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今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形勢下,仍然有很多學校將學生的考試成績當作評價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標準,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從化學實驗、利用化學史和教學實踐中三方面入手,著重探討了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方法;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4-0101-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簡介:張雪(1991.12-),女,江蘇省南京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化學課中滲透進心理健康教育同樣是素質教育的必要部分.化學課中滲透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在課堂中充分利用、調動學生的心理內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化學課堂上不僅把知識吸收消化,同時也將心理知識融合,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得到滲透性心理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的提高,尤其是心理素質的提高.接下來,從化學實驗和化學史兩大方面來談談筆者的感想.
一、在化學實驗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化學是一門非常注重實驗的學科,所以充分利用實驗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化學實驗鍛煉學生動手、觀察、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驗課能夠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觀察和思考,體驗實驗過程的許多樂趣,通過化學實驗去探究書本知識,能夠感受書本結論來自于實驗,引導學生客觀正確地了解化學實驗,尊重事物發展的特殊性和規律性,合理制定實驗目的,不自卑不盲目.通過化學實驗逐漸形成合理的自我認識,而且通過小組交流合作逐漸更懂得和同學、老師的溝通,保持自信樂觀積極的健康心態.
在“化學肥料的主角第2課時氨”教學中,對于氨的催化氧化反應的實驗,在現有的實驗條件很難完成,因此,筆者從網上查閱各種資料來盡可能滿足實驗實施,之后,決定實施“瓶中煙花”實驗,實驗現象存在極大的美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實驗探究驗證課本知識,深刻感受結論來于實驗.
2.現實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化學正確引導學生健康生活.例如“人體血液的pH與化學平衡的移動”教學中,涉及到的就是生活中的化學實例.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實例,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化學知識變成自己所用,科學健康地生活.
3.進行綠色化學實驗,會增強學生保護環境意識.化學實驗中經常會產生許多有害有毒氣體,這些有毒氣體會危害師生的身體健康,而且會污染環境,在化學實驗中提倡綠色實驗,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以著名“黑面包”實驗為例,: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15mL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迅速攪拌.觀察實驗現象.實驗進行之前,先要告訴學生在實驗中會生成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整個實驗過程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盡量避免揮發性的刺激性氣體影響師生身體健康,同時,尾氣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能夠避免污染環境.通過相似實驗,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利用化學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利用化學史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興趣
介紹我國歷史化學的成果,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民族自豪感.比如,侯氏制堿法是由我國化學工程師侯德榜先生所發明的一種高效,低成本的制堿方法,打破了當時歐美對制堿業的壟斷,利用我國化學史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2.利用化學史對學生進行自強、自立、積極進取的心理教育
例如,科學家盧瑟福通過古代原子學說觀察、猜測,經過大量實驗,發明了道爾頓的原子論,再電由子與放射現象的發現,建立了湯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之后,再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本章的重難點突破以后,對這節課的總結主要是要引導學生從盧瑟福探索原子結構的群補過程中所用的方法,如模型法、實驗法;而且能深切感受到科學家踏實創新精神對社會進步和人類科技發展的作用.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同樣是人類不斷獲取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和進一步探索的過程,進而使他們明白學習過程是獲取知識與技能、培養能力、訓練方法的過程.其實,這也屬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下是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教學過程:
【環節內容】
教師活動:我們學習了水解的原理,那它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呢?首先,我們看看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鈉 (化學式
C17H35COONa)用肥皂洗衣服時用溫水比冷水洗得更干凈些,這是為什么呢?(提問學生,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
(2)城市自來水廠供給居民的生活用水,常先用氯氣,再用綠礬FeSO4·7H2O來消毒、凈化、改善水質.這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呢? (學生小組討論,提問學生)
學生活動:溫水促進水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鹽類水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泡沫滅火器的原理.泡沫滅火器里面盛放的藥品是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滅火器原理?布置練習:FeCl3溶液與NaHS的雙水解反應.
學生活動:結合水解方程式對平衡移動進行理解,掌握正確方法.并上講臺書寫離子方程式.Al3++3H2OAl(OH)3+3H+, HCO-3+H2O H2CO3+OH-,Al3++3HCO-3Al(OH)3↓+3CO2↑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析鐵鹽水解產生膠體,結合膠體的性質獲得鐵鹽凈水的效果及原理.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活動:鹽類水解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實驗室也有許多應用.提出問題:(1)用熱水制備CuCl2溶液,更易出現渾濁,是什么原因呢?該如何配制澄清溶液?(2)盛放Na2CO3、Na2S 的試劑瓶不可用玻璃塞的原因是什么,NH4F溶液能不能用玻璃瓶?(3)在實驗室制備晶體,我們通常采用蒸發至干(氯化鈉)和冷卻熱的飽和溶液(硝酸鉀)兩種方法,那么FeCl3固體可以用類似的方法獲得嗎?若能,把FeCl3溶液蒸干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產物是什么,為什么?
學生活動:(1)CuCl2+2H2OCu(OH)2+2HCl-Q;(2)Na2S 、Na2CO3
水解顯堿性,與玻璃反應生成與玻璃類似的物質,進而打不開塞子.NH4F水解產生HF,腐蝕玻璃.(3)FeCl3+3H2OFe(OH)3+3HCl;2Fe(OH)3Fe2O3+3H2O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題型,以及鹽類水解在配制和保存易水解的鹽溶液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化肥的使用——草木灰不能和銨態氮肥混合使用,為什么?
小結:今天呢學習了鹽類水解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我們一起來歸納總結下.
學生活動: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之中要有探究精神;增強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感受、領悟)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題型,以及鹽類水解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讓學生知識層面上形成知識模塊以及在情感層面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一方面,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樣的學科特點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更有不一樣的效果.學生一般親自動手做化學實驗,去體驗化學物質變化的過程,學生親身體會實驗過程中,其心理狀態也會發生持續變化.比如,當完美的實驗準備之后,沒有出現預期的實驗現象,這時有的學生可能會驚慌失措,甚至看到其他同學出現預期現象時,會出現自卑心理.因而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學生表現,這時候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結合實際情況去正確引導學生,避免學生出現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另一方面,化學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悠久的化學史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文化素養和心理素養.當然,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也至關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滲入高中化學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尚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進一步提高,筆者堅信只要在不斷實踐中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肯定會有更多的收獲和感悟.
參考文獻:
[1]劉博科.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J].知識窗(教師版),2018(06):92.
[2]朱必富.農村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化學教育,2010,31(02):33-35+64.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