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宏 胡治蓉 陳麗文 張云偉

【摘 要】 目的:探討胃潰瘍通過西藥聯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間隨機抽取的80例胃潰瘍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分析兩組治療效果差異。結果: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75%,p<0.05;在藥物不良反應上,觀察組為10%,顯著少于對照組為22.5%,p<0.05。結論:胃潰瘍通過西藥聯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療療效,同時不良反應少,治療安全性與效果均有保證,患者更容易接受。
【關鍵詞】 胃潰瘍 加味補中益氣湯 治療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gastric ulcers by Modified Buzhongyiqitang treatment. Methods: 80 cases of gastric ulcer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Modified Buzhongyiqitang treatment,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the control group 75%, p <0.05;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1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22.5%, p <0.05. Conclusion: Modified by Buzhongyiqitang ulcer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gastric ulcer; Modified Buzhongyiqitang; treatment
胃潰瘍屬于臨床消化系統常見疾病,該疾病包括胃與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情況,是由于上消化道黏膜在胃酸與胃蛋白酶的作用之下產生的慢性潰瘍反應,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治療,會導致胃出血或者幽門梗阻等嚴重性并發癥,對患者健康構成威脅。臨床治療上,隨著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與H2受體拮抗劑的廣泛運用,在該病的治療上多采用西藥聯合治療的方式處理,可以較好的獲取到短期效果,但是該種治療也存在復發率高,潰瘍愈合情況差等狀況,因此人們越來越的關注中藥治療的效果[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間隨機抽取的80例胃潰瘍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為18歲至79歲,平均年齡為(48.2±4.9)歲;潰瘍直徑范圍為4.5至10.8 mm,平均直徑為(6.2±1.3)mm;病程時長為1個月至20年,平均時長為(8.2±2.1)年;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為18歲至77歲,平均年齡為(46.8±3.4)歲;潰瘍直徑范圍為4.9至11.3 mm,平均直徑為(6.7±1.1)mm;病程時長為2個月至19年,平均時長為(7.7±3.2)年;兩組患者在基本的年齡、性別和病情狀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阿莫西林膠囊每天2次,每次1.0g;雷貝拉唑每日口服2次(早、晚飯前)、每次劑量20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運用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藥方為生黃芪、炙黃芪、白術、白芨、蒲公英與當歸各15g,白芍、仙鶴草與陳皮各12g,柴胡、升麻與紅參各10g,每天1劑,水煎后分早晚兩次口服,均在餐前1h溫服。所有患者持續30d治療后做效果評估。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療效與不良反應差異。治療療效分為治愈、有效和無效。治愈標準為通過胃鏡檢查后發現潰瘍病灶全部消除,大便隱血檢驗為陽性,相關癥狀與體征全部消除;有效標準為通過胃鏡檢查后發現潰瘍病灶有縮減,相關癥狀與體征有好轉趨向;無效標準為胃鏡檢查潰瘍沒有縮減,癥狀與體征沒有好轉趨向。治療有效率為治愈和有效標準的患者的總比例。不良反應主要集中觀察患者是否有惡心與嘔吐等癥狀[3]。
1.4 統計學分析
將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數據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7.0分析,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組間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情況
見表1,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75%,p<0.05;
2.2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見表2,在藥物不良反應上,觀察組為10%,顯著少于對照組為22.5%,p<0.05。
3 討論
胃潰瘍在中醫理論匯總屬于“胃脘痛”范疇,其病因主要集中在情志不和、飲食不節制、體質因素、外感邪侵等。在情志方面,患者會存在過于的思慮、憂郁、生氣等情緒上的壓力與波動所導致的功能失調,會導致脾臟等臟腑功能異常,經絡阻滯,氣血不暢,引發胃部的容納、儲存與排空功能異常,進而導致潰瘍出現。在飲食上,患者長時間的饑餓、暴飲暴食,食用較多的油膩、煎炸、生冷或者辛辣食物,有長期大量飲酒等習慣,容易導致胃功能異常,損害胃氣情況下,食物容易滯留在胃脘,從而導致胃部疼痛不適,促使胃潰瘍出現。體質因素方面會由于患者自身體質虛弱,一般陽虛者容易發病,而陰虛者較少。主要是由于在陽虛狀態下脾胃功能較容易產生紊亂,如果有暴飲暴食與風寒濕邪的侵入,過度操勞或者生冷食物的刺激,都容易導致疾病發展。外在因素上,如季節變化下的低溫寒冷情況,也是引發疾病與復發的因素[4-5]。
在加味補中益氣湯的治療中,生黃芪與炙黃芪屬于君藥,可以補益機體元氣補助多種虛弱不足問題,同時可以去熱與益脾胃,活血升學、化膿止痛、斂瘡等。紅參可以提升機體抵抗力與免疫能力,補氣,強健脾胃;白術可以提升機體抵抗力,提高白細胞指數,益氣健脾與生血等功效;當歸可以活血補血,同時有抑菌功效;蒲公英可以消腫散結,同時可以消除幽門螺桿菌;白芨可以對潰瘍組織達到收斂與止血功效,消腫生肌;仙鶴草可以去瘀血,促進新血再生;柴胡與升麻為使藥。所有藥物綜合作用可以有效達到祛邪扶正、保護胃黏膜組織,去腐生肌,顯著的消除胃潰瘍病灶,促進潰瘍愈合,同時有效的提升機體抵抗力,抑制疾病復發。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運用西藥聯合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療效果,同時在藥物不良反應上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治療過程的感受更好,接受度更高,治療依從性有保證。因此,在臨床推廣上適宜廣泛運用。
但是在具體的情況上,可以依據患者情況做聯合用藥,中西藥結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治療效果,尤其對于重度情況患者,治療效果會更有保障。具體西藥運用需要依據患者情況而定。在西藥基礎上運用加味補中益氣湯不會產生藥物的排斥作用,可以更好的提升藥物治療作用,效果相對明顯。
參考文獻
[1] 陳燕.加味補中益氣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9):115-116.
[2] 李波.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25):287-288.
[3] 韓玉廷.胃潰瘍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25):187-188.
[4] 李靜,王云.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臨床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80-81.
[5] 孔振.果膠鉍聯合加味補中益氣方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2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