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 羅厚朝 吳秀蘭
摘要:世界經濟正在向服務型經濟轉型,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的標準已經逐年向服務業傾斜。重點研究蘇州自貿區蘇州服務貿易發展的問題,不僅能豐富有關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理論研究,還能進一步改善蘇州服務貿易發展環境,為蘇州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指標搭建框架。
關鍵詞:自貿區;服務貿易;蘇州
一、蘇州自貿區概況
根據2019年國務院印發《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蘇州片區落戶蘇州工業園區,面積為60.15平方公里,包括金雞湖商務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四個核心區域。打造“一區四高地”是蘇州自貿片區的功能定位,自貿片區新的經濟增長點聚焦發展創新服務貿易。
二、自貿區背景下蘇州市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一)發展現狀
2019年蘇州全市對外貿易迎難而上,對外貿易的主力依然是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方面,雖然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總額有所下降,但是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依然穩中帶升。外貿結構不斷優化,雙向開放擴圍提速。
在資金引入方面,2019年度外商投資項目新設立達994個,具有共享功能或地區總部特征的外資企業新設立30家,累計超過320家。新增注冊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較去年增長趨勢明顯。實際使用外資占比達到59.4%的戰略新興產業比較上年增長了15.2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占比44.2%的服務業比上年增長了0.5個百分點。在境外投資方面,全年中方協議投資的境外投資項目達30.15億美元,同比提高12.4%。海外高科技并購資金占中方境外投資額的比重提升至23.5%,已達7.1億美元。新設立的境外研發中心有11家,年末將達到93家。新設立的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有79個,中方協議投資額高達9.96億美元。
(二)現有優勢
1. 合理的產業結構和完整的產業鏈
蘇州服務貿易的發展成效來源于合理產業結構和完整的產業鏈。蘇州產業結構已成功轉變為三二一的結構形式,在餐飲業、批發零售業、物流運輸業等傳統服務業上具有絕對優勢,服務貿易發展走在我國前列。蘇州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9235.8億元,在一、二、三大產業中,對生產總值貢獻度最大的就是服務業。蘇州大數據應用孵化基地、蘇州 2.5 產業園等技術服務集聚區為蘇州帶來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鏈,這無疑為蘇州市服貿新業態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2. 優良的區位條件和雄厚的經濟基礎
由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輻射影響,蘇州已成為國內外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城市之一,全國矚目的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可觀的經濟規模和市場容量,產業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這必然帶動相關配套物流、金融、保險等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服務業的整體前進。
3. 鼓勵創新的政策完備
技術創新是服務創新的基礎。蘇州鼓勵高校、研究機構設立研發中心,大力研發核心關鍵技術和新興產業,不斷推進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蘇州自貿區統計數據顯示,日均企業注冊數量自2019年9月掛牌以來,同比上升60.2%。特別是蘇州自貿片區推出了針對服務業“3年30億元”扶持政策和金融創新16條重點政策,為新落戶的優質服務企業、新增貢獻達標的現有服務企業、服務能級提升、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的企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存在問題
蘇州自貿區成立以來,在自貿區的帶動下,蘇州的服務貿易發展創新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1. 服務貿易發展滯后于貨物貿易
蘇州貨物貿易總額一直遠高于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較低,服務貿易發展始終滯后。根據統計,近年來,蘇州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比重雖然增幅不大,但是穩中帶升。2019年蘇州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比重按收付匯統計為3.89%,按企業直報統計為6.21%。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比重平均在20%左右,即貨物貿易占比一般維持80%以下,蘇州服務貿易比例遠未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目前看來,提高蘇州服務貿易比重任重而道遠。
2. 落后的產業結構導致服務貿易逆差
近幾年,蘇州市服務貿易總額總體呈增長趨勢,但仍長期處于逆差狀態。2016年到2019年蘇州服務貿易出口額的平均增長率(4.52%)雖然大于進口額的平均增長率(1.98%),但進口額龐大的基數導致貿易逆差趨勢沒有顯著縮小,2019年除外。
服務貿易逆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服務貿易結構的落后。以美國為參照,美國服務貿易結構精良,旅游、運輸等傳統服務進出口占比較低,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如教育、科技研發、金融、保險、通信等高附加值產業盈利豐碩、優勢突出,占2019年服務貿易總額的70%。從美國服務貿易的高增長和高盈余可以看出產業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反觀以勞動、資源密集型等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傳統服務貿易為出口主力的蘇州服務貿易,主要來源為產品加工、旅游、運輸、建筑貿易等,依靠廉價勞動資源占領國際市場。根據蘇州市商務局統計,2019年,這四大產業在蘇州服務貿易市場結構中占比仍然高達73%。近年來,這些傳統的優勢產業還面臨著來自印度、越南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的威脅。蘇州在知識、技術密集型等附加值較高的現代服務行業發展較為落后,市場份額占比較少,世界占有率極低。
因此,蘇州要實現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培養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層次高的企業,提升服務業能級,如加強軟件、信息等高技術行業的龍頭企業、支柱型企業的孵化和培養;提高引進總部經濟等。著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實現經濟快速轉型,精準對接和加快融合創新鏈、資金鏈和產業鏈,將生產性服務業培育成為新動能發展的引導力量,提升服務貿易層次,扭轉服務貿易逆差增加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