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騰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大數據殺熟、補貼傾銷等新業態中的價格違法行為將被給予警告、罰款甚至停業整頓。此前,包括亞馬遜、搜狐視頻、百度、騰訊視頻、美團點評、淘寶、優酷、愛奇藝、去哪兒、天貓、貓眼電影、淘票票、當當網和餓了么等多家平臺均被曝疑似存在“殺熟”情況,涵蓋在線差旅、在線票務、網絡購物、交通出行和在線視頻等多個領域。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供參考。
針對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應當細化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丁夢丹律師表示,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可以說是對2010年12月4日生效施行的處罰規定進行的修改,其參照了《反壟斷法》《電子商務法》《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其他相關法律的內容。該規定針對新業態下的大數據殺熟、價格補貼等低價傾銷等行為,將會處上一年年度銷售總額1‰~5‰的罰款。
該規定對于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的價格違法行為也明確了處罰措施。經營者不執行價格干預、緊急措施的,亦將接受相關處罰,這其中包括了平臺經營者。這也要求平臺經營者需對平臺內經營者不合規的價格應予以適度干預、采取緊急措施。
丁夢丹認為,本處罰規定對互聯網新業態下的有關價格違法行為進行細化,明確了處罰金額,加大了執法力度,因此有望在出臺實行后能夠對大數據殺熟現象進行有效地遏制。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將迎來更為嚴格的行為監管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褚霞律師表示,總的來說,本次《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相較于現行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有以下6個方面的變化和調整。其一,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的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也適用本《規定》;其二,根據現行《規定》,如涉嫌價格違法行為的經營者是個人的,則其處罰相對更輕;其三,《修訂征求意見稿》則采用了按照違法行為發生期間銷售額的一定因司的比例作為罰款計算標準;其四,對涉嫌價格違法的行為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其五,新增規定經營者、金融機構和其他有關主體的配合檢查義務;其六,新增“不予處罰或者可以不予處罰”的法定情形。
本次《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以獨立法條的形式以專條的方式明確規定了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的價格違法行為,而且該規定顯然對于電商平臺經營者的行為規制嚴于其他的經營者,因此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將迎來更為嚴格的行為監管。
網絡安全審查成大勢所趨
近期,網絡安全審查連續啟動,引發社會關注。2021年7月5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發布關于對運滿滿、貨車幫和BOSS直聘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
對此,滿幫方面回應稱,將積極配合審查工作,一如既往地接受監管部門的指導與監督。審查期間,將對于集團的網絡安全進行全面梳理和排查,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網絡安全體系和技術能力。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
BOSS直聘回應稱,高度重視并將積極配合網絡安全的審查工作,全面排查和防范網絡安全風險。此外,BOSS直聘方面表示,在有關部門的監督領導下,BOSS直聘一直堅決維護網絡安全,全力保障各項數據安全,并將不斷提升網絡安全意識與能力,切實履行企業的責任和義務。
此前7月2日,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7月4日,《滴滴出行》App遭下架。監管的接連出手,背后透露出什么信息?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快評,供參考。
安全審查并非個例推進網絡安全意義重大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杭州漠坦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徐均波認為,互聯網平臺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暴露了某些互聯網平臺存在重大的網絡安全隱患和管理漏洞,片面重視追求業務發展和經濟效益,忽視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
第二、平臺缺乏有效的業務安全風控機制和手段,導致企業無法基于自身業務數據進行網絡安全風險發現和分析,在面臨業務風險時往往處于被動狀態。
第三、暴露了用戶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不少平臺企業依靠用戶個人信息的非法或默認、強制、誘導獲取、使用來牟取利益(包括通過“大數據分析”“千人千面”等間接牟利),從而危害到個人利益的事件屢見不鮮。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律師表示,這次針對滴滴、Boss直聘等企業進行的網絡安全審查是落實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及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具體體現。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已經頒布實施一年多,此前也有其他企業主動申報安全審查或者被依監管部門依職權啟動安全審查,只是這次是公開披露的案例。
而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墾丁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麻策律師認為,國家對滴滴出行等平臺的網絡安全審查是我國《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生效之后首次公開進行的網絡安全審查程序。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這意味著滴滴等平臺已經進入了我國某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的產品目錄之中。
麻策認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安全審查并不是行政約談,而是事前安全防范,2個屬不同范疇。相信滴滴通過這次安全審查,能夠極大地提升其產品網絡安全能力的透明度,同時舉一反三,也會促進更多的互聯網產品注重安全和合規工作。這對推進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行業規范華為用戶隱私保護都有積極意義。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表示,隨著這種平臺經濟的發展,這些巨頭們所掌握的數據容量大增,監管的重要性也提到了議事日程,這次行為本身也就在預料之中,也說明圍繞數字記錄共享的新法律法規網絡正在形成。
董毅智律師還表示,這些平臺本身的合規性上確實有很多問題,在歐美也遭到了嚴格的監管,所以說,這本身是一個世界性趨勢,而這一波整頓也給所有從業者一個警示。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馬愷濃律師表示,近期的兩起網絡安全審查,針對的均是在美上市的平臺型企業,且其收集了大量的關乎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等的重要數據,包括個人信息數據、道路交通數據等等。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企業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是對國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進行保護的舉措,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網絡安全重要性不可忽視安全審查將成常態
褚霞表示,根據近期的兩次公告內容,均指出了“為了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該《辦法》的上位法,《網絡安全法》對個人信息安全有相關規定與處罰。可見,數據安全合規也仍將是網絡安全審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趙占領表示,國家安全始終是國家的核心利益,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網絡監控、網絡攻擊和網絡竊密等時有發生,維護網絡安全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尤其重要。因此,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的,應當預判該產品和服務投入使用后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隨著國家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無論是企業主動申報還是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職權啟動安全審查都將逐漸成為常態。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鵬程律師認為,未來監管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執法必然從嚴。雖然很多已經在《網絡安全法》生效時完成,但是在新法頒布時,仍應當對自身的合規進行差距分析,及時整改。
網絡安全環境建設需政府、平臺、用戶多方協作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杭州漠坦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徐均波給出以下建議:首先,相關部門應完善法律規定,加強監管力度(如對App用戶下載量累計1億次以上“超級平臺”優先審查、嚴監管);其次,企業尤其是各類平臺、云服務(如阿里云)和數據類公司,應如何盡到保護客戶用戶信息隱私的責任多下功夫;最后,用戶應該增強保護個人信息隱私的意識和能力。以上這些都成了現當今“大數據時代”,亟待考慮與解決的問題。
董毅智提出,除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法》也陸續出臺,這給監管機關以更好的執法抓手。
孫鵬程則表示,很多企業在技術層面已經做的很完美,但卻忽略了法律層面的合規,網絡安全的2.0版本更加強調的是法律層面的合規。雖然企業都有自己的法務團隊,但是大部分團隊缺乏對網絡安全相關法律的解讀能力,導致雖然重視網絡安全的合規,但是合規效果與法律要求相差甚遠。在此方面企業還需加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