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亮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
《意見》強調,到2025年,中部地區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幅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進一步降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方式普遍建立等。到2035年,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等。
《意見》明確,支持河南、山西深度參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協同推進大治理。支持湖北、湖南、江西加強生態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基于數字化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建筑設計管理,優化城市空間和建筑布局。
《意見》強調,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硬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建立全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嚴格取用水管理。加強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工程。以河道生態整治和河道外兩岸造林綠化為重點,建設淮河、漢江等河流生態廊道。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科學推進長江中下游、華北平原國土綠化行動,積極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推行林長制,加強生物多樣性系統保護,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等。
《意見》要求,以長江、黃河等流域為重點,推動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逐步完善流域生態保護補償等標準體系,建立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責任體系,推動恢復水域生態環境。加快實施礦山修復重點工程、尾礦庫污染治理工程,推動礦業綠色發展等。
《意見》指出,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前提下,適當增加中部地區承接制造業轉移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對重要改革開放平臺建設用地實行計劃指標傾斜,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跨區域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依托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推動政府部門業務數據互聯共享,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摘編自《中國自然資源報》2021年7月23日1版)