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作福
摘 要:現階段,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開發區的招商引資作為一項拉動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和稅收的系統工程,依然是各地政府的工作重點,且開發區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促進投資和發展創新的作用,其中,以產業鏈為主導的開發區招商引資方式對培養關聯度高、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都越來越受到各地區政府的肯定,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產業鏈招商在開發區招商引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現階段所面臨的一部分難題,提出一些以產業鏈為主導的開發區招商引資的策略探討。
關鍵詞:開發區;招商引資;產業鏈;經濟
中圖分類號:F2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02
1 產業鏈招商在開發區招商引資中的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培養關聯度高、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
現階段,地區經濟的發展首先要“因地制宜”的優化地區產業布局,提高主導產業的集中度,才能夠打造地區經濟發展競爭優勢。其中,以產業鏈招商的方式在開發區招商引資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完整的產業鏈就是健全的營商環境,良好、健全的營商環境能夠使企業更方便的經營、更主動地擴大生產。一個地區在產業鏈在引進上要注重上下游各個部門之間的內在關聯和技術經濟聯系,其中,不僅包括各個企業之間的關聯,還包括在供應與需求方面、空間方面、價值體系方面之間的關聯,上游企業向下游企業提供原料或產品,下游企業輸出新的產品或服務,彼此間互通標準、互通信息、互相服務,形成一種相互關聯度高、能夠自我調節的產業集群,這樣即可降低成本,也能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當產業鏈整體技術、發展前景進一步提升時,才可以得到競爭力更高、關聯程度更強的集群,以此更好的優化產業鏈現有水平,在逐步提升科技、資金方面整體吸引水平的基礎上,達到高端產業聚集性發展的目標,為企業整體的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的高速運轉服務。
1.2 有利于產生虹吸效應,形成產業聚集
商業項目作為拉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源頭,也是地區政府形成產業鏈招商的關鍵,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以及環保、新能源等各個新興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各地區也緊跟時代發展方向,紛紛加快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完善各產業鏈招商,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近年來,各個地區在產業鏈布局與政策扶持等方面都更加注重地區產業生態化的發展,對構建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服務鏈等產業發展生態,各地區各出奇招,充分發揮產業鏈集聚的虹吸效應,帶動產業集群的擴大與發展,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引來一批大項目投資與企業落戶。例如,在株洲高新區招商引資過程中,憑借株洲市220多家全鏈條汽車企業,41家規模以上汽車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高新區的優勢,以及從研發設計到零部件生產、整車制造,再到市場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奠定了高新區與北汽集團在建設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研制新基地項目合作的基礎,形成了完美的虹吸效應,更加完善了株洲市高新區的產業鏈布局。
1.3 有利于資源的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產業鏈招商,顧名思義就是按照產業類型和發展規律來招商,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本地的人文環境和地區資源環境,同時在招商過程中要注重全過程性和招商的開放性。依靠本地現有資源,發揮地區產業優勢,圍繞地區發展前景較好的產業鏈條,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從而營造更健全的產業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企業到當地開發區落戶,與產業內的優質企業開展合資合作。當地政府還要緊跟時代潮流,建設一批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有地區特色的重點項目,從構建產業鏈的需求出發,尋找和彌補產業鏈薄弱環節,確定目標企業,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招商,從而打造特色產業鏈。促進地區的全產業鏈不僅能夠成為經濟服務鏈還能成為資產鏈,合理地配置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資源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在山東利津建設的36萬噸/年的飼料加工項目,能夠充分利用在廠房不遠處的中陽碳素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排出的蒸汽。將蒸汽重復利用為生產飼料的重要能源,從而大大節省了修建鍋爐的生產和運營成本。
2 開發區招商引資以產業鏈為主導所面臨的難題
2.1 新形勢下投資低迷的新難題
隨著當前國際政治局勢日趨復雜以及我國經濟增速的逐漸放緩,各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盈利水平下降,相對投資決策也更加謹慎,造成新形勢下各行業投資低迷,使得長期依靠流動資金獲得發展的企業擴張速度變慢,地區經濟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地影響,例如,在山東昌樂縣,當地產業發展受到市場影響,一些基礎行業如食品加工、電子散熱器、塑料等產業受市場影響,不斷壓縮產能,一些缺乏品牌及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部分龍頭企業也收縮產能,投資擴產的愿望不強。縣域發展吸引人才、技術、創新資源等能力較差,新上高端產業的能力不足,而一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非常困難,縣域經濟發展失去競爭力。所以,縣域產業結構與項目結構的優化和提升仍然是今后招商引資的重點。
2.2 新政策下生產要素資源約束
在當前環境保護進入常態化管理的新階段,在地區招商引資過程中對各類生產指標的考核與相關生產要素資源的約束也越來越嚴重,例如勞動力、土地、能耗、環境容量指標等。如今我國各地區面對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更加追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各類指標的管理,例如,山東省昌樂縣,每年土地指標僅有200余畝,刨去公益基礎設施用地,能夠用于招商項目建設的指標少之又少,甚至不得不從外地購買土地指標。該縣所在區域實行碳排放總量控制,新上項目必須壓減舊項目的能耗,在能耗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新上項目的數量和規模面臨巨大的瓶頸。同時,在我國環保標準不斷提升,化工、制藥等環境敏感性高的項目很難通過立項和環評。在生產要素資源約束下,項目審批與投入建設的速度逐漸變緩,再加上勞動力成本的持續提高,企業投資的成本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