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楠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美術教學實踐的深入,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成為初中美術教學領域的重要課題。初中美術教師要緊緊圍繞課本內容,結合學情來開展有益的教學實踐,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領悟能力出發,幫助學生積淀審美經驗、升華創造活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 核心素養 培育措施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41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美術學習經驗,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他們大多都能跟隨教師步伐,理解美術教學的內容,并開展繪畫實踐。初中美術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育便在這一基礎上不斷拓展延伸,致力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加強初中美術教學的美育作用,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一、欣賞觀察,臨摹有道
美術創作需要一定的天賦和悟性,與所具有的美術知識、技巧并不完全相關。雖然初中生大都有美術學習基礎,美術課堂進展順利,但是通過分析學生的課堂作業可以發現,初中生的美術水平差距較大,因此重視美術欣賞教學是必要的。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藝術鑒賞,領略大師們的創作構想與作品意蘊,能夠在精神層面給予學生以支持和向導。即使一時創作不出理想的作品,也可以通過臨摹的方式加深印象。例如在湘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筆墨春秋》的教學中,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水墨畫,但那時年紀尚小、文化儲備還不夠豐富,尚不能理解水墨畫背后的文化內涵。借此機會,教師可以大力開展國畫欣賞,結合課本上的實例,推進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水墨畫的認識。教師可以做主講人,也可以播放相關的紀錄片,介紹名畫的背景知識與藝術成就,還可以請學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本節課雖然不要求學生直接作畫,但是這種欣賞和觀察的教學措施,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理論知識和審美經驗,在今后的美術學習和臨摹中找到合適的方法。
二、抓住興趣,點撥重點
課本的確是初中美術教學的基礎,但教師切不可忽視教學對象也即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初中生有一定的課業壓力,對美術課的重視度不夠,常常上過課就沒了印象。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措施來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以更加積極熱情的態度參與美術課堂。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來把握學生的特征與心理,例如在《設計美麗服裝》的教學中,初中生們大多表現出愛美之心和個性意識,課堂上反應迅速、回答積極,說明他們對服裝設計這一話題很感興趣。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從色彩、造型、材料、剪裁、裝飾等各個方面講解服裝設計的組成部分與具體流程,并從民族服裝文化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帶動學生們一起動手創作。經過教師指導重點,學生們的興趣點一下子被激發,紛紛投入服裝設計與創作,在服裝設計中融入自己的審美與思考。
三、聯系生活,自由創作
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育不單單從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得來,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的創作與感悟。欣賞臨摹雖然給學生提供了優秀的榜樣,但是給予學生真正的創作自由才能激發他們心中的藝術活力。結合初中生的特點,聯系實際生活來展開創作是培育核心素養的優選措施。在這一部分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放開手來,不刻意限定主題、形式和技法,而是讓學生用美術來傳達自己的思考。以《畫故事》為例,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用繪畫的方式寫日記,用畫筆記錄自己的生活與心情,在美術創作中不斷成長,領悟藝術魅力,成就核心素養的培育。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多種多樣,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策略,以期能夠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領悟能力,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活力,在高效有趣的教學環境中深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東強《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措施》,《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年第6期。
[2] 金華《初中美術教學中經典作品賞析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教育界》2020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