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中物理習題情境靈活多變,具備靈活的解題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學生受定勢思維影響,要么無法找到解題思路,要么解題思路較為復雜,計算繁瑣.為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應結合學生實際,積極尋找走出定勢思維困境的有效策略,更好的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思維定勢;困境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4-0072-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簡介:許新洲(1973.10-),男,山東省東營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定勢思維又稱慣性思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分析問題的效率.但是一旦問題的條件發生變化,定勢思維往往會限制人們尋找新的方法,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應認識到定勢思維的弊端,通過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走出定勢思維的困境,在解答物理習題中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一、積極開展一題多解活動
實踐表明,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積極開展一題多解活動能很好的激活學生思維,挖掘學生潛力,更好地幫助其走出思維定勢困境.開展一題多解活動時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圍繞高中物理的重點、難點知識,優選經典物理習題.另一方面,當學生得出正確答案后,應注重給予鼓勵與表揚,增強其解題的自信.同時要求學生不能滿足于得出正確答案,應認真反思解題方法的優點與缺點,尤其當使用的解題方法計算量較大時,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相互討論,看能否找到更為簡便的解題思路,有效地擺脫定勢思維影響,進一步提高解題效率.如在講解平拋運動知識時,可圍繞以下習題開展一題多解活動:
很多學生看到該題目受定勢思維的影響,設出參數運用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進行計算,最終無功而返.事實上解答該題時,題目中已經給出了提示,即,不需要進行計算.解題時應突破定勢思維,及時轉變思路.分析該題可從參數的單位入手進行判斷.分析可知A、B兩項中密度的單位為kg/m3,壓強的單位為N/m2,而1N=1kg×1m/s2,等式右邊的單位為s/m,而C、D兩項等式右邊的單位均不是s/m,排除.根據實際情況,內外氣體壓強越大,噴氣速度就越大,因此選擇A項.
四、鼓勵學生做好解題總結
為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擺脫定勢思維的影響,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做好解題總結.一方面,從“思維”的角度對習題進行分析,思考習題考查了哪些思維,是怎樣考查的,該采用怎樣的解題思維加以突破等,使其積累豐富的解題經驗.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嘗試著進行一題多問,如此既能很好地鞏固其所學,又能使其更加全面、清晰的認識物理習題.同時,對其解題思維的靈活性也是很好的鍛煉.如在講解粒子在電場中運動,可要求學生開展一題多問活動.
如圖3所示,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e的電子由靜止經過電勢差為U0的加速電場后,從右極板的中央位置射入到偏轉電場中,偏轉電場的電壓為U,板長為L1,兩板間距為d,最后打在距離板右端為L2的豎直放置熒光屏M上.若裝置處在真空中.
要求學生根據上述場景,結合所學提出相關問題,并進行解答.最終學生經過積極思考提出了如下問題:(1)電子在加速電場中獲得的動能、速度為多少?(2)電子在偏轉電場中的運動時間、偏轉距離為多少?(3)粒子飛出偏轉電場多久打到熒光屏M上?(4)電子飛出偏轉電場時的方向如何?(5)電子打在熒光屏上距離O點的距離為多少?(6)電子在加速和偏轉電場中獲得的動能之比為多少?
高中物理解題中運用正確的思維可使學生少走彎路,提高解題效率.其中定勢思維很容易使學生掉進出題人的陷阱之中,因此教學中應注重為學生講解定勢思維的優、缺點,提高學生認識,并通過相關教學策略的應用,使其能夠根據具體的物理問題情境,迅速、正確的選擇相關的解題思維,實現快速、正確解題.
參考文獻:
[1]龍輝.高中物理解題的定勢思維和對策探討[J].才智,2020(05):198.
[2]倪瑛.高中物理解題中“定勢思維”形成的原因和危害[J].高中數理化,2019(02):38-39.
[3]周美云.淺談高中物理中思維定勢的促成和突破[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19):59.
[4]高金玉.關于高中物理解題思維障礙及教學方法探討[J].高考,2020(06):3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