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琪 胡周艷



摘 要:當前,公務員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待遇在人民心目中的認可度得到穩步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奮不顧身地奔向這只“金飯碗”。在數字時代,政府事務的神秘面紗似乎不再同以往一般厚重,技術的力量正不斷提升公共事務的治理效率,政府的代理人——公務員的行政責任沖突問題,也一直受到學者關注。本文運用Citespace文獻計量軟件,對CNKI上行政責任沖突有關研究論文的關鍵詞聚類、作者群、研究機構進行可視化分析,并且對論文涉及的主要觀點進行梳理,以期明確行政責任沖突研究的趨向性,希望能夠啟發這一領域更新穎的研究思路。
關鍵詞:責任沖突;行政倫理;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D9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55
1 研究數據來源
為客觀全面地了解我國行政責任沖突研究的熱點和趨向,以CNKI總庫為基礎,以“行政責任沖突”為主題詞進行搜索,檢索得到31篇文獻資料(其中學術期刊18篇,碩士論文13篇),時間跨度接近20年(從2002年7月25日至2019年4月20日)。
2 數據資料的分析
2.1 關鍵詞聚類及研究聚焦點分析
2.1.1 關鍵詞聚類分析
采用關鍵詞聚類分析,可以梳理近二十年來行政責任沖突相關研究的知識結構。在Citespace中進行如下參數設置,即Year Per Slice=1,Node Types=Key Word,TopN=30,生成2002年至2019年關鍵詞可視化圖譜(見圖1)。將文章內容與關鍵詞聚類視圖結合,可以發現行政責任沖突研究的內容和特點。圖1中一個節點代表一個研究主題。節點越大,表明該主題被研究的頻次越多,熱度越高;節點年輪表示該主題在不同年份得到了持續的研究與關注。2002-2009年CNKI中有關行政責任沖突的研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三個主題依次是“行政責任沖突”“行政倫理”“內部控制”“外部控制”。其余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依次是“公務員”“倫理決策”“沖突”“責任”“利益沖突”“行政人員”“行為選擇”“行政行為”“倫理思考”“行政倫理選擇”“價值觀”“行政領導”“對策研究”“沖突化解”“道德”等。
如圖1所示,“行政責任沖突”多與“倫理視域”“表現形式”“沖突原因”等研究相關,“行政倫理”多與“行政問責”“倫理思考”“公務員”等研究相關,“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多與“倫理”“道德”等研究相關聯。
2.1.2 研究聚焦點分析
在2002-2019年間,該領域的研究論文共31篇。2008年時行政責任沖突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的一年,一共有7篇相關的研究論文得以發表,涉及的關鍵詞范圍最廣,且關鍵詞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包含了目前CNKI上已有的有關行政責任沖突研究的大部分關鍵詞。
2.2 作者及科研機構網絡分析
2.2.1 作者群及作者合作關系
設置Node Types為Author,運行Citespace 5.7.R2,即可得到可視化的行政責任沖突領域研究作者的分布情況。如圖2所示,從目前這一領域已經刊發在中國知網上的論文來看,大部分論文作者各自為陣,在研究過程中獨立思考。顯示有合作關系的作者占比相對較少,僅有少數作者間顯示存在合作關系,分別是程建華、梁飛、楚明錕等。此外,就發文量來說,大部分論文作者的發文數僅限于一篇,僅有陳科于2008年連續發表3篇與行政責任沖突研究有關的論文,其研究成果也較具代表性。陳科(2008)認為在解決行政責任沖突時,要注意健全公務員的行政人格,一是實現行政道德義務與行政良心的統一;二是提高行政人在利益沖突和道德沖突中進行行政行為選擇的能力,引導公務員樹立行政責任的自覺意識,并在沖突中做出正確選擇。
2.2.2 科研機構合作網絡分析
如圖3所示,在近二十年間,與行政責任沖突研究有關的機構、高校學院、科研中心共有15家,分別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云南民族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太原科技大學法學院、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廈門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系、南京政治學院軍隊政治工作進修學院、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公共管理系、華南理工大學政管學院、本溪市委黨校、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遺憾的是,從科研機構網絡關系圖中,并未看到有關機構相互合作的連線,這表明各個研究機構間在行政責任沖突的研究相互獨立,顯然各研究機構之間有待進一步合作。
3 研究概況綜述
王安銀(2019)基于庫珀的行政責任沖突分析框架,從利益沖突、權力沖突、角色沖突三個方面對深化改革時期基層公務員的行政責任沖突表現進行剖析,并指出要解決基層公務員的行政責任沖突原因包括外部因素(制度建設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督)和內部因素(公務員個體受人情關系的影響),應警惕這一現象。
周蓉(2018)認為應當通過內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兩種途徑,推動我國公務員走出權力沖突、責任沖突、角色沖突、利益沖突的困境。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培養公務員的行政責任意識、加強組織文化引導,外部控制主要有推進行政倫理制度化、構建行政責任的監督機制、健全行政問責制度。
楊世汝(2018)認為公務員行政行為選擇中責任沖突的原因還包括公務員權利救濟制度的嚴重缺失、官僚制遺風的影響等,稀缺資源分配主體申訴的程序設計并沒有得到現實落地,擔心被打擊報復一直為人所忌諱。對此,他認為最根本的解決路徑是要培育成熟的公民社會,要從制度和倫理上共同推進改良。
欒瑩(2017)結合我國公務員行政責任沖突的具體表現,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提出解決路徑:
一是從政府組織本身加強行政責任的外部控制:在其獎懲、任免中凸顯公務員倫理道德水平的重要性,促使公務員自覺趨善避惡;加強公務員的行政倫理監督;行政倫理立法化。
二是從公務員個人加強行政責任的內部控制:提高公務員個人的倫理自主性、加強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教育、加強公務員行政責任意識。
王穎(2016)在解決行政責任沖突方面提出從組織文化入手,盡力在行政組織中營造濃厚的倫理氛圍,有利于行政人員的行為選擇與倫理價值相符合。以免組織成員在遭遇倫理道德困境時,作出有違行政倫理的選擇。
謝勇(2012)以基層稅務人員的行政責任沖突為研究出發點,他認為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等行政倫理失范行為出現的根源是行政責任沖突問題。研究行政實踐過程中的行政責任沖突問題,對優化稅務行政工作尤為重要。
楊勇(2010)從相關的基本概念出發,縱觀國內外學術界在行政倫理和行政責任領域的研究進程和成果,從學術著作和學術期刊出發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概括,將經典集中呈現,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借鑒價值。
楚明錕、周軍(2009)認為行政人員的意志自由和行為自由相矛盾而產生責任沖突。要實現行政人員責任沖突時負責任的行政行為,應同時考慮制度化的實現途徑與人的道德信念。
徐紅(2008)在分析行政人員責任沖突的成因時,考慮到傳統行政模式下行政機構將效率作為唯一的倫理目標,而行政人員承擔著公民和公務員的雙重角色,又必須同時兼顧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私人利益最大化的雙重取向,不受道德管控時就會利用公權謀取私利。
葉貴仁(2008)從行政領導主觀責任的角度出發看待行政責任沖突問題。他引用庫珀的分析框架,提出有必要從內部塑造行政領導的主觀責任,平衡各種不同的利益要求,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工作關系來解決權利與責任分離的難題。
王玲玲(2008)對公務員行政責任沖突的倫理實質進行了剖析,她將沖突歸結為三類:組織義務與公共性義務的沖突、崗位職責與社會職責的沖突、個人義務與公共性義務的沖突。在思考化解公務員行政責任沖突時提出三條基本倫理原則:公共利益至上原則、責任價值排序原則、公正原則。
孫新陽(2007)建議要加強行政倫理教育,提高公職人員的倫理決策能力。當一個公職人員掌握了倫理決策的分析技能,對他在特定情況下進行倫理選擇將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
肖茂盛(2006)認為公務員在面對行政責任沖突時,作出行政倫理決策時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維護公共利益是公務員遵守的最基本準則。
二是服從上級是公務員的客觀責任。
三是要正視角色義務,培養道德智慧,以便作出道德選擇。
程建華、梁飛(2004)主張運用庫珀的倫理決策模式來分析典型的行政責任沖突,其目的在于培養公共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正義感。就公共行政人員而言,維護公共利益、忠誠、公平和廉明都是十分重要的。
盧頌華(2002)從政府與公民、代議機關、政府內部間的關系,這三個層面出發,分析探討了行政責任的基本內涵,并通過對公共行政實踐過程中存在的責任沖突的分析,指明在現實生活中,行政責任的實現應考慮外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兩種途徑,以增進公共組織中的負責任行為。
4 研究評議與展望
行政責任沖突自被提出之后,在西方領域內掀起了熱潮。但在國內的研究熱度有限,從CNKI上搜集到的行政責任沖突方面的文獻數量共31條,樣本量比較小,各研究機構間的合作空白也有待填補。就現有的CNKI刊登的有關研究論文而言,研究思路的多樣性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現有的研究成果有梳理行政責任沖突情境下倫理決策系統的,也有就具體案例來分析行政責任沖突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的,所提的建議對策多聚焦于行政倫理立法、加強行政倫理的監督和約束、加強組織文化中行政倫理的建設、加強行政問責制等,同質性較為突出。
行政責任沖突的研究可以進一步與時代的發展相銜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有大批扶貧干部,因為組織的工作安排,投身基層。這其中的行政責任沖突、與行政倫理有關的待解決問題,也是值得深入挖掘分析的。
參考文獻
[1]李方舟,張皓,秦嘉,等.社會保障的研究狀況、理論熱點與合作網絡:基于《社會保障制度》2011-2019年轉載文章的CiteSpace分析[J/OL].社會保障研究,1-15[2020-12-11,16:33].
[2]陳科.試論行政責任沖突的解決途徑[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8,(03):34-36.
[3]王安銀.深化改革時期基層公務員行政責任沖突現狀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9,(08):6-7.
[4]周蓉.倫理視角下我國公務員的行政責任沖突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2):172-173.
[5]楊世汝.我國公務員行政行為選擇中的責任沖突及對策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8.
[6]欒瑩.庫珀視角下解決我國公務員行政責任沖突的路徑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1):147-148.
[7]王穎.倫理視域下行政人員的行政責任研究[D].南京: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16.
[8]謝勇.行政倫理視角下的基層稅務人員行政責任沖突問題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
[9]楚明錕,周軍.責任沖突時行政人員的行為選擇[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05):41-45.
[10]徐紅.公共行政過程中的責任沖突及消解[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3(06):64-67+155.
[11]葉貴仁.行政領導主觀責任:沖突與型塑[J].理論探討,2008,(02):163-165.
[11]王玲玲.公務員行政責任沖突及其化解的倫理思考[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08.
[12]孫新陽.公職人員如何走出行政責任沖突選擇困境[J].今日海南,2007,(07):32.
[13]肖茂盛.論公務員的責任沖突及行政倫理決策[J].中國行政管理,2006,(05):42-44.
[14]程建華,梁飛.試析行政責任沖突的倫理決策[J].行政論壇,2004,(06):72-73.
[15]盧頌華.試論公共行政過程中的責任沖突與對策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07):56-59.
[16]楊勇.行政倫理視角下行政責任沖突研究綜述[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12(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