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娟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兒肺炎患者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間本院兒科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中抽取100例納入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的肺炎患兒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為50例,除常規的對癥支持以外,對照組患兒依然和以往實施的常規護理一樣,實驗組患兒更換成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恢復情況。結果:實驗組肺炎患兒接受了人性化護理之后,和對照組患兒相比較,整體治療的有效率顯著更高,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更短,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作為臨床新型護理手段,能夠促進肺炎患兒的恢復、縮短病程,具有較為突出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兒科;小兒肺炎;價值
肺炎是臨床十分多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病情持續發展甚至會引發患者的呼吸衰竭,造成死亡[1]。兒童是肺炎高發群體,臨床必須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在有效的護理干預介入下,保障患兒的恢復[2],人性化護理和傳統的臨床護理不同,該護理手段注重“以人為本”,能夠在患兒的治療期間提供更加高效、優質、具有針對性地服務。本次研究分析了小兒肺炎患者中應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這一時間段本院兒科接診收治的共計100例小兒肺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的肺炎患兒分為2組,每組患兒分別為50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10歲~12歲,平均年齡(1.11±0.12)個月。實驗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0歲~12歲,平均年齡(1.13±0.13)個月。納入標準:①接受臨床檢查后所有患兒均符合《兒科學》中對于肺炎的診斷標準;②患兒家屬對研究內容熟悉;③同意參加且簽訂有效的協議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感染性疾病患兒;②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兒;③臨床資料不完整。兩組資料經過嚴格的統計分析發現沒有差距(P>0.05),具有一定研究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依然和以往實施的常規護理一樣,包括了安撫、病情觀察、體溫監測、吸痰處理等內容。
實驗組更換成人性化護理,為每一位患兒制定人性化的護理方案,并由責任護士向患兒家屬詳細進行入院告知和評估宣教,向患兒家屬講述人性化護理模式的目的和方式,為患兒制定詳細的治療和護理計劃,完善患兒各項檢查。每1小時測量一次患兒的體溫,如果患兒出現發燒的癥狀,必須及時進行退燒處理。隔段時間就使用熱毛巾擦拭患兒四肢。對于體溫高的患兒,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每隔1小時檢查患兒的呼吸狀況,注意對患兒進行吸痰處理,防止患兒哭惱,做好患兒的安撫工作,吸痰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調整吸痰設備的負壓,將每次吸痰的時間控制在15秒以內[3]。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小兒肺炎患者的整體肺炎恢復情況(總有效率=(1-無效/總例數)×100%)、癥狀消失時間(喘息、咳嗽、哮鳴音)得出最終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的整體恢復情況對比
實驗組小兒肺炎患者接受了人性化護理之后,和對照組患兒相比較,整體治療的有效率顯著更高,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小兒肺炎患者的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實驗組小兒肺炎患者接受了人性化護理之后,和對照組患兒相比較,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更短,組間對比有顯著性(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的小兒科疾病,主要由于外部細菌侵入感染導致,也與小兒的抵抗力弱、器官發育不完全有著密切的關聯。小兒肺炎的常規的治療重點在于緩解癥狀、抗炎平喘中[4],往往忽視了患兒的情緒護理。人性化護理作為臨床常用的科學護理手段,能夠更加注重患兒的感受,安撫患兒的情緒,提高治療的效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小兒肺炎患者接受了人性化護理之后,和對照組患兒相比較,整體治療的有效率顯著更高,相關癥狀消失時間更短,組間對比有顯著性(P<0.05)。
綜上,人性化護理作為臨床新型護理手段,應用于小兒肺炎患者群體的效果突出,有利于促進患兒的健康成長,值得臨床推廣適用。
參考文獻
[1] 韋良.人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6):114,122.
[2] 黨菊會.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兒肺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0,44(3):503-504.
[3] 邢銀花.個體化護理對小兒肺炎臨床癥狀、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0,44(9):1476-1477.
[4] 張海燕.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患兒肺功能指標、不良反應的應用價值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4):5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