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忠麗 羅健
摘 要:社會化媒體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本文基于SoLoMo的移動化、社交化、本地化的特點,總結布依族山歌對唱的類型、社會功能及藝術特征,從受眾的角度去分析布依族山歌對唱的需要,考慮布依族山歌對唱與人們生活的關聯性,分析社會化媒體在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中的傳播效能。
關鍵詞:布依族山歌;社會化媒體;SoLoMo;傳播效果
中圖分類號:F27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16
1 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形態
布依族山歌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和重唱,對唱是布依族山歌重要的表達交流形式;曲調有“大調”“小調”之分,“小調”多出現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和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大調”主要用于較正式的場合,例如,酒宴、節日等場合,這些場合都是一些民間重要的社交場合,也是布依族山歌的社會場景與社交屬性的體現。
1.1 布依族山歌對唱的人際傳播
1.1.1 口頭傳播
口頭傳播是布依族最傳統的傳播方式,信息的保存是靠人腦的記憶,傳播空間有限制,傳播途徑較短,時效性較強,口語是一種聲音符號,記錄性較差,受眾面較窄,在進行山歌對唱時或傳播傳承時,只能面對面地進行交流與互動,不利于布依族山歌對唱的有效傳播。
1.1.2 文字傳播
文字傳播讓不同時空傳播成了可能,擴大了傳播范圍,保存時間較久、傳播空間較廣,實現了對口頭傳播的超越,減少了口頭傳播的隨意變化。這也讓布依族山歌對唱的異時異地傳播成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的廣度和范圍,但文字傳播方式只是在私人空間流傳或供個人閱讀,布依族山歌的傳統傳播模式是屬于口頭傳播與人際傳播并存,但這些傳統的傳播方式通常發生在村寨內部以及村寨之間,這對布依族山歌的傳播范圍、傳播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1.2 布依族山歌對唱的媒介傳播
媒介在傳播學意義上是指利用媒介存儲和傳播信息的物質工具,“媒介就是傳播過程中用以擴大并延伸信息傳送的工具”這是著名傳播學家施拉姆對媒介的見解,現今媒介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各種電子媒介都層出不窮,信息在此類媒介中傳播的速度更快,影響范圍更廣,同時也更加容易本大眾接受。
1.2.1 布依族山歌對唱的傳統媒體傳播
在傳統媒介的環境下,布依族山歌通過報紙、電視廣播、書籍等傳播來進行宣傳布依族的山歌節及其有關布依族的各種活動。傳統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布依族山歌對唱的影響,如同其他少數民族文化而言,注重的是欣賞性價值,但布依族山歌對唱的溝通性價值沒有得到發揮。
1.2.2 布依族山歌對唱的新媒體傳播
新媒體指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新型媒介,新媒體的參與性、互動性、社交性、公開性等特征都具有強烈的社交屬性,布依族山歌主要是在移動端(如在微信、微博、QQ、抖音等)主流社交平臺傳播,傳播內容更新快,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速度快,互動性更強,傳播內容更加多元化,提高了布依族山歌對唱的信息量,提升了布依族山歌對唱信息傳播的廣度。
2 SoLoMo下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分析
2.1 社交化(Social)下的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
社交化的特征是內容創造與人脈關系的融合。個體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話語權的崛起促進了內容的生產與傳播,分享的本質是信息的傳播與互動,用戶樂于分享能夠滿足與其他用戶交流與互動的內容。
隨著社會化媒體的高速發展,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模式被改變,在這個分散的、彼此陌生的布依族山歌傳承人與愛好者通過社會化媒體建立起新的、穩定的人脈關系,社會化媒體打破時空限制,現今通過社交媒體讓興趣相同的群體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進行山歌對唱,使布依族山歌社會化傳播形式更具多樣化,擴展了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的“圈子”。
2.2 本地化(Local)下的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
本地化的本質是對布依族山歌資源的數據化,布依族山歌深深根植于布依族的生活土壤中,由獨特的地理環境、生產方式和文化形態孕育而成,體現了布依族地方文化記憶,而布依族山歌也必須依賴布依族長久以來的歷史與風俗文化才能生存。
“本地化”以LBS定位技術來實現,將布依族地區現有的布依族山歌資源和受眾所在的空間數據結合,精確定位并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務,比如抖音具有定位技術和同城推送等功能,能讓受眾看到傳播者的位置以及話題,針對受眾網絡痕跡采集判斷受眾的喜好,進行同類興趣視頻推送,音樂類APP也是如此,布依族山歌傳承人與興趣愛好者可以進行搜索該區域內的其他傳承人與愛好者,通過這個技術自動精準地進行推送受眾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更加提高了受眾的參與性與互動性。
2.3 移動端(Mobile)下的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
移動端是布依族山歌傳播的技術支撐,是信息接收與分享從固定向移動遷移,便捷的移動端擴展了傳播的時間和空間,實現由靜到動的轉變,形成了新的傳播形態。
手機、Pad的普及也為布依族山歌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走出去的鑰匙,用戶通過手機隨時進行搜索或傳播自己所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隨時看到別人所分享的信息,無論在哪里都可以與人進行交流互動,用各種移動端的語音功能、視頻功能記錄山歌對唱瞬間并及時分享到空間、朋友圈、微博、抖音,這不僅在空間上縮短了交流的距離,還讓傳播的即時性更強。
3 布依族山歌對唱的社會化媒體傳播
“傳播形態”是指傳播在一定技術環境中的表現形式和情景,它是媒介系統的具象化。傳播形態的核心要素包括傳播技術、傳播環境、媒體形態、受眾、與情景。在布依族山歌對唱的傳播中要具備這些因素,才能讓社會化媒體在布依族山歌對唱傳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