動內容的開發,使體育旅游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旅游產業的規劃更加契合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品牌建設發展需求,能將休閑健身作為宗旨促進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實現良好發展的目標。如此就能通過資源的整合和完善旅游發展規劃體系的構建,使羌族特色村寨在發展體育旅游的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
3.3 構建精品旅游路線,落實多樣化開發
在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進行開發的過程中,為了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使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經濟建設過程中創造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可以嘗試結合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整合,構建精品旅游規劃路線,為民族旅游實現多元化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資源整合的基本情況,積極探索“古羌之旅”精品旅游路線,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對羌族文化旅游帶進行開發和設計,從而將“古羌之旅”作為重要的切入點,對旅游路線進行設計和開發,從而使新旅游路線的構建能產生對游客的較強吸引力,能在良好品牌效應的作用下促進體育旅游經濟的穩定發展。在此過程中,對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和利用,能將羌族特色體育文化建設成為民族體育文化的生態長廊,不僅可以對羌族旅游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還能加快羌族旅游發展的多樣化進程,從而提高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的綜合影響力,保障能真正做到體育歷史文化與羌族特色旅游資源的融合,在和諧推進中尋求創新發展路徑,使羌族體育旅游文化的發展能展現出特殊的文化價值和魅力,帶動羌族特色村寨經濟實現穩定、高效化發展的目標。
3.4 構建生態網絡,踐行生態體育旅游理念
羌族特色村寨一般處于山區河谷地帶,自然環境相對較好,自然旅游資源豐富,再加上羌族少數民族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色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使羌族地區具備良好的旅游開發發展前景。而新時期在探索羌族特色村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自然資源的開發作為基礎,將村寨特色體育旅游文化資源的建設作為主要的方向,從而豐富體育旅游的發展內涵,使羌族村寨能成為體育旅游開發的新亮點。
以桃砰羌族村寨體育旅游的發展為例,在村寨建設過程中,為了能促進體育旅游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就可以羌族特色村寨周圍環山和河流環繞的框架作為基礎,從生態旅游框架的建設角度嘗試探索了完善生態網絡體系的構建,確保能在旅游經濟規劃中促進生態旅游理念的踐行,突出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的長效性和穩定性,全面提高體育旅游發展規劃效果,為羌族地區村寨經濟的發展和旅游發展規劃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的支持,切實優化少主民族地區特色村寨旅游開發整體效果,加快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進程。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區域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民族特色旅游開發成為旅游經濟建設的主要方向。因此羌族特色村寨發展過程中,可以對特色民族體育文化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積極探索民族特色旅游經濟的發展規劃體系,借助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帶動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民族特色體育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從而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為更好的推進羌族特色文化保護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促使使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發展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
本文系羌族廳級課題《鄉村振興戰略下羌族特色村寨體育旅游精準發展研究》編號:2020PTJS08003。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