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忠輝
摘要:一名中學體育教師因學生上體育課時對教授動作屢教不會,暴怒之下,責罰學生繞操場跑20圈,導致孩子當場昏迷。面對此體罰事件居然還振振有詞,說是正常的教育懲戒,是體育鍛煉。每位體育老師都明白,懲戒所依據的是學校的管理制度以及班規校規等條例,屬于有依據的行為;但是體罰是教育者個人的情緒化行為,沒有條例可以依據,是教育者主觀的、超越法律限度的行為。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而體罰以治人、整人為出發點,對人的身體進行處罰,屬于超負荷運動,是對學生精神上的侮辱,人格上的傷害,是一種違法行為。
關鍵詞:體育課? 變相體罰? ?教育懲戒
我國《教師法》明文規定,教師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其它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體罰、變相體罰的現象仍然存在。尤其是那些成績差、犯錯誤的學生,輕則嘲諷挖苦、重則打罵不休,這種錯誤的教育行為,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身體和心理。
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更要明晰社會發展對學生提出的心理方面的要求,認清體罰、變相體罰對學生的危害,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選用合適的教學策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探究科學育人方法,以“愛心”保健康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應該提升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加強個人修養,用希望、激勵等科學教育方法,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上進的信心,切忌冷漠、恐嚇、諷刺、挖苦,甚至是打著教育懲戒的旗號來體罰、變相體罰等,時時處處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變“罰”為“愛”,以“愛心”保健康。
蘇霍姆林斯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而教師從事的就是神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因此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要以滿足體育差生需要為出發點。用愛心化解差生所處的“地位低下的惡劣環境”,對他們關心愛護,努力縮短他們與其他學生的距離,要注重研究教育心理,選取科學的育人方法,建立起互尊互愛、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從而激起自尊、自強、積極向上的強烈欲望,以正常的心態進行體育課的學習。
二、興趣指引,個別輔導,借助比賽,提升素能
在我所教授的學校,孩子們對體育課的認知僅僅是不用在教室背書、寫作業,從不曾深入思考過,真正體育課有什么作用,因此興趣指引迫在眉睫。
有的學生上課時,對教師的講解示范,瞬間就心領神會,并能很好的完成動作,而有的學生掌握動作慢,技術動作完成往往達不到要求,此時正是激發興趣的大好時機,教師切不能粗暴的橫加指責、呵斥,更不可放任不管,任其發展,一定要耐心、細致的講解示范,個別輔導,面對他們的一點點進步,要毫不吝嗇地,大張旗鼓的給予表揚、鼓勵,逐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掌握動作技巧。
要善于借助體育比賽,逐步消除他們“知趣”地當觀眾或者“與我無關”的態度,考慮安排他們參加各項體育教學活動,特別是集體項目, 優先安排他們的鍛煉時間、鍛煉內容以及教師的個別輔導,努力做到學有所進,練有所獲,不斷的提高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強烈的參賽欲和求勝心。
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師的任何體罰都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諷刺挖苦、訓斥辱罵等變相體罰方式,會造成沉重心理負擔,失去學習興趣。要么產生對立情緒,越罰越“皮”?!凹热荒悴话盐耶斎?,也別怪我不拿你當人”,從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發展到對抗、頂牛、惡作劇。要么懾于壓力,表面服輸,內心不服,久而久之形成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雙重性格。要么思想絕望,走向極端,采取行動,不計后果?;蚣珊迗髲?,觸犯刑律;或自閉抑郁,甚至自殺。
每位體育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明確教育懲戒與變相體罰的本質區別,更需明白體育差生的缺點、錯誤有一個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對他們的轉化教育工作一定是一個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要“允許學生犯錯誤,要反復抓,抓反復”,體育教師應時時關注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自強心;充分調動他們的鍛煉積極性,逐步提高他們的體育水平。相信我們體育教師在艱苦的勞動和辛勤的汗水培育下,經過“進步--反復--再進步--再反復--更大的進步”的曲折道路,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轉變成我們期待的模樣。
參考文獻:
[1]蘇令《如何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中國教育報》2020年1月14日第4版
[2]寧濤《“體罰”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新課程(中學)》201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