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高產種植技術1.1選種
玉米品種繁多,質量不同,而種植戶甄別玉米品種的能力有限,所以建議到正規部門選購經國家和省份審定通過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選種時,也要綜合考慮地域自然環境等因素,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例如在吉林省選種時,需選擇抗倒伏能力較強的種子。合理且科學的選擇優質玉米品種,能有效保障玉米產量和質量。
1.2播種
在播種時,要注意考慮當地氣溫、地理位置及降水量等。以吉林省為例,玉米適宜播種時間為4月下旬~5月初。玉米適合生長于溫度和濕度都相對較好的環境中,而玉米種子發芽最合適的溫度為30~34℃。播種時,要掌控好播種深度和株距。在土壤墑情良好的情況下,深度以3~5cm為宜。粘濕土壤深度控制在3~4 cm為宜,而沙性土壤深度以4~5 cm為宜。株距以30 cm左右為宜,確保每一株玉米都能獲得充足的陽光和水分。
1.3水肥管理
肥料是玉米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能有效穩定地力、保障糧食穩產、增產。但廣大種植戶受農業技術欠缺和栽培習慣影響,在種植過程中,對肥量控制仍把握不準。一般優質農肥施用量為25~30 m3/hm2,氮肥施用量為220~260 kg/hm2,磷肥施用量為80~120 kg/hm2,鉀肥施用量為60~100 kg/hm2,1/4的氮肥和全部磷肥及鉀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
由于玉米拔節期、開花期、灌漿期基本都在高溫時節,需在施肥的同時做好灌溉作業,可根據玉米需求量與當地氣候水文條件等方面因素綜合考量,防止過澇或過旱影響玉米產量。
1.4田間管理
出苗后,在幼苗3葉期要間苗,4~5葉期開始定苗。若出現缺苗,要及時補苗,確保秧苗成活率。玉米種植密度要根據品種、土地狀況及自然氣候條件科學計算,在吉林省,大部分地區的玉米種植密度為6.0萬~7.5萬株/hm2。在肥力偏高、秧苗密度偏低的田塊,易發生分蘗及一株多穗的現象,應及時掰除,以減少養分消耗。另外,要注意除草,在玉米播種后、土壤較濕潤時,將莠去津類膠懸劑和乙草胺乳油(或異丙甲草胺)加水混合,對土壤進行噴灑。
2病蟲害防治措施
2.1病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是東北地區較為常見的玉米病害。玉米葉片、葉鞘及果穗都會受到玉米大斑病為害。選用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可起到提前預防的作用。在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深耕,然后高溫漚肥,可有效減少發病初期的菌量。如想快速且高效的防治,可噴灑藥劑來控制不同生長階段的病害。(1)18.7%丙環.嘧菌酯,每公頃750~1 050 mL兌水噴霧;(2)25%吡唑醚菌酯,每公頃600~750 mL兌水噴霧;(3)50%的退菌特800~1 000倍液;藥劑使用量為750~1 050 kg/hm2。在發病初期,每間隔5~7 d噴灑1次,一共需噴灑2~3次;在發病期前,則每間隔3~4 d噴灑1次。
2.2蟲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蟲害主要有紅蜘蛛、玉米螟蟲、玉米蚜蟲等。紅蜘蛛附著于玉米葉片上,吸食葉片及莖桿的汁液,進而影響植株發育,在出現斑點后,導致植株死亡。玉米螟幼蟲啃食葉片,入冬后,幼蟲會鉆進莖桿越冬;氣候轉暖后,幼蟲則轉化為成蟲。紅蜘蛛的天敵是中華草蛉和食螨瓢蟲,玉米螟的天敵則為赤眼蜂。利用害蟲天敵來防治蟲害,既不破壞生態環境,又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在玉米不同的生長階段,蟲害種類也不同。在初期,可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中期蟲害較為嚴重,可采用多種藥劑聯合噴灑。在制配藥劑時需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農業農村局王西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