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凌
6月29日上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張桂梅等29名同志頒授“七一勛章”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受到表彰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就是各條戰線黨員中的杰出代表。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我們致敬“七一勛章”獲得者,更要以實際行動向他們學習,無愧中國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致敬“七一勛章”,要有戰勝艱難困苦、櫛風沐雨的意志和勇氣。磨難使人堅強,困苦使人堅韌,意志使人執著??嚯y是一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砥礪人前行的力量。面對苦難,我們應該怎么做,從張桂梅校長身上我們找到了答案。學習張桂梅,就是通過對她苦難經歷的了解,從中感悟她身上那種不向一切困難低頭,而是戰勝苦難,頑強地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抗擊苦難的精神。張桂梅在代表獲頒“七一勛章”的同志發言時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此言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學習張桂梅,就要在平凡的崗位上頑強拼搏,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不平凡的業績,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實踐推向前進。
致敬“七一勛章”,要有大格局大擔當、忠誠履職的境界和情懷。人有胸襟才有格局,人有信念才有擔當,人有擔當才有責任,人有境界才有情懷。大的追求,大的愿望,就會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視野、大的格局。站在高處,才能看得遠;俯下身來,才能愛蒼生。我們從張桂梅校長身上,看到的是大胸襟、大氣度、大境界、大格局和大慈悲。沒有大慈悲,哪有她悲天憫人的捐助、跋山涉水的家訪?沒有大格局,哪來的力量用五年的時間集資辦學而且要實現“必須讓學生全部考上大學,而且要爭取考上雙一流大學”的高遠目標?“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瞰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边@是何等的境界、情懷、氣度和豪邁!學習張桂梅,就要把許黨報國、履職盡責作為人生目標,不畏艱險、苦干實干、不屈不撓,充分展示共產黨人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
致敬“七一勛章”,要有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張桂梅校長身患多病,行走困難,但疾病沒有將她擊倒,沒有阻止她每天早上5點就準時起床,第一個出現在校園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課的腳步;沒有摧毀她寒暑假歷盡艱辛家訪的行動。她累計到過1550多名學生家里進行家訪,正是她的家訪和資助,讓大山里想要輟學的女孩兒重新回到學校讀書,從而改寫了她們的人生。在張桂梅校長眼里,看到的不是多年辛苦操勞的成就,而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欣慰,她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信仰譜寫了貧困山區女子教育的華章,實踐著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這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拼搏精神,是令人擊節贊嘆的奉獻精神,更是令人淚目的職業操守和高尚品德。學習張桂梅,就是要保持共產黨人拼搏奉獻、廉潔奉公、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涵養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克己奉公、以儉修身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七一勛章”是黨內至高榮譽。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張桂梅等29人為榜樣,讓“七一勛章”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動力和工作動力,成為自己心中的一盞明燈,照亮自己前行的腳步和人生的旅程。向英雄學習,致敬“七一勛章”,就要牢記黨的性質宗旨,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不懈奮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