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清玉
【摘 要】目的:評價在乳腺良性腫塊患者中應用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的效果。方法:納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間的乳腺良性腫塊患者,選擇100例,以抽簽法分為兩組(甲組,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50例;乙組,傳統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50例),分析手術情況、術后情況。結果:乙組手術用時少于甲組,術中出血量少于甲組(P<0.05)。乙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甲組,傷口愈合時間長于甲組(P<0.05)。結論:通過乳腺區段切除術對乳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治療可得到較好手術情況以及術后情況。
【關鍵詞】乳腺良性腫塊;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效果
乳腺腫塊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大都是良性腫塊。乳腺良性腫塊患者的表現大都為乳房內腫塊、乳房脹痛以及其他癥狀等,影響女性的正常生活[1]。臨床主要經病灶切除法對乳腺良性腫塊治療,傳統乳腺區段切除術不保留殘腔,屬于易出現血腫、感染、積液等情況。為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促進切口愈合,人們對傳統手術進行改良,而彌補傳統切除術存在的缺陷。本文應用改良后的手術對乳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治療,內容為。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納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間的乳腺良性腫塊患者,選擇100例,以抽簽法分為兩組(甲組,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50例;乙組,傳統乳腺區切除術治療,50例)。10例患者是乳腺纖維腺瘤、11例患者是乳腺脂肪瘤、9例患者是乳腺膿腫、6例患者是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14例患者是乳腺囊性增生癥。年齡24歲~50歲,平均年齡(40.35±3.62)歲。兩組資料P>0.05。
1.2 方法
給予甲組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1%的利多卡因做皮下浸潤麻醉,切開腺體組織,乳腺腫塊暴露,對腫塊進行游離。如果腫塊同周圍組織粘連或者包膜不清晰,先沿乳腺表面對皮瓣進行分離,之后再切除,殘腔保留,生理鹽水對切口進行清洗,殘腔表面經電凝刀進行燒灼,止血,留引流管,縫合,不加壓包扎。給予乙組傳統乳腺區切除術治療:同甲組區別殘腔不保留,之前操作同甲組。之后是生理鹽水對切口進行清洗,底部做貫穿縫合,逐層縫合,不留置引流管,加壓包扎(彈力繃帶)。
1.3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的手術情況(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情況(病灶殘留、感染以及血腫等并發癥;傷口愈合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術后情況對比
乙組手術用時少于甲組,術中出血量少于甲組(P<0.05)。

2.2 術后情況對比
乙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甲組,傷口愈合時間長于甲組(P<0.05)。

3 討論
如果未及時給予乳腺良性腫塊患者有效的治療,隨病程延長腫塊可能惡化,影響健康的同時,危及生命安全[2]。對于乳腺腫塊來說,大都因女性的生活壓力大、存在過多的負性情緒、內分泌失調等引發的。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于外觀的美觀度越來越重視,對乳腺腫塊治療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傳統乳腺區切除術中,是不保留殘腔,腫塊切除后完全封閉殘腔,避免術后發生血腫、感染以及淋巴漏等,但是會導致患者的乳房變形,出現局部表面硬結、乳頭偏斜等,女性患者的接受度低,對患者產生極大困擾,出現負面情緒[3]。改良乳腺區切除術對殘腔進行保留,經電凝進行止血,關注淋巴漏出與否,可規避術后感染、血腫、病灶殘留、積液等,同時可避免術后患者的乳房變形,得到患者的認可[4]。本文結果是:乙組手術用時少于甲組,術中出血量少于甲組(P<0.05)。乙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高于甲組,傷口愈合時間長于甲組(P<0.05)。
總之,通過乳腺區段切除術對乳腺良性腫塊患者進行治療可得到較好手術情況以及術后情況。
參考文獻
[1] AL-ISMAEELAHMED HUSSEIN,NUGUDAHMED,NUGUDASSMAA,et al. Ultrasonography-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 Diagnostic Value in Breast Lump Assessment: An Experience From the Middle East[J]. Journal of Diagnostic Medical Sonography,2021,37(1):5-11.
[2] 萬艦,劉祎婷,于海靜.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乳腺良性腫塊對切口愈合的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6):86-88.
[3] 楊挺,張瑋.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乳腺良性腫塊的效果探究[J].養生保健指南,2020,25(4):48.
[4] 李洪亮.乳腺區段切除術治療乳腺良性腫塊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