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為害等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農作物減產,降低農產品質量。實施綠色防控是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的具體措施,也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途徑。甘肅省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育區域優勢主導產業、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目標,推進了綠色防控和標準化產業的實施。
1綠色防控技術概述
綠色防控主要是利用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采用有益生物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以生物基礎產品的形式來達到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最終效果。綠色防控技術雖然具有新型性和環保性,但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因此需重點關注綠色防控技術,提高防控技術水平。綠色防控技術方法較多,并且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并且也能取得了良好的綜合效益。該技術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更好地維護生態平衡,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促進了農產品質量的提升[1]。
在構建綠色防控和標準農業生產體系時,首先需遵循結構簡單、輕便的原則,簡化農業生產流程;其次要遵循規范化、標準化原則,提高綠色防控技術規范化管理水平,避免生產資源浪費,以最小的經濟投入產出最佳的防控效果。
2現階段基層綠色防控和標準化實施存在的問題
2.1資金保障不足
在現階段基層農業生產當中,因為受到資金的影響,很容易影響生產經營的規模。對于綠色防控和標準化建設來說,主要是依靠項目推動來實現的,但是整體的重治輕防的局面難以突破,影響了其進一步發展。
2.2現有技術不成熟
在現有的基層農業生產技術中,關鍵的實用性技術較少,防控體系及產品功能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實際農業生產的需求。綠色防控技術相較于傳統的防治技術成本更高,操作起來比較繁瑣,容易導致技術推廣后期缺乏后勁。
2.3技術推廣困難
當前基層綠色防控推廣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保障措施難以到位,基礎設施和技術推廣人員不足。現階段,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比例不高,再加上推廣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影響綠色防控技術的大規模推廣。
2.4農戶自身素質較低
廣大農戶因受到自身素質和知識水平的影響,過多地依賴農藥,再加上基層農戶的病蟲害防控意識較差,綠色防控技術的水平較低,影響到了新型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2.5監測預警有待加強
現有的基層應急防控體系還不夠完善,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網絡覆蓋面有限,專業技術力量不足,并且監測不夠全面,都會影響到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控。
3基層綠色防控與標準化實施對策
3.1加強組織領導與保障
甘肅省渝中縣構建起專業的領導小組,通過自身技術優勢形成了一個涵蓋植保、土肥、栽培、設施園藝多專業的組織機構,實行部門負責制,保證部門之間的分工明確和相互協作,有效監管和檢測農產品質量安全,進一步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通過農業科技入戶、掛縣強農富民工程等途徑,重點關注地方種植產業特色,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更好地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2]。
3.2加強財政資金扶持
甘肅省渝中縣積極安排專項資金,將其應用在“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獎勵補貼中,同時要做好對綠色食品企業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補貼,促進“范得珍”牌蔬菜、“萬選”草莓等一批綠色食品的發展,鼓勵“鹽溢香”牌大米、“桃醉灣”黃金蜜桃等通過有機產品認證來提高基層農產品質量[3]。
3.3加快集成技術的研發
要將綠色防控需求作為基礎,積極圍繞此項內容來實現對農科教和產學研的結合,進一步提高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生態控制技術水平,進而更好地提升農產品質量。另外還要研究不同生態環境和區域的農業生產技術模式,讓綠色防控技術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農作物生長,逐漸形成一個規范化、標準化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3.4創新綠色防控科學技術
創新是推動綠色防控技術不斷轉型升級的重要前提,相關部門需對農作物綠色防控和標準化管理進行重視,積極地做好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結合信息化技術和生物技術,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智能化、專業化和綠色化發展,促進基層綠色防控和標準化建設。
3.5強化農民教育培訓
重視對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將政府作為主導,讓多元的力量可以參與到其中,從而實現對綠色防控技術的高效推廣應用。從基層入手,創新不同類型的農業人才培養渠道。采用分層、分類和分級的方式來為廣大農民提供教育培訓機會,不僅要突出對重點人群的專項培養,還要兼顧到廣大普通農民群眾的生產需求,全面提升農民素質[4]。
3.6完善監測預警網絡
要將現有的三級農作物病蟲預警中心作為基礎,通過增點、擴面的方式來完善區域應急防控體系,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監測預警力度,拓展病蟲害監測覆蓋率面,實現對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的全覆蓋。要注意將監測預警與生態治理結合在一起,在農作物病蟲害滋生的地區做好作物改種和植被改造等工作,積極做好環境整治管理工作,通過改變種植結構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擴散和爆發。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甘肅省農產品質量,需構建長效的監管質量保障體系,通過標準化生產和全程質量控制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在推廣應用綠色防控產品時,選用生物農藥和植保機械,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和用量,改善土壤、水體等生產環境,對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農產品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蘇秋芳.蔬菜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和發展[J].農業工程,2020(5):104-107.
[2]周道,張亞斌.基于綠色防控的中國農產品貿易可持續發展[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67-73.
[3]程玲娟,孫學磊,郭雪潔,等.加強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助力推進農產品品牌創建[J].中國植保導刊,2020(10):102-105.
[4]張海珍.加強病蟲綠色防控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科技通訊,2016(5):139-141.
【1甘肅省榆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李錦成,金軍民,祁麗萍,劉殊彤(通訊作者);2甘肅省榆中縣高崖鎮農業辦公室候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