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1997年12月15日,時任青海省委黨校秘書長的王志峰接任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秘書長一職。隨著工作的調整,他先后當選為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兼任會刊《延風》主編4年多。2017年7月,根據中組部有關文件規定,他離開理事會,轉任辦公室副主任、主任。24年過去了,不管職務發生什么變動,他弘揚延安精神的勁頭絲毫未減,工作從未松懈,在每個工作崗位都有建樹,為弘揚延安精神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紅色基因和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和優良作風,時刻鼓舞和激勵王志峰在弘延路上不斷前行。
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王志峰積極參與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和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組織的研討活動,撰寫發表了《延安精神的基本特點與21世紀中國發展》《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等一系列文章,分別被省內外有關組織收入研討會論文集或在報刊發表。多年來,在他的倡議與積極參與下,陸續編寫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宣傳提綱》和《十八大以來黨的作風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等,其中《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延安精神》和《延安精神宣傳提綱》成為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學習、宣傳延安精神的基本文件; 2018年,根據他的提議,延安精神研究會啟動了《陜甘革命根據地大事記》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編撰工作近3萬字。
王志峰積極參加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組織的赴延安、井岡山等革命圣地的參觀學習活動,認真撰寫學習考察報告,就實際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2006年,他撰寫的《赴延安參觀學習報告》,得到時任省委書記趙樂際同志、副書記駱惠寧同志的肯定和批示。2009年,他撰寫的《赴井岡山等地學習考察報告》,得到時任省委書記強衛同志的批示:“這個考察報告寫得很好,可以印發供各級領導干部學習”。根據批示,省委辦公廳在主辦的《青辦通報》第62期上將考察報告全文登載。2014年,他撰寫了《關于我省旅游宣傳的幾點建議》,其中反映了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的領導同志對青海馬步芳公館解說詞的批評意見,得到了時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西明同志的批示,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王志峰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摸索,開發形成了關于延安精神的系列課程和講座。2010年,根據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和省委黨校達成的延安精神進黨校協議,王志峰承擔了在省委黨校主體班次講授延安精神的任務。他認真備課,開發出了“延安精神與黨性修養”“那一代人的黨性”等課程,獲得廣大學員的好評。他多次應邀為州縣黨校、省團校、省屬廳局、省州縣黨委中心組講課,先后開發出了“延安時代與延安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傳承艱苦奮斗傳統”“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展”“延安精神與新時代”和“延安整風運動的啟示”等延安精神系列課程,哪里需要就到那里講,社區、機關、學校、企業都是他的講堂。
改革開放以來,青海省委對研究宣傳青海艱苦奮斗傳統工作十分重視,多次發起關于新青海精神的討論。作為內地干部支援青海建設的“第二代”,王志峰對青海懷有深厚的感情,他積極參與關于新青海精神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一些初步成果。
在青海建政、改革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艱苦奮斗精神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在王志峰的倡議下,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啟動了《延安精神在青海》一書的編寫工作,列舉和論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青海大地產生的八種艱苦奮斗精神。這項工作在全省多個單位的參與下,2011年得以完成,舉行了首發式。2014年6月,王志峰代表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參加了中共門源縣委召開的“尕布龍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座談會,深情回憶了曾任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的尕布龍的感人事跡,總結了尕布龍精神形成的階段和特點;11月,王志峰應邀參加了省委宣傳部召開的新青海精神座談會,就新青海精神談了自己的認識,提出了相關建議14條;2016年3月,王志峰參加了青海省軍區召開的“弘揚老高原精神座談會”,在發言中談了對“老高原精神”的認識,提出了弘揚老高原精神的建議;2017年,他在省人民銀行講授了《紅軍長征和西路軍》,總結出了西路軍精神的八個方面內容;近幾年來,王志峰根據自己多年的思考,形成了“青海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發揚延安艱苦奮斗精神的富礦,應當深入挖掘,形成系列成果”的觀點,得到了許多同志的認同。
王志峰是延安精神堅定不移的弘揚人。24年前他選擇了弘揚延安精神的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堅守不輟。他讓許多人明白一個道理:人有多重價值,更需要多重開發;更讓我們堅信,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執著進取,攀越信念高地,永葆精神世界的高度。
在研究、宣傳延安精神的同時,王志峰作為多年的秘書長,承擔了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長期的大量事務性工作和文秘工作。他和同志們一道,先后籌辦了第二、三、四、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和第十四次西北五省區延安精神研究會聯席會議,籌辦了全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第一至六屆聯席會議。在籌備會議的關鍵時刻,為了保證會議文件的按期完成和會議各個環節不出問題,不得不擠占休息時間超負荷工作,所幸未出現過大的工作失誤。
王志峰不僅在口頭上宣傳延安精神,而且在行動上關注民生,聯系群眾,自覺以延安精神指導行動,幫助群眾辦實事。2008年,承包西寧市火燒溝荒山綠化項目的青海綠通公司在經營方面遇到困難,時任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的馬萬里帶領領導班子成員到現場調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王志峰與辦公室同志積極落實這些建議,主動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尋求支持,取得了積極成效。2013年,西寧市文峰庭翠小區殘疾居民在物業管理方面遇到一些難題,王志峰提議由省、市延研會組成聯合調研組,他和大家兩次深入殘疾人居民家中和小區物業開展調研,并撰寫了調研報告,通過西寧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向有關部門反映訴求,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使得部分問題得以及時解決,受到了小區殘疾居民的好評。2016年,根據青海省社科聯的決定,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將青海西路軍后代聯誼會列為聯系單位。青海西路軍后代聯誼會成員大多為回族和撒拉族,家境比較困難。王志峰與辦公室同志積極為聯誼會提供支持,幫助他們開設了西路軍歷史講座,開展了吊唁西路軍先烈活動,多次參與為他們捐贈物資發放活動,幫助他們向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西路軍工作委員會反映困難,尋求支持,拉近了青海西路軍后代聯誼會和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的情感距離。
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成立28年來,曾獲國家民政部“先進社團”和省民政廳“先進社會組織”光榮稱號,這是歷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會員齊心協力、團結奮斗的結果,其中也凝結著王志峰的一份付出。會員們紛紛贊揚他是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的一頭“老黃牛” 。
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在展望未來時,王志峰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弘揚延安精神創造了歷史性機遇和平臺,要做的工作很多,他甘愿一如既往地走好未來的弘延路,為弘揚延安精神繼續發出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