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
【摘 要】目的:探討預防顱腦外傷昏迷病人留置導尿管致尿路感染的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中的90例患者作為護理研究對象,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采用針對性護理方法的研究組45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45例患者。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菌尿率和全身炎癥因子水平。結果:研究組的患者留置導尿后2、5、8、13、18天的菌尿發生率都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5d、13d護理之后,研究組患者全身炎癥狀態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顱腦外傷昏迷病人采用針對性護理后,能減少患者尿路感染,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顱腦外傷;昏迷;留置導尿;尿路感染;護理
顱腦外傷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摔傷、墜落等造成的,這種疾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比較高。對于患者昏迷后無法自主排尿,需要留置尿管,但是由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復時間比較長,需要一直留置導尿,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出現尿路感染,嚴重的話還會全身感染。這種情況對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就會有影響,常規的護理比較重視患者的腦部病情恢復,除了及時手術治療以外,加強患者尿路感染護理工作也是救治顱腦外傷患者的重要部分[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中的90例患者作為護理研究對象,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5例;研究組,年齡29歲~65歲,平均年齡(45.94±7.12)歲,男31例,女14例。對照組,年齡27歲~68歲,平均年齡(45.54±7.06)歲,男28例,女17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包含指導用藥,觀察尿液顏色等情況。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包含: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給患者用慶大霉素和甲硝唑沖洗引流管和膀胱,使用碘伏消毒會陰和周圍的尿管[2]。每天給患者用生理鹽水清理尿道口周圍和會陰部分泌物,嚴格進行無菌的操作,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患者清醒好轉,自助排尿功能恢復后立即拔除尿管[3]。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患者護理后菌尿率:監測患者留置導尿后2、5、8、13、18天的菌尿發生率。(2)護理后全身炎癥因子水平:監測患者護理5d和13d后,研究組CRP、IL-6、TNF-a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菌尿率
護理2d、8d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5d、13d、18d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后全身炎癥狀態對比
護理5d、13d后研究組患者全身炎癥狀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關于顱腦外傷的患者在昏迷的期間大多數患者都不能正常自主排尿,都是通過留置導尿來幫助排尿。但是在臨床中使用留置導尿出現的尿路感染的患者有很多,尿路感染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
對于我們常規的護理主要的重點是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腦部傷情情況,沒有關注患者的尿路感染方面,其實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常規的護理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所以本次研究給研究組采用了針對性護理,在患者留置導尿期間細致、耐心的給予全面的護理,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出現尿路感染的情況,避免給患者的病情帶來不好的影響[4]。本次選取的9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采用了針對性護理,給患者會陰部和暴露出來的導管進行消毒,并且在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復后立即拔掉尿管。結果表明研究組的患者留置尿管后各時間段菌尿率明顯比對照組降低了很多,并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炎癥狀態,有利于病情的康復[5]。本次研究表明,針對性護理能夠改善顱腦外傷昏迷病人留置導尿致尿路感染情況,減少菌尿發生率,降低了護理風險,可以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 1 ] 趙玲.預防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留置導尿管感染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4):119-121.
[2] 王文麗,朱政,彭德珍,等.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導管相關性尿路感染預防護理的最佳證據總結[J].護士進修雜志,2019(16):1473-1477.
[3] 劉銘潔,黃瑞慈.量化評估預警決策護理模式在留置導尿患者相關尿路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20(4):314-316.
[4] 程蕊.探討預防泌尿外科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護理策略[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9):102-103.
[5] 劉向菊.優質護理對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0):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