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質檢成果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樣品質量,因此樣品管理是整個水產品質檢實驗室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并對后續各項工作的開展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文將結合水產品質檢實驗室樣品管理流程對優化樣品管理工作展開論述,以期對相關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樣品管理貫穿于實驗檢測的整個過程,是整個水產品質檢實驗室工作最為緊要的節點,關系到樣品的真實性、可靠性,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并將間接作用于后續工作方案的制定與開展[1]。因此,優化水產品質檢實驗室樣品管理工作勢在必行,流程管理又是整個優化行動的關鍵所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與樣品管理的關聯性更強,并逐步對優化樣品管理起到了更加積極的影響。
1管理對象特點
工作優化必須要對管理對象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因此,本文將從水產品質檢實驗室樣品的特性展開分析。第一是品類眾多,分類復雜。水產品質檢實驗室的樣品涵蓋了絕大部分的水產品種,包括魚蝦、貝藻等各種生物類型,對于養殖類與野生類也要區分對待,大多數情況下還會根據任務類型不同而對樣品做不同的分類[2]。第二是用途不同,方式不同。水產品樣品經過一定的處理進入實驗室后,會根據后期用途的不同作出不同的處理,每種分類都需要留存2份以上的樣品,根據后期處理方式不同,其儲存場地與留存形式也會有所不同。第三是性狀明顯變化,水產品樣本往往會以整體形式進入實驗室,為了方便數據檢測,在經過一系列加工后,樣品基本會成為肉糜形態,性狀會發生重大變化。
2樣品管理基本要求
2.1明確樣品管理流程
水產樣品在整個保管過程中不能受到污染,否則會嚴重影響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使整個質檢實驗功虧一簣。因此一個規范、嚴謹、科學的樣品管理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必須要以文字形式加以確認,對每一個流程作出嚴格規定,工作流程必須要長期保持,不可隨意變更,但是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水產樣品的特殊性對管理流程作出及時的、科學的調整。整個樣品管理流程需要完整、高效,應該從接收開始,涉及到編號、保存、轉送、處理等各個環節,并要求每個人員熟知全流程。
2.2規范樣品的編制規則
當水產樣品變成肉糜形式進入實驗室時,樣品的標簽將是其最主要的識別手段,因此一定要對樣品標簽的編制規則作出細致明確的規定,首先,標簽一定要牢固有效,可以長期保存,根據存儲環境、存儲條件等設置不同形式、材質的標簽;其次,一定要注明樣品在實驗中需要區別對待的各項特征,方便尋找;再次,要將編制規則進行統一規范,防止出現編號重復、混亂等問題。
3管理流程環節分析
3.1樣品的接收入庫
樣品接收是樣品管理工作的起點,將決定整個后續流程的有效性。因此,樣品接收工作責任重大,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送到的樣品,必須由專職的管理員負責接收,管理員應當具備一定的判斷水平,能夠在接收前根據樣品狀態對其是否適宜進行檢測作出基本判斷,及時對樣品作出接收或退回重新提交的決定,對樣品進行第一輪的梳理清點后,填寫記錄表,收存入庫[3]。
3.2樣品的標簽管理
樣品的標簽將是樣品在實驗室中存在的身份識別代碼,因此樣品標簽一定要按照固定的編制規則,規范編寫,防止重復、混亂,以免影響實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樣品標簽號碼一定要根據實驗室整體的統一規則編制,應當至少加入字母與數字的組合式編制規則,確定類別、年份等基本信息,并包括項目、狀態等情況。樣品的標簽還需要長久保存、易于辨認,方便樣品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轉送。樣品標簽管理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加以強化,將樣品標簽的編制規則輸入到系統內,由系統自動生產標簽號碼,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標簽重復的可能。另外,通過數字化管理,還可方便樣品的調取與查找,提升水產品質檢實驗的整體效率。
3.3樣品的流通轉送
水產樣品需要進行一定的預處理,然后才能進入到實驗室中,在實驗室中又會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出現各種不同狀態,大致可分為檢樣、留樣、備樣等幾種不同的形式,樣品管理員在制作樣品的過程中,就需要做好區別處理,并按照要求分區域做好存儲,在需要調用相應狀態的樣品時,一定要由樣品管理員確認,并做好記錄,防止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丟失、混用、調用的問題[4]。樣品一旦進入到各自的存儲區域內,應該對相應區域樣品的調用作出有效的規定,確定固定的人員對各自區域的存放樣品調用做好記錄,建立起調取、使用臺賬,禁止讓整個樣品的流轉在無序的狀態下進行。
3.4樣品的規范存儲
樣品必要儲存在特定的樣品室內,樣品室的管理一定要規范、嚴謹,必須保證室內環境符合存放樣品的儲存要求。樣品一經放置就需要盡量固定,不得隨意移動,并做好記錄與標識放置,方便后期實驗調取相應的樣品[5]。由于水產品樣品保存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實驗室一定要保證專人對樣品室的日常管理與監察,發現異常問題及時處置解決。樣品管理存儲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樣品的有效性,因此,在樣品存儲環節引入科技手段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實現對溫度的實時監控與及時預警。
3.5樣品的后期處置
樣品的處置應該遵循相應的規則與流程,并根據不同的處置原因、方式等因素設置不同的處置審批流程,提高樣品處理工作的效率。在對已經完成全部檢測過程,已無重新檢測可能的,可以由樣品管理員及時按規定在固定的區域完成清理;存在超過保存期限,依然沒有開始檢測或檢測中止等特殊情況的樣品,樣品管理員不得自行處置,但必須及時核查清算,將處理意見報實驗室相關負責人批準后,再行處理[6]。針對部分具有毒性、致病性等特殊性狀的樣品,還可以請專職人員做相應的處理。樣品的處理處置一定要做到有據可查,不能簡單的由樣品管理員獨立處理,要設置流動的監督員對處置過程進行全程監管,確保實驗室樣品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參考文獻
[1]宋瑞,趙義良,李云.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樣品管理[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514(10):34-35.
[2]陳珊珊,林麗.淺談實驗室樣品管理過程控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23):17-22.
[3]蘇維華,盧先勇,林磊,等.如何有效控制水產品中無機砷的檢測方法[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9,27(2):27-28,49.
[4]吳冬梅,翟羽佳,周芳,等.實驗室管理軟件在農產品檢測中心的運用探究[J].南方農業,2019,13(27):191-193.
[5]何依娜,郭遠明,張小軍,等.水產品質檢實驗室樣品管理流程優化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8(12):253-255.
[6]謝慶超,張紅敏,劉海泉,等.幾種常見生食水產品中生物危害與化學危害測定分析[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20,10(1):54-6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