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近年來由各種因素導致的火災事故頻發,嚴重影響了森林資源的穩定和安全。面對森林防火這一問題,在開展人工育林的過程中,應用先進合理的營林技術可發揮明顯的效果,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林業資源的發展。目前,中國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極為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金。因此,應積極應用先進的營林技術和森林火災預防措施,避免出現嚴重的火災事故,促進中國林業資源的持續發展。
1森林防火現狀及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1.1森林防火形勢嚴峻
林木生長存在樹葉凋零現象,當森林中出現大面積落葉堆積的情況時通常就進入了森林防火期。枯枝落葉屬于易燃品,燃點較低,由于森林面積較廣,無法完全依靠人工清除落葉,給森林防火帶來極大的難度。例如煙頭溫度在200~800℃,在氣候干燥的季節一支煙頭就能引發嚴重的森林火災事故,林區因雷擊樹木引發火災也時有發生。由于森林的特殊性,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整片森林都會受到安全威脅。除了自然因素外,人類活動已經成為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部分地區民眾的防火意識薄弱,不能嚴格約束自身行為,在防火期內進入林區時攜帶火種、隨意燒荒、燃放爆竹煙花、隨意玩火,引發森林火災。這些行為給森林防火帶來較大的困難,使得中國森林安全形勢比較嚴峻。
1.2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近年來,由于森林資源的安全影響了中國的生態文明和經濟建設,同時和環境保護也息息相關,中國對森林安全十分重視。一旦發生森林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在撲滅森林火災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型森林火災導致的人員傷亡更為慘重。人為因素引發火災不僅對森林資源造成了破壞,同時還觸犯了國家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嚴懲。因此,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和減少經濟損失,需要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大力開展防火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強林區監管和巡視,將火災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
2森林防火的管理思考
根據相關部門報告顯示,大多數森林火災都與人為因素有關,雷擊和自然現象引發的火災的情況較少。對此,如何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森林火災發生概率成為關鍵問題。
3營林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具體應用
3.1前期防火
3.1.1預防性工作
林業部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需要充分應用營林技術的防火效果,在每個階段工作中做好防火工作。在前期防火工作中,因不同林區環境存在一定差異,需深入了解林區重點防火區域的實際情況,深入調查并掌握可能引發森林火災的具體原因,對相關信息進行采集并分析,保證后期防火工作的科學性。在開展森林防火工作的過程中,結合林區地形特點,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設防火通道的最佳區間,確保防火通道覆蓋整個林區,并結合林區的實際狀況合理規劃防火通道的寬度和長度。
3.1.2合理種植不易燃植物
在特定時期內氣候是導致植物可燃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有效改善林區防火工作的現狀,不能只考慮人為因素,還需培育合理的植物。松樹脫落的松針含油量高,干燥且堆積較厚時易于燃燒,柳樹和楊樹的落葉及絮狀物也同樣易于燃燒,因此,對這些植物的生長環境應合理改善,選擇耐火植物在樹下種植,具有隔絕效果。耐火植物可選擇延胡索、五福花、草玉梅、冰里花,這些植物樹皮厚,根系比較發達,繁殖力強且不易燃。另外,還可選擇含油量低、纖維較少、以葉子為主的難燃植物。在適宜生長的地區種植木荷,木荷含水量超過40%,木質堅硬,發生火災時能夠釋放水分降溫,外殼堅硬難于烤焦,即便大火將其燒死,來年還有可能重新發芽生葉,有利于森林系統的災后恢復。
3.1.3排除林區易燃物品
在林區預防火災事故,需在林區徹底排查易燃易爆物品。森林一般的易燃物主要為枯枝和干草、隨意丟棄的爛紙、塑料袋、塑料瓶,這些易燃品在一定條件下都有可能引發森林火災。煙花爆竹及酒精類飲品也有可能導致嚴重的火災事故,對此類物品應仔細排查,有效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
3.1.4清理林區雜草
在應用現代營林技術開展防火的過程中,需清理林區內的雜草,這些雜草不僅對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還會間接引發森林火災事故。所以,林業人員必須適時清理雜草,預防火災事故。現階段,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雜草清理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從保持生態環境平衡的目的出發,噴灑農藥的傳統除草方法逐漸被取代,可采用人工方式或割灌機設備清除雜草。
3.2中期防火
3.2.1保護幼苗
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需要對栽種的幼苗加強管理與保護。這是因為樹木的幼苗枝丫還處于纖細狀態,一旦遇到火災事故,會對其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需要對幼苗加強養護管理,促進其快速生長成林。在秋冬季節,幼苗枝條含水量較少,比較干枯,容易發生火災事故,通常需要對其進行修枝養護,避免由于幼苗干枯引發火災。
3.2.2合理設置防火隔離帶
在人工造林的過程中,需在林區設置防火隔離帶。當林區可燃物品較多時,必須結合當地林區的實際狀況,合理設置防火隔離帶,對林區采取分區管理。一旦發生火災事故,防火隔離帶可以避免火災蔓延至林區的其它區域,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失。在建設防火隔離帶時,需實地考察林區林木狀況,根據考察結果合理設置隔離帶的長度及范圍,才能有效發揮隔離帶的效果。
3.2.3增加林區覆蓋面積
在應用現代林業種植技術的過程中,首先需深入了解和掌握林區土壤特點及氣候條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拓寬和延展林區的覆蓋面積。在過渡地段可選擇種植一些燃點較高、含水量大的林木品種,改善森林濕度狀況和通風情況,降低火災事故發生率。
3.3后期防火
在開展植樹造林應用防火的過程中,在秋季需及時清除林區內的落葉、枯枝和雜草,這是因為在秋季隨著氣溫的降低,樹木在短時間內會出現大量落葉,在地面形成一層較厚的落葉枯枝,具有較高的安全隱患。一般可采用先進的現代化方式清理落葉枯枝,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率。
在開展植樹造林應用防火技術的過程中,需對每個階段予以重視,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同時還能預防森林火災事故,把火災事故產生的影響和損失降至最低。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北流市民安鎮林業站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