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
[摘? ?要]文章結合當前體育教學的形勢,建議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建構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基礎教學模式、專家教學模式、社團教學模式三種方式進行中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探討提升中學生體育技能的高效模式。
[關鍵詞]初中體育;多元化模式;體育技能;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24-0023-02
培養中學生扎實的體育技能是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這就要求教師采用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建構多種教學模式進行多元化教學。教師采用多元化模式教學,學生不僅能夯實體育基礎,而且能將興趣與體育技能結合,實現自身體育技能的提升。
一、基礎教學模式,制定系統計劃
1.由弱到強,循序漸進
基礎教學模式主要針對學生的基礎體質素質展開有計劃的系統性教學,例如訓練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在這一模式中,教師首先要針對學生的日常訓練項目,組織其展開由弱到強、循序漸進的訓練,以此夯實學生體育基礎,為提升中學生體育技能做好充分準備。
如在訓練學生的長跑項目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耐力作為首要目標,進行循序漸進、由弱到強的教學。以男生1000米長跑、女生800米長跑為例,教師要從基礎開始逐漸加大訓練強度。在開始時,由于學生剛剛由小學幼齡階段進入初中青少年階段,因此在耐力素質方面較弱且耐力水平參差不齊。此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展開200米跑步競賽,將學生分為5人一組,利用操場展開計時賽,將每組的成績記錄好,下節課再進行400米跑步競賽,用這兩組數據求出平均數、眾數、中位數,了解學生的基本耐力情況。若學生普遍耐力較好,則可以繼續展開女生600米、男生800米的跑步競賽,由于此時跑步里程與要求里程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較為接近,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較多課時反復訓練學生進行600米、800米的長跑,以此為真正的長跑項目打下基礎。
通過基礎教學模式下的這一訓練方式,學生在接觸體育運動時不會因為難度過大而產生畏懼心理,對各類體育項目的接受度也高于直接參與高強度訓練,這是培養學生基礎體育素質的有效方式。
2.觀察分析,掌握細節
在基礎教學模式中,教師除了需要將基礎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落實以外,還需要在學生訓練時展開觀察分析,掌握學生體育訓練的細節,找出學生的優勢與劣勢,并進行一定程度的查漏補缺。
如在訓練學生的跑步速度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跑步的過程中展開細致的觀察,從而掌握學生跑步的具體情況和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以5人一組開展100米的跑步測試,教師指派一名學生進行發令,自己則站在起點處從側面觀察學生的起步。教師要先將學生的姓名以及相應的組別填入自己的記錄單,待學生起跑后,記錄學生從聽到發令到起跑完成所需的時間。第二次跑記錄學生跑到百米跑道10米處所需的時間,這兩者便是學生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的啟動速度和初始速度。在記錄完這兩個速度后,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初始速度便有了了解,此時需要分析學生的啟動速度和初始速度,比較后得出學生中的最快速度與最慢速度。此后,教師可多次進行百米賽跑,但是分別站在中間50米距離處以及末尾90米距離處,記錄學生的中段跑步速度和沖刺速度,完成此過程后,教師就掌握了學生跑步速度的情況。
通過觀察分析,教師能夠掌握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的具體細節,之后可以展開針對性訓練,彌補學生的短處,發揚學生的長處,使其體育素質得到培養與提升,為體育技能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專家教學模式,實現資源共享
1.結合個人特長,專項輔導
專家教學模式是指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發揮經驗及知識專長,從事各類項目教學的教師輪流進行專項教學,實現各班級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在專家教學模式下,教師首先要結合自己的特長,對學生進行專項輔導。
如在進行籃球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邀請籃球專項教師在一旁進行觀看指導,讓其進行專業點評。教師還可以在前幾節課教授學生基礎的籃球動作,如運球、傳球、上籃等,待學生較熟練后,可以選取一節體育課讓學生開展籃球比賽,邀請籃球專項教師作為裁判,在一旁進行裁決和點評。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因此教師可以不按照12分鐘4節賽的規則開展比賽,而是改用計分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籃球課表現進行較為公平的分組,然后小組之間展開對決,進一球得一分,先得10分的小組獲勝。其他規則參考正規籃球比賽,籃球專項教師則在比賽的過程中,一邊進行規則維護,一邊觀察各組學生的技術動作。待一局比賽結束后,籃球專項教師再給出專業點評。點評可以針對每組學生的個人素質,也可以針對每個小組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這樣的籃球專項輔導,學生學習籃球時的專業性得到了大大提升。
結合籃球教師個人特長的專項輔導,為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有效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效率,學生的進步會較往常更快。
2.加強互動學習,逐步成長
在中學階段,體育學科的教師資源較少是有的地區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之間必須加強互動學習與交流,在教學的過程中成長,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提供更好的指導。
如在進行足球教學的準備過程中,對足球運動較陌生、技能不熟練的體育教師可以向足球專項教師學習,實現自身的成長。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足球專項教師開展足球比賽,仔細觀察足球專項教師的步伐與動作,在耐力、靈活度、控球能力三個方面,比較自己與足球專項教師的差距,著重記錄足球專項教師的優秀之處。在多次觀察學習后,將這些技巧和優勢教給學生,讓學生針對某些專業動作、專業技能進行專門的練習。
通過這樣的互動交流學習,教師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實現自己在某一體育技能上的逐步成長,提升自身的體育教學水平,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對體育技能的學習有更大動力。
三、社團教學模式,樹立終身意識
1.引進民間項目,傳承文化
社團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體育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社團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將體育技能精細化、專業化、實用化,實現技能的高階突破。教師在這一模式中引進民間項目,使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更牢固,學生體育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也滿足了“體育+德育”的雙重培養要求。
如在進行廣播體操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完廣播體操后,進行與廣播體操類似的中國傳統民間項目八段錦的教學。首先讓學生組成興趣社團,然后分組進行教學。八段錦一共有八式,其動作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較有難度,因此教師要針對難度較大的八段錦進行動作分解,讓學生從頭慢慢開始練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模仿自己的動作,先進行八段錦第一招式的學習,然后讓學生找出自身的發力點,不斷重復發力過程以形成有效的肌肉記憶。同時教師應當在教學完一式動作后,向學生講解這一招式的原理及形成過程,將這一招式分解開來,分步驟進行講解。
教師通過引進民間項目,讓學生的體育運動接觸面擴大了,更多學生可以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行針對性練習,同時還可以起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2.組織校際聯賽,切磋交流
以社團為單位組織校際聯賽,教師可先在學校內部組建比賽隊伍,帶領其與別校學生進行切磋交流,讓學生將體育課中學到的技能運用于實踐,并在真實的體育競賽中實現技能的提升。
如在進行推鉛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對鉛球感興趣,把有信心的學生組成鉛球社團,讓社團成員進行競賽,每人給予三次推鉛球機會,在男女生中選出成績最好的前三名備賽。然后教師與其他體育老師聯絡,讓其用同樣的方法也推選出選手進行競賽,最終決選出男女生的前三名,推薦其參加各校聯合組織的校際運動會。在運動會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本班部分學生觀看校際聯賽,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專項練習。在競賽中,教師要與本學校參賽選手進行積極溝通,運用自身的體育知識儲備為學生講解其他選手的技術動作以及應對策略,在選手每一次投擲完畢后,講解選手的不足之處及其改進方法,讓學生的體育技能在比賽中得到提升。
教師采用比賽法開展教學,可以檢驗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也能幫助學生復習相關知識,是幫助學生強化技能、熟練動作的重要途徑。教師采用部分學生參賽、部分學生觀賽的社團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興趣的驅使與比賽競爭意識的推動下不斷提升自身體育技能,實現突破。
總之,教師通過采用以上三種教學模式,能讓學生的體育基礎素質、運動技能、興趣都得到良好的培養,實現自我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姜永全.基于學生體育技能培養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13):79-80.
[2]? 王旺泉.比賽法對于初中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J].教書育人,2020(8):72-73.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