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國

工作中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擔當,履職盡責,在本職崗位上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也有少數同志不是那么自覺,碰到任務喜歡躲,見到工作總是推,對此,廣大群眾十分反感。
分析一下工作推諉的原因:一是能力弱而推。某項工作因能力問題“拿不起”,只能用“推”去“放得下”。二是怕吃苦而推。工作中肯定會流汗流淚甚至流血,于是便有人見到工作就害怕,碰到難題就退縮。三是少擔當而推。害怕工作中出現失誤被追責,便以“推”來逃避。四是失大局而推。利己主義和本位主義嚴重,站在小集團利益考慮問題,將部門掛邊的工作推給他人。上述無論什么原因“推”,推掉的是境界,失去的是機遇,降低的是效率,敗壞的是形象。這種工作推諉,是一種嚴重的失職,反映出職業道德的缺失,更是一種另類的“腐敗”。
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工作推諉或因“部門職權交叉”“部門間職責模糊”而變得冠冕堂皇,或因“請示報告”“上會研究”推給了上級,或因“主體責任”“層層簽訂責任狀”而推給了下級……讓工作推諉有了許多借口,變得見怪不怪。
對工作推諉這種腐敗要敢于“亮劍”。強化職能使命教育,在部門內形成“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氛圍;結合“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等專項行動、黨史學習教育中“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工作推諉的表現羅列出來,逐條制定整改措施,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落實;以細求實,分解任務、部署工作,將工作內容細化、具體化,讓想“推”的推不掉;高揚問責之“劍”,對不擔責、不負責、不作為者,該處理的處理,該問責的問責,并形成長效治理機制,久久為功,露頭就打,常抓不懈,看誰還敢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和飯碗開玩笑?
當然,結合體制編制調整,科學嚴謹地制定“三定”,厘清工作責任,讓喜歡工作推諉的人無“空子”可鉆,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