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軍 張嶸 周海濤
摘要:本文結合油田場站易產生初起火災的原因,進一步分析如何有效做好初起火災防范管理措施,以便為油田更好地安全順利生產作保障。
關鍵詞:油田;初起火災;原因;措施
一、近年國內典型的初起火災正反面案例
(一)初起火災撲救不及時火災案例:2019年9月29日13時20分,浙江寧波銳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廠房車間發生重大火災事故,過火總面積約1100m2,火災共造成19死3傷,直接經濟損失約2380.4萬元。
(二)初起火災撲救及時火災案例:2018年6月16日11時,一輛轎車因操作不當,撞向中石油岳麓大道加油站內一臺加油機引發火災。工作人員臨危不懼,7秒關閘斷電,11秒疏散人員車輛,僅用38秒便將明火撲滅,應對及時未造成重大事故。
二、油田油氣場站常見火災產生的原因
(一)油氣泄漏引發的火災事故
1.油氣場站原油儲罐量油孔打開運行,可燃氣體逸出并擴散,遇雷擊、飛火等點火能量,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2.油氣場站除油沉降罐等含油污水儲罐頂部觀察孔打開運行,可燃氣體逸出并擴散,遇雷擊、飛火等點火能量,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3.油氣場站甲乙類容器擴散管、呼吸閥未安裝阻火器,或阻火器、呼吸閥破損、檢修不到位,阻火功能缺失,遇雷擊、飛火等點火能量,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4.加熱爐內換熱系統油氣管線腐蝕、破損造成油氣泄漏,引發火災事故等。
(二)裝卸油作業引發火災事故
1.現場作業人員不按規定著防靜電工作服,作業前不釋放靜電,裝油作業油品流速過快,聚集的靜電及靜電釋放裝置維護保養和使用不到位,靜電不能有效釋放,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2.裝卸油過程中人員監控不到位,溢罐導致油氣泄漏;
3.車輛駛入駛出裝卸油區域過程中,排氣管無防火罩、有防火罩但未關閉或防火罩已關閉但其熄滅尾氣火星功能缺失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三)防雷防靜電設施缺失或性能降低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1.防雷防靜電設計、建設、接地及跨接安裝沒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的要求,導致防雷防靜電設施缺失,導電性能不足導致火災爆炸事故;
2.單位對防雷防靜電設施、接地及跨接安裝管理不到位,檢測、檢查和日常維護不落實,造成設施損毀缺失、導電性能減低導致火災爆炸事故;
3.雷電活動天氣,打開油氣儲罐量油孔、觀察孔、罐頂安全附件等作業,導致油氣泄漏,遇雷擊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四)動火作業防控不到位引發火災事故
1.油氣站場動火作業火災風險辨識不全面不準確,不制定防火防爆控制措施或現場措施落實不到位,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2.動火作業審批把關不嚴,部分環節審核流于形式;
3.作業過程監管不力,不按HSE作業計劃書落實安全措施,存在不安全行為或狀態,導致油氣泄漏發生火災爆炸;
(五)林緣區油氣生產活動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1.單位對林緣區油氣開采活動消防安全管理不重視、宣傳不落實,相關防火規章制度和要求執行不嚴格,導致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2.林緣區油田生產、建設等生產經營活動安全用火管理不落實,進入林緣區的單位工作人員、承包商作業人員不遵守林區防火規定和要求,引發火災事故;
3.穿越林區的輸油管線油氣泄漏著火引發林區火災。
(六)加熱爐、鍋爐燃油燃氣管線泄漏火災爆炸事故
1.油氣站場加熱爐、鍋爐油系統換熱管線、燃氣管線腐蝕、破損或閥門刺漏引發火災事故;
2.燃氣加熱爐、鍋爐燃氣管線超壓、阻火器、減壓閥工作不良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三、撲救初起火災基礎性配套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培訓內容創新少。以理論授課,講解消防知識、火災案例為主,消防器材使用,滅火演練實際操作少,員工親身體驗體會少。
(二)方法形式比較單一。以集中培訓,崗位講解為主,受站點分散、崗位調整、人員流動頻繁等原因影響,員工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
(三)人員覆蓋率較低。邊遠站點、承包商隊伍等,仍然有員工不清楚責任區火警電話、不熟悉報警程序、不熟悉撲救初起火災基本方法。
(四)滅火演練效果弱。一些單位滅火演練目標設置單一,針對性不強,組織程序錯誤,人員心理素質較差,演練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個別單位只填資料,不開展演練,應付差事。
(五)消防器材問題仍然存在。檢查發現消防器材類問題數量占比火險隱患數量較多,滅火器不按規定配置,未定期維護保養,超過5年未進行檢測等問題反復出現。
四、提高油田初起火災撲救基礎性管理有效措施
(一)落實消防層級責任,持續開展消防培訓,抓好針對性培訓計劃的落實
按照年度消防培訓計劃,突出員工“三會”能力提升,開展會正確報火警、會使用滅火器、會撲救初起火災能力培訓,加大實際操作的培訓力度,確保重點崗位、部位、人員全覆蓋,突出關鍵崗位以點帶面的覆蓋。以井站、作業現場,重點崗位為主,突出一線(新入廠、轉崗)員工、承包商人員的培訓。相關職能部門對各單位培訓情況進行督導,定期檢查通報,嚴格獎懲,重點幫扶,加大多樣化針對性的培訓力度,統一制作培訓課件,拓寬宣傳途徑,在集中授課分散講解的同時,以微博、微信等為載體,利用抖音、快手等視頻軟件,做好消防教育培訓。
(二)開展滅火演練,提高員工撲救初期火災能力,抓實應急處突的實戰演練
首先,結合各場站管理模式,落實年度滅火演練計劃,根據崗位、人員變化情況對演練計劃進行完善,認真開展油氣場站、作業現場、重點崗位、人員密集場所等部位的滅火演練。其次,開展不同場景的桌面推演。根據場站工藝、設施設備和生產的變化情況,設置不同條件、不同設備設施、不同重點部位的滅火演練,做到讓員工遇到火災險情時,沉著冷靜思考,胸有成竹應對,有條不紊操作。再次,加大定期演練。相關職能部門督促落實好作業區(大隊)每半年、中心站每季、班組每月一次的滅火演練,在新員工入廠、人員輪崗換班、119消防宣傳月等時段組織專項演練。最后,做好員工的心理疏導與咨詢。鼓勵員工克服心理障礙與恐懼,確保關鍵時刻能沖得上。
(三)建立微型消防站,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
建立并完善以消防重點單(部)位為主的網格管理體系,明確網格消防管理人員、職責和任務,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明確、監管到位的消防安全動態管理。積極做好本單位日常消防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日常協調,督促指導網格工作開展。合理設置微型消防站,針對一些場站與屬地消防中隊距離較遠的現狀,在較大規模的場站設置微型消防站,集中消防轉崗人員,配備消防器材裝備,在保障重點場站消防的同時,兼顧周邊場站,做到能快速啟動,有效處置,既能獨立作戰,又是專職隊的有力補充。加快志愿消防隊伍規范化建設進度,單位要制定《志愿消防隊管理考核細則》,規范日常管理、培訓教育、考核等內容,加強各單位志愿隊伍管理,提升志愿隊應急處置能力和專職消防隊的聯合作戰能力。
(四)做好滅火器的定期檢查維護,確保有效撲救初期火災
規范配置各類消防器材,對配置的滅火器每月全面自查,不得隨意更換滅火器類型、調整設置位置、減少配置數量。相關職能部門定期開展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通報考核。加強滅火器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第一,完善管理檔案和臺賬,明確維護管理責任人的職責;第二,保證滅火器擺放穩固,取用方便;第三,保持滅火器外表面清潔、干燥,沒有銹蝕現象,避免日光暴曬和強輻射熱,銘牌完整清晰,保險銷和鉛封完好,噴嘴或噴射軟管暢通,沒有堵塞、變形和損傷缺陷;第四,定期檢查,按要求填寫檢查卡片。
五、結語
本文主要講述油田常見的初期火災產生及有效管理措施,暫未對初期火災的具體滅火戰術進行論述,需要進一步總結和探討。
參考文獻:
[1]張立君,邳楠楠,陳裕橄.淺談油田加油站的火災事故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z2):257.
[2]姜永興.淺談油田企業消防精細管理原則及火災預防措施[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5(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