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有人將游戲稱作第九藝術,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游戲不過是一種生活中的休閑娛樂方式,上班摸魚時或者下班后能摸摸手機放松一下,便足夠了。
因此,大多數游戲也會偏向于讓玩家感受快樂,只要口碑不滑坡就算成功。藝術?那是啥?能吃嗎?
那么有沒有一款這樣的游戲?……有!
這兩天瀏覽TapTap游戲發布會的時候,看見了一款曾經僅靠Demo就讓人感到很驚艷的游戲——《畫中世界(Gorogoa)》。
只身一人。一個Demo
某一日,你看向窗外,發現有一只陌生的巨獸,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作者的選擇是一探究竟,于是在這樣的構想中,《畫中世界》的Demo誕生了。它與玩家的首次見面就驚艷許多人。
當圖畫被分解,神奇地與右方的門框重合,一幕發生了,小男孩實現了從屋內到天臺的穿越,序幕就此揭開。
Demo所展示的獨特玩法讓玩家迫不及待想要上手一試,在僅有的4塊畫布上拖拽、縮放,就能讓不同的場景拼接成一個世界,這是在以前游戲中完全無法得到的體驗。《她的故事》開發者Sam Barlow就曾說過這是她當年最期待的游戲。
無奈游戲作者Jason Roberts是獨立制作,在游戲的開發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小的阻礙與挫折,極大地延緩了游戲的制作進程,Demo拖拖拉拉直到數年之后,正式版姍姍來遲,但幸運的是《畫中世界》表現出了超常的游戲素質成為無數玩家心中的經典。
作畫的藝術
游戲的玩法并不復雜,玩家所需要做的只是移動區域內的4塊或更少的拼圖,讓它們組合成不同的畫面,來幫助游戲中的主人公完成收集五枚果實的旅途。
正如它的名字《畫中世界》一樣,不同時空的世界,被作者分別隱藏到了一幅幅畫面中,等待著玩家的探尋。如果移動拼圖,畫面就有可能分解為多個場景,而這些被拆解的不同場景看似毫無聯系卻又暗藏玄機。
作者是從視覺效果出發來設計謎題的,說到這里我想到了那個梗:“道理我都懂,可為什么這只鴿子這么大?”
圖中的鴿子自然是正常大小,只不過拍攝者距離它更近,所以在這個平面上顯得大,而相對來說比較遠的人則在平面上顯得較小。如果你把鏡頭拉近一點,人就會變大。
同樣的,在游戲中,玩家也需要時常地擴大或縮小畫面來尋找自己所需要的那個它。此時,這些在玩家操作下忽大忽小的畫面奏成了一首別開生面的交響曲。
比如在第3章的一個關卡中,玩家需要在2個場景間來回縮放,連續用3次拼接才能夠解出最后的謎底。
這個解謎過程中的關鍵物品小石頭,也在圖片拼接中變換了兩次大小,完成了錯位。
這種被玩家理解并接受到的大小變幻,依靠的是參照物的變化。畫面中的小石頭,一直是同一幅面孔,但它在不同的場景中有著不同表現,就像那只巨大的鴿子。
想必你也發現了,這個解謎游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圖案的風格統一與圖形的拼接,需要你有一雙細致的眼睛。當在解謎過程中最終領會到作者的意圖時,順利完成解謎便不再是難事,愉悅感也會油然而生。就像武陵人穿過縫隙進入桃花源那一刻的新奇與豁然開朗。
敘事的藝術
對于一款時常切換空間與時間,需要玩家大開腦洞的游戲來說,講好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采用了一種巧妙的方式來把主人公的一生追尋展現給我們。
在游戲的開局,玩家很輕易地就明確了收集果實的目標,當玩家還在驚嘆于游戲精妙的玩法設計時,主角一生的歷程也隨著圖版的移動慢慢展開。
玩家將會看到小男孩收集果實追尋Gorogoa的經歷,與人生不同階段歷程一齊呈現在四格畫面中,《畫中世界》用不動聲色的方式展開雙線敘事。
而像我這種有些遲鈍的玩家,直到游戲末尾才猛然發現,游戲在全程沒有文本的情況下,竟演繹了一出人生默劇,這是電子游戲才擁有的獨特敘事藝術。
2個世界。一次相遇
畫中的世界是神秘的,現實世界的我們本無法輕易窺探。他是人生的旅者,我們是世界的旅者,當世界相互糾纏之時便相遇了。
而那串聯起2個世界的便是Roberts和他的畫筆,讓我們即便身在畫外,也猶如畫中之人,跟隨主人公一起冒險一起成長。
Roberts將主角的一生濃縮在一款電子游戲中,通關《畫中世界》后仍然回味無窮。主人公不斷追尋巨獸的一生,映射到現實世界中,Gorogoa可以指代一切人類追尋的目標,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也會如游戲中一般充滿挫折困苦。
奇幻的游戲故事其實飽含了現實意義,Roberts一直有個創作的夢想,但是他發現自己并沒有寫作的天賦,嘗試繪制漫畫也以失敗告終。直到40多歲下定決心,辭去工作全職在家制作獨立游戲。經過數年的開發,《畫中世界》發售獲得各方好評,他終于得見“Gorogoa”。
游戲與現實本是2個世界,《畫中世界》作為一座橋梁將二者連接,講述了一個充滿力量的故事。游戲已經在TapTap開啟預約,畫中的世界已經掀開了一角,你是否愿意一起感受追尋Gorogoa的奇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